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稱內地航班延誤險鮮有問津:延誤頻繁 理賠麻煩
7月12日報道
參考消息網港媒稱,內地的航班延誤太嚴重了,無論是旅客還是保險公司都已經沒有興趣賭它不會發生。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10日刊登題為《中國的航班延誤險:不是一項成功的業務》報道,由于延誤的發生太頻繁,保險公司要么不再銷售這款產品,要么收緊了理賠條件;客戶則對復雜的理賠程序望而卻步。
報道稱,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是緊隨北京之后的內地第二繁忙機場,也是航班延誤最嚴重的機場。中國民用航空局網站7月1日稱,該機場自3月份以來連續三個月正點率不達標,作為懲罰,它將繼續被禁止增加航班。
夏天雨季的到來使各大交通樞紐的航班延誤因空中交通管制而進一步惡化。但十年前出現的航班延誤險依然鮮有人問津。
報道稱,由內地13家國有航空公司聯合組建的航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目前在其網站上只推出兩款航班延誤險種,而在2014年1月曾有6款。平安保險公司官網曾推出的兩款同類產品不再銷售。一位產品經理表示,這項保險如今只能在航空公司網站上訂票時購買。
某大型保險公司的一位業務主管稱:“延誤險本身對我們來說就是一項賠錢的業務。航班延誤太頻繁了,而且可能由各種各樣的原因引起。風險很難評估。我們只把它作為較大旅行保險的一部分銷售。”
一個經常出行的廣州人表示:“如果我知道因為路線或天氣原因很可能會延誤時就會選擇購買延誤險,比如坐飛機去中國東部或者在臺風季節出行。這些年來理賠應當變得容易一些了,但事實并非如此。很多時候手續太繁瑣,你都懶得去辦了。”
報道稱,內地的大多數航班延誤險都是在某些網站、應用程序或使用指定信用卡購票時的附加選項。它們的價格在20元到30元之間,若航班延誤兩小時以上可獲賠200元至300元。
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屬的在線保險公司安圖保險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出售單獨的航班延誤險,保費20元,按照以分鐘計的延誤時長進行賠償。
該公司稱,它能獲取實時航班數據,從延誤30分鐘開始會以微信“紅包”的形式自動賠付最高285元。
安圖的銷售總監王鵬(音)稱,航班延誤險每月有七八百名客戶購買,同公司的其他險種相比并不是主要產品。
他說:“我們目前正在審議理賠規則,會有一些調整。”
北京藍鵬律師事務所專門受理航空事務的律師張起淮表示:“各保險公司和航班對延誤的定義以及理賠條件都不一樣,這給客戶索賠增加了難度。就航班延誤而言,保護消費者利益的法律依據非常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