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老人坐飛機死亡 盤點各國航空公司有哪些應急手段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7月8日,國航航班從北京飛往義烏,飛機到達義烏之后無法降落,備降到杭州機場。多名乘客與乘務人員發生爭執,艙內悶熱而嘈雜。坐在頭等艙的85歲乘客左昌魯出現病癥,飛機上缺乏急救藥品、氧氣設備簡陋無法使用,待急救人員趕到,左昌魯已確認死亡。
死者家屬表示,老人出現病癥后,由于國航管理程序不完善,延誤了救治時間,國航應該對左先生的死亡承擔擔責。7月16號,國航方面回應記者稱,該名乘客搭乘飛機前身體處于高危狀態,但該乘客乘機前并未向國航方面反映此情況。
左先生的兒子告訴記者,當時85歲的左先生滿頭大汗,身體出現了不適。父親每天都要推營養液。因此他馬上尋求機組人員的幫助,等了近四十分鐘后,機組人員才從托運的行李中把營養液找出來,但此時85歲的左先生已經無法進食,飛機上的氧氣袋也無法再進口中,等到救護車,以及醫護人員最終趕到的時候,自己的父親已經不行了。最終,85歲的左先生不幸去世。家屬認為,老人去世是因為國航管理程序不完善,延誤治療時間所致,希望國航承擔責任。國航方面就該事件回應了中國之聲:
國航負責人表示,飛機上的配備還是以緊急吸氧為主,以廣播找醫生為主,以聯系地面救助中心,專業的醫療人員迅速地第一時間趕到飛機上為旅客實施急救為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航航班乘務員告訴記者,如果乘客在飛行或者落地后出現危重病情,空乘人員會依據相關“手冊”中的應急預案,告知機長,并且向機場管理機構尋求醫療救助。此外,飛機上常備暈機藥、救心丸等應急藥品。不過,乘客必須簽署“機上用藥免責書”,然后在醫生的指導下對其進行治療。
那么,其它國家的航空公司如果遇到類似的情形都將會有哪些應急措施?各個航空公司是否需要對旅客的年齡、身體狀況進行報備或提出限定條件呢?
《全球華語廣播網》特約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告訴我們,在澳大利亞,航空公司沒有對年齡太大的乘客拒絕登機的規定,只是對年齡太小的兒童有登機限制。當旅客的健康狀況的確存在隱患,特別是患有航空公司官網明文列出的有關疾病時,航空公司可能會要求乘客在登機前準備好符合資質的醫師簽署的醫療證明表,否則有權拒絕其登機。
胡方介紹,對于年齡最大的上限,澳大利亞的航空公司沒有嚴格的年齡限制,但是航空公司也特別規定,在預定機票前,本人需要意識到自己的健康狀況,在預定的時候,需要告知購買機票的授權代理或者是直接聯絡航空公司的乘客聯絡中心,關于任何可能會影響本人安全或者他人健康和安全的健康問題。在健康狀況的確存在隱患,特別是患有在航空公司官方網站上醫療證明指南當中列出的疾病的情況下,航空公司有權要求乘客在登機前準備好符合資質的醫生簽署的醫療證明表。如果在登飛機的時候,無法提供簽字的醫療證明表,航空公司是有權拒絕乘客登機的。
《全球華語廣播網》特約日本觀察員黃學清介紹,日本航空公司對乘客年齡沒有明文禁止,乘機時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會有特殊照顧,比如在高等級艙位有空余時為老人免費升艙。通常,老人乘機長途旅行前也會主動跟醫生咨詢,為安全出行做好準備。
黃學清介紹,日本的航空公司對老人乘飛機并沒有年齡的限制,也沒有對健康狀況的限制。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會給予特殊的照顧,比如安排在進出方便的座位,如果商務艙有較多的空位,會免費安排老人坐商務艙等。但是如果是跟隨旅游團,一些旅行社要求75歲以上的老人提供簡單的健康診斷,不少出行的老人為了不給其他乘客添麻煩,會事先去醫療征求醫生的意見,把握自己的健康狀況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有一些日本航線的外國航空公司,對老人乘機有規定,特別是一些廉價的航班,規定70歲以上的老人必須提供健康證明才能買票。
《全球華語廣播網》特約俄羅斯觀察員張舜衡介紹,對于大多數俄羅斯航空公司來說,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客戶群體,每個航空公司都想方設法地推出更多的針對老年乘客的服務,壓根不敢有年齡歧視的現象出現。俄羅斯很多高端航線上所有的飛機均備有足夠的急救設備,而且機艙服務人員也都接受過正規的急救培訓。
張舜衡介紹,除了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超過2670萬,占總人口比重高達18.66%。俄羅斯歐洲地區飛往歐美各國的國際航線對老年乘客極度討好,原因在于,富有的歐美退休老人領取高額的養老金后,經常會往返俄羅斯跨國旅行度假。一些俄羅斯高端航線上所有的飛機均備有足夠的急救設備,包括急救箱、機艙輪椅以及其他國際慣用的急救裝置。而且機艙服務人員均接受過正規的急救培訓,其中高級機艙服務員還另外接受過機上使用特殊醫療器材的培訓。飛機均與醫師進行實時衛星和無線電連接,可通過電話處理機上的疾病狀況。指示機組人員如何進行初步治療,并與機長商討是否需要改變航線,確保老人會得到最全面最及時的醫療救助。在此情況下,如果仍有不幸的意外發生,保險公司和航空公司的法律部門會根據事故細節做出具體的責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