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遇到緊急情況時 空乘為何提醒女士脫掉絲襪
在飛機遇到緊急狀況需要迫降時,空乘人員會提醒乘客做一系列的準備,比如取出身上鑰匙、鋼筆等尖銳物品。有這么一項針對女士的提醒,聽起來讓人覺得有些尷尬:脫掉絲襪。這是為什么?
昨天上午,杭州消防景芳中隊的小伙子們拿著女性的黑色絲襪做了一次燃燒實驗。一點火,絲襪的燃燒情況讓人不安。
不到一分鐘,美腿變“火腿”
小伙子們找來一個常見的塑料人形模特,將黑色連褲絲襪套在模特身上。
當點著火的打火機靠近,絲襪瞬間起火,并立刻向上蔓延燃燒,火焰波及模特上半身及面部,而模特的腿部因是直接燃燒部位,很快發黑。
實驗進行到半分鐘左右,消防戰士用滅火器將火撲滅。此時,已經燒焦的絲襪殘余物黏著在模特腿部,模特腿部正面大部分“皮膚”已經過火。
“如果這樣的燃燒發生在真人身上,損傷更為嚴重。”景芳中隊排長張杰說,人體皮膚表面有油脂和毛發,這些都是助燃物質。
那么,天然材質的服裝會不會也出現同樣情況呢?之后,一件紅色棉質運動服套到了另一個模特身上。
衣服點燃后,在燃燒初期的10秒鐘內,盡管火焰在模特身上燃燒,但運動服沒有立即出現破損,火勢也沒有蔓延,燃燒速度與絲襪相比要慢得多。也就是說,如果真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在燃燒初期完全有足夠的時間自救。
“絲襪中含錦綸、氨綸等化纖材料,易燃且無任何阻燃性,與皮膚接觸,會發生連帶燃燒。”景芳中隊中隊長劉世杰介紹,其實絕大部分面料都屬于可燃物,“但是棉、麻、絲這類天然材質的面料燃點比較高,燃燒后會迅速碳化,不會像化纖面料那樣產生黏著,對人體傷害相對較低。”
比較明顯的例子是,消防戰士的戰斗服之所以能耐高溫,就是因為采用阻燃度非常高的PTEE纖維氈,以及純棉阻燃布。
這樣的實驗結果很好地解釋了報道開頭的問題:由于飛機迫降時可能發生起火的情況,身著絲襪相當于帶著“貼身殺手”逃生,危險如影隨形。
引火燒身時,該如何自救?
今年3月1日,國內某女子團體成員在一咖啡館內疑似因使用打火機不慎,引燃身上衣物,導致身體表面80%燒傷。有報道稱,由于該成員當時身著絲襪,下半身燒傷嚴重。
“身上穿著化纖類衣物,最好就是遠離火源和容易起火的環境。”劉世杰說。如果不慎身上衣物著火,注意以下事項,可以減小燃燒帶來的傷害。
衣物著火時,最快的自救方式毫無疑問是用水直接沖擊燃燒部位。此時,水不僅能降溫、滅火,還能第一時間清洗傷口。如果衣物含化纖成分,導致與皮膚發生黏連,應在水中盡快將衣物除下,并及時就醫。
還有一種方式是用濕毛巾裹住燃燒部位,再往身上噴水降溫。如果手中實在沒有可包裹物,就地來回翻滾,隔絕空氣,也是應急的辦法。
需要提醒的是,發生燃燒后,切勿迎風奔跑,這樣會加速燃燒。同時,不建議用滅火器對準人體噴射,雖然這樣滅火較為迅速,但化學粉塵會感染傷口,造成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