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統計局2016年1月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2015年12月CPI年率初值上升0.2%,升幅不及預期值0.3%,從而使得歐洲央行在2015年12月加大寬松政策之后,面臨著進一步加大寬松貨幣政策的壓力。
歐盟統計局(Eurostat)2016年1月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2015年12月消費價格指數(CPI)初值增幅低于預期,從而使得歐洲央行在2015年12月加大寬松政策之后,面臨著進一步加大寬松貨幣政策的壓力。
具體數據顯示,歐元區12月CPI年率初值上升0.2%,升幅不及預期值0.3%,但與前值0.2%一致;歐元區12月核心CPI年率上升0.9%,升幅不及預期值1.0%,但與前值0.9%一致。
此次統計中不含歐元區12月CPI和核心CPI的月率。
歐洲央行試圖努力將中期通脹率保持在“接近,但略低于2%”的水平上,已于2015年啟動政府債券的購買計劃,向市場注入更多資金,以期推高通脹,然而此次公布的CPI數值顯然與該目標相去甚遠。
歐元區經濟復蘇疲軟,人口減少,能源價格低迷,意味著歐元區物價恐怕要等到2017年底才有可能要回升到目標水平。
雖然學者和經濟學家開始認為,在目前全球通脹趨緩的情況下,歐元區整體物價上漲幅度料將不大,但是歐洲央行沒有顯示重新確立通脹目標的跡象,反而是以該行行長德拉基為代表的官員不斷強調擴大經濟刺激措施的可能性。
投資機構Banque Pictet & Cie SA經濟學家Frederik Ducrozet表示,作為歐洲的中央銀行,歐洲央行最重視公信力,因此不太可能正式改變通脹目標;然而在油價低迷之時,其關注的焦點將會著重于核心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