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日,大宗商品繼續集體下挫。大合約中,瀝青跌4.84%,橡膠跌4.2%,菜粕跌2.3%,滬鎳跌2.03%,滬鋅、豆粕、滬錫、滬鋁、滬銅、焦炭、焦煤、玻璃、PP、鄭棉、甲醇、熱軋板跌幅亦超1%。
2015年年初,國際經濟組織紛紛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并指出全球經濟的幾大問題,包括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原油價格大跌給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美國的貨幣政策正常化過程將引發資本逆轉等。這些問題在2015年得到了充分體現,也成為大宗商品下跌的主要動力。
展望2016年,接受采訪的業內專家認為,這些問題的余波仍在,但影響會遠小于2015年。從美國的貨幣政策來看,美國仍有加息空間,但影響力度已經大大放緩,同時美聯儲的政策也會更加關注美國和全球經濟的現實情況。中國仍在推進改革,在2015年出臺了大量政策,2016年進入全面落實階段,化解過剩產能、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化解房地產庫存促進房地產持續發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四大目標將保證中國結構性改革的順利進行。防患于未然,全球主要國家的積極應對正使風險得到釋放。
鑒于以上因素,市場人士分析,2016年是破舊立新的起始年,展望未來,大宗商品市場整體看漲的概率高于2015年。
對于有色金屬走勢,東證期貨在其年報中表示,以銅為例,2016年全球精銅增速或仍維持在較低的速度3%,而消費增速受制于沒有新的增長點,可能會更低為2%—3%。國內方面同樣是這種情況,低銅價將抑制冶煉廠的生產熱情,如果開工率維持在80%左右或更低,則2016年精銅產量增速可能在5%。消費方面因為經濟復蘇尚未看到明顯跡象,并且銅消費已經進入大的下行周期,預計也只有5%左右的低速增長。
因此,東證期貨預計,2016年銅市仍呈現供應過剩的狀況,并可能差于2015年,但因為礦山已經開始收縮生產和降低資本支出,2017年供需情況改善的概率較大。另外,美聯儲加息以及美國經濟走強都將支撐美元強勢,這將加重銅價的下行壓力。預計未來銅價仍處于下行通道當中。
弘業期貨在其年報中表示,考慮到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產能過剩問題日趨嚴重,有色金屬仍然面臨重重壓力,筑底回升任重道遠。不過,今年市場的增量資金可能會逐步推升資本市場熱度。所以下半年有色有望出現大幅反彈,甚至包括有色金屬在內的大宗商品或出現初步見底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