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專車市場的重要轉折階段。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日前發布了《專車市場發展研究專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分析了專車市場發展的驅動因素與阻礙因素、專車市場背后的產業格局、專車企業的競爭格局、用戶對專車市場的依賴程度,客觀反映了專車市場在2015年的發展態勢和2016年將要面臨的問題。
2015年是專車市場的重要轉折階段。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日前發布了《專車市場發展研究專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分析了專車市場發展的驅動因素與阻礙因素、專車市場背后的產業格局、專車企業的競爭格局、用戶對專車市場的依賴程度,客觀反映了專車市場在2015年的發展態勢和2016年將要面臨的問題。
2015年專車市場雙向爆發
《報告》指出,2014年起,在多種因素的驅動下,專車服務市場迅速崛起。2015年起,部分管理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有條件放開了專車市場。2014~2015年期間,專車服務市場的驅動因素占據上風。
主要表現為:雙向市場需求爆發,乘客和車主均渴望改善用車環境和出行效率;相關廠商營銷推廣效果顯著,補貼策略重塑消費者用車習慣;在“互聯網+”國策的驅動下,政府有條件的放開專車市場。這一時期,專車市場發展的阻礙因素主要來自行業的利益沖突、稅收盲點政策等。
滴滴專車以87.2%使用率居行業榜首
專車的定位決定了其在大中型城市具有較好的市場機會,而這些城市基本都存在私家車限號限購政策、出租車與道路車位資源相對缺乏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目標用戶的粘性。目前專車市場已經形成了滴滴一號專車以87.2%的使用率穩居第一,Uber后起直追,神州、易到等憑借各自優勢占據部分細分市場的穩定格局。
專車以便捷化、精細化、品質化的服務彌補了市場缺口,用戶規模得以迅速擴張。目前,專車屬于相對小眾的服務產品,目標用戶是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報告》顯示,專車的主流用戶月均收入集中分布在3000~5000元之間。從用戶需求動因來看,粘性用戶群體,即平時出行就會使用的占23.3%;常規用戶群體,即打不到出租車的時候才會使用的占55.1%;意向用戶群體,即獲得優惠券就會使用的占26%。由此可見,專車市場的發展主要還是由需求因素推動的。
可以預見,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規范與明晰,以專車為代表的用戶出行相關服務將會作為“互聯網+便捷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獲得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