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行業PPI連續四年通縮今年仍難言復蘇】盡管PPI同比增速已經連續五個月維持在-5.90%的水平,但最近兩個月環比增速持續下滑,表明上游行業通縮依然不樂觀。(中國證券網 )
盡管PPI同比增速已經連續五個月維持在-5.90%的水平,但最近兩個月環比增速持續下滑,表明上游行業通縮依然不樂觀。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中國證券網記者采訪時指出,“由于經濟轉型和需求疲軟所導致的主動及被動的產能過剩及庫存積壓依然壓制工業品價格的反彈。短期內PPI難復蘇。”
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數據顯示,PPI同比下降5.9%,與上月持平;但環比下降0.6%,環比降幅較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環比跌幅擴大的原因,上游行業的不景氣或是主因。在連續46個月負增長之后,上游行業已經是連續第4年面臨通縮的窘境。
分行業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加工、煤炭開采和洗選、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出廠價格同比分別下降37.3%、20.8%、18.7%、17.2%和13.9%,合計影響當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約3.7個百分點,占總降幅的63%左右。
數據還顯示,2015年,PPI同比下降5.2%,較2014年1.9%的降幅大幅擴大。這是PPI整體漲幅連續四年負增長。
章俊指出,2015年由于以原油為代表的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跳水,以及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產能過剩現象的加劇,PPI全年負增長5.2%,接近于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的-5.4%的水平。
“從GDP平減指數來看中國,截至前三季度是-0.2%,如果沒有意外的話,GDP全年的平減指數應該也是負值。如果這成為現實,這將是近20年除了98/99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外,唯一一年從GDP平減指數角度來說是中國發生通縮的年份。”章俊說。
對于今年PPI走勢,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預測,2016年PPI同比漲幅為-3.8%。
章俊也預計,上游行業PPI通縮會有所減輕。但他也強調,鑒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的五大任務中關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的基調,工業品價格短期內很難復蘇。而且鑒于美元升值和全球需求疲軟,大宗商品價格可能依舊在低位徘徊,輸入性通縮局面不會有實質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