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未來產業發展存在趨向民生和轉向創新兩股新動力】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系李治國教授,9日在此間提出,中國未來產業發展將存在“趨向民生”和“轉向創新”兩股新動力。(中國新聞網)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系李治國教授,9日在此間提出,中國未來產業發展將存在“趨向民生”和“轉向創新”兩股新動力。
2016復旦大學EMBA新春首場論壇當天在深圳舉行,以“新時代、新經濟、新產業”為主主題,復旦名師與業界領袖從多元角度解讀了“互聯網+”、“經濟轉型”等經濟熱點話題。
李治國在《經濟轉型的邏輯與產業發展的方向》的演講中,通過分析廣義投資效率、信貸效率等現象的解讀認為,到2020年之前,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高于世界新興經濟體增長速度,增長模式正向民生逐漸轉型。在新常態與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面向未來的產業發展存在“趨向民生”和“轉向創新”兩股新動力。一股新動力將“自下而上”地促使未來產業發展趨向民生;另一股是基于政策導向與創新驅動的先進制造業,即新常態與全面深化改革所確定的國家政策新方向,“自上而下”地推動未來產業發展轉向創新。
復旦大學東方管理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主任以及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蘇勇教授表示,新時代企業變革的核心是最大限度釋放人的能動性和創造力。現代企業的發展不光要關注其創新成果,還要關注給領導力帶來的挑戰。互聯網助力于企業組織扁平化、管理極簡化、員工創客化的新生態的形成,并帶來商業模式與人才等新機遇。他提出互聯網時代的團隊激勵十項策略,包括信息溝通多元化、人格工作匹配化、工作內容豐富化、團隊成員互補化等。
現場企業嘉賓則提出,供應鏈金融要基于產業的生態去構建金融的生態,實現產融一體化;在互聯網時代下,要將消費者的參與體驗作為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據悉,復旦大學EMBA管理論壇每年在全國20個重點城市巡回舉辦,論壇結合每個城市的發展特點和經濟熱點,與當地企業界和政界人士探討管理理論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