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順義區代表團小組討論會上,市人大代表、市醫改辦主任燕瑛向記者透露,今年本市將調整120、999的急救醫療價格。目前,本市急救醫療價格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調整,將對實際成本測算后,做出合理調整。此外,本市還將在多個領域推進醫療改革,未來本市還將推進各個醫院檢查結果的互認,建立統一的信息化平臺。
昨天,在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順義區代表團小組討論會上,市人大代表、市醫改辦主任燕瑛向記者透露,今年本市將調整120、999的急救醫療價格。目前,本市急救醫療價格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調整,將對實際成本測算后,做出合理調整。此外,本市還將在多個領域推進醫療改革,未來本市還將推進各個醫院檢查結果的互認,建立統一的信息化平臺。
根據實際成本判斷調整
“今年有關部門會出臺急救條例,市發改委也會對急救價格進行調整。”燕瑛說,北京的醫療服務價格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調整,整體上已經無法很好地滿足現在經濟社會的發展。
不過,對于急救醫療價格是上浮還是下調,她表示,這還需要根據實際成本情況進行測算,做出更合理的調整。
記者查詢市發改委網站發現,以救護車為例,目前是按照救護車往返全程公里數來收費,心臟復蘇搶救車每公里3.5元,并有隨車出診費40元,若因病人或家屬要求等候,救護車還需要按照每小時10元收取等候費。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在“加快建設健康北京”中提到要“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而急救醫療價格的調整也屬于其中的一項。對于這項價格的調整,也是根據國家近期的相關規定要求,做到“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
燕瑛透露,除了120、999急救醫療價格外,中醫醫療價格也會有適當的調整。
基層醫院藥品側重常見病
社區首診,雙向轉診。一直以來,本市都在推動建立這樣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并探索成立醫聯體。截至去年本市醫聯體數量已經達到43家,而今年則計劃達到50家,覆蓋全市范圍。
不過,也有一些患者擔心:基層醫院的醫療水平行嗎?到基層醫院看病,能買到更全、更好的藥品嗎?對于老百姓普遍關注的這些問題,燕瑛也向記者一一做了回應。她介紹,通過醫聯體的建設,一些高水平醫院里的醫生會到基層,培訓或者帶動基層醫院的醫護人員,提升他們的醫療水平。
而對于基層醫院缺藥問題,燕瑛表示,這也將成為未來醫療改革的一個重點方面,“逐步讓基層醫院的藥品和更高級別醫院銜接好,主要會針對慢病藥品、常見藥品,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買到。”
檢查結果將實現互認
到第一家醫院檢查身體拍了CT,病沒看好又到第二家醫院卻發現檢查結果不承認,還得再拍一回CT。對于一些患者在看病時遇到的醫院之間檢查結果互相不承認的問題,本市也將發力解決。
在北京的“十三五”規劃中,對于檢查結果互認專門提到,要“推進醫學檢驗和影像設備檢查結果互認,逐步實現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的醫療服務和醫藥、醫保、健康管理信息之間的互聯互通和共享”。
“本市目前一些區的醫院之間已經能夠相互承認檢查結果,正在推動全市范圍內對檢查結果實現統籌互認。”燕瑛表示,在全市范圍內實現檢查結果互認,一項更重要的基礎便是搭建統一的信息化平臺,讓各類檢查結果更方便、更有效地實現互通,也能讓老百姓未來看病更簡單、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