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迅猛的發展勢頭,已讓互聯網金融市場呈現群雄逐鹿、硝煙彌漫的競爭局面,尤其是互聯網巨頭和傳統銀行在市場資源、產品、人才等多個領域交鋒,更是讓互聯網金融市場的“肉搏戰”愈演愈烈。
互聯網金融迅猛的發展勢頭,已讓互聯網金融市場呈現群雄逐鹿、硝煙彌漫的競爭局面,尤其是互聯網巨頭和傳統銀行在市場資源、產品、人才等多個領域交鋒,更是讓互聯網金融市場的“肉搏戰”愈演愈烈。
互聯網巨頭紛紛入侵
率先進入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互聯網巨頭無疑是電商老大阿里,因此阿里在互聯網金融的布局上也走在了前頭。
2012年9月,馬云表示阿里要開始轉型,重塑平臺、金融和數據三大業務,阿里要重建一個金融信用體系。經過一年多的籌備,阿里金融以全新姿態亮相在世人面前。2014年10月,經過19個月籌建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下稱“螞蟻金服”)正式成立。新成立的螞蟻金服里面,旗下品牌包括支付寶、芝麻信用、螞蟻小貸、螞蟻聚寶、螞蟻金融云、網商銀行、余額寶、招財寶、螞蟻花唄,基本覆蓋了金融“存、貸、匯”三大板塊,標志著阿里多維布局建設以數據和信用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已經成型。
幾乎就在同時,另一互聯網巨頭騰訊也在打造互聯網金融平臺。2012年,騰訊聯手阿里、中國平安合資成立上海陸家嘴金融交易所,標志著騰訊開始試水互聯網金融。從那以后,騰訊就加速了互聯網金融的布局,今年9月份更是把互聯網金融上升為戰略業務,明確提出以“連接”為中心,通過連接戰略把好的金融機構、金融團隊、金融產品和海量的用戶連接起來。據悉,到目前為止,騰訊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架構涵蓋支付、理財、風控、市場營銷、產品研發、金融合作和政策研究、大數據分析等,其中新成立的“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明顯是針對螞蟻金服的。
與阿里、騰訊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勢頭相比,百度也不甘落后。繼2013年10月百度百發上線之后,百度金融中心相繼推出了諸多互聯網金融產品,像推出的團購基金、大數據指數及基金、消費金融等都是業內首創。據悉,百度錢包旗下百度金融中心,目前設有投資、眾籌、貸款、互動金融四大板塊,可為用戶提供包括多元化互聯網金融產品、消費眾籌產品等多維度服務。
傳統銀行業加速涌入
在互聯網巨頭紛紛入侵互聯網金融時,傳統銀行業也加速了向互聯網金融的轉型,紛紛通過互聯網布局移動客戶端、直銷銀行、消費金融等業務來擁抱互聯網金融,并與互聯網巨頭在互聯網金融市場上展開了“廝殺”。當然,在這場“廝殺”中,首先在以工、農、中、建為代表的傳統銀行業與支付寶為代表的阿里之間展開。
有機構認為,7月份出臺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已為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指出了方向,這將推動更多銀行涌入互聯網金融市場。預計到2015年底,我國有超過90%的銀行會布局互聯網金融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