【夏斌:應認真反思今年股災和匯市波動中的教訓】“我們要利用好資本賬戶仍然部分管制的時機,在解決好大量僵尸企業和一些龐氏騙局的基礎上,加快降息步伐。”夏斌說,降息應該一步降到位,迅速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和全社會的負債率,這個前提就是資本項下的管制,以及僵尸企業的出清。
10月10日舉行的“首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夏斌表示,應認真反思今年股災和匯市波動中的教訓。
夏斌稱,要以全球視角充分認識全球經濟形勢的復雜性,對中國資本賬戶的開放一定要慎而又慎,要做到不趕時間、不趕任務、實事求是、水到渠成。
“我們要利用好資本賬戶仍然部分管制的時機,在解決好大量僵尸企業和一些龐氏騙局的基礎上,加快降息步伐。”夏斌說,降息應該一步降到位,迅速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和全社會的負債率,這個前提就是資本項下的管制,以及僵尸企業的出清。
夏斌在演講時表示,能否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做出準確通俗的判斷,是穩定市場預期的重要前提。但現在市場上對形勢的判斷比較混亂。整個社會形不成好的預期,沒有好的預期就不可能形成大量的投資增長。
夏斌認為,中國經濟仍然處于美國經濟危機后持久深刻的結構調整時期。政府在調整中一定要把握好各種改革和調整政策、穩定增長之間的協調,要學會如何引導加強市場的預期管理。
對于調整和改革,夏斌建議說,首先要趕緊剝離重組地方平臺的不良資產,讓地方政府輕裝上陣,不要再拖累他們新的投資。
因此,就要打破隱形擔保和剛性兌付,讓矛盾暴露出來。不再增加金融市場的扭曲行為,按照市價或者溢價打折,剝離不良資產,讓銀行先承擔一塊損失,然后繼續在市場上經營。“最終損失可以先定下來,由中央、地方、銀行共同背,中央可以先承諾擔一塊,剝離的事趕緊辦起來。”
其次,因為用時間換空間的壓力越來越大,所以要重視大量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收購兼并。
夏斌表示,從總量上講,這是經濟增長的大頭,遠遠比抓創新、新業態重要。因此建議要打破常規、大刀闊斧。其中,財政和銀行應該盡快安排一批專項資金搞收購兼并,特別要支持民營企業對競爭類國企的收購兼并,加快傳統行業,競爭性行業、企業的國退民進,明確制度,防止秋后算賬。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國企改革已經成為當前整個中國經濟改革的關鍵和命脈。
同時,基于中國潛在增長的情況,這幾年還可以進一步擴大財政赤字,第一步可以擴大到3%,加大有效精準化的投資力度,除目前的城市地下網管投資之外,應大力彌補增加有利于居民消費的公共服務的投資,比如幼兒園、醫院、養老等,進一步在深挖減稅的潛力。
最后,當前中國產能問題嚴重,但中國地域廣闊,內部差異很大,因此應對不同地區實行區別對待的經濟政策。
要在控制好重復建設的前提下,把曾經在改革開放初期給沿海地區的土地政策、招商引資政策等優惠,允許在中西部繼續實行,防止更多的低端制造業繼續外流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這有助于穩定當前的經濟增長和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