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中國新聞社與能源基金會12日在北京聯合舉辦的2023年第一期國是論壇之“能源中國”,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在出席論壇時表示,能源轉型做好“先立”,應立電源、立儲能、立電網。

鄒驥指出,第一要立電源,加速發展風光等可再生能源。根據國家能源局印發《2023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今年全年風電、光伏裝機將增加1.6億千瓦左右,其中大部分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從2022年的數據來看,新增裝機中超過四分之三都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還有四分之一是長途輸送的基地式可再生能源,這都是當前中國在“立”的可再生能源。

第二要立儲能。“擁有一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能源系統,才有可能提供穩定的、平穩的能源供給。”鄒驥表示,中國在發展儲能的過程中,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比較優勢,就是七大流域都有大量水庫,依托這些水庫做抽水蓄能有很多先天基礎條件。當然,這還需要額外的投資。

他還提到,中國有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有大量因地制宜的儲能方式,發展也都非常迅猛。

第三要立電網。鄒驥認為,中國要有強大的電網,要解決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納問題,要能實現省際互通互濟。

他說,如果能通過更靈活、更及時的跨地區調電輸電,把現有資產存量調動起來,中國是有可能不用再建新的火電電源的。

鄒驥認為,解決能源安全的問題有很多思路,建設電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同時也要有體制機制的支撐,要有電力市場化的改革。

談及中國能源轉型的時間框架,鄒驥提出三個周期。

第一個周期是基于中國現有龐大的化石能源,特別是從煤炭等固定資產的壽命周期來看,中國煤電機組即便超期“服役”也不會超過20年,也就是說,這個周期到2040年前后。

第二個周期是技術周期。鄒驥稱,這里提到的技術周期主要是面向新型能源系統的技術,包括可再生能源、儲能、輸電、智慧電網、需求側管理等一系列技術。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20年里,這些技術完全有可能強大到足夠“先立”,立起中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現代能源體系。

第三個周期是投資景氣周期。鄒驥認為,當前中國正處在一個加大投資的好時機中,但一定要把握好投什么。應利用20年左右的時間把非化石能源“立”起來,同時嚴控化石能源的增量,以期實現能源順利轉型。(完)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喂找谁呀 电影| jenna haze| 余男狂怒| 尘埃落定演员表| 入党培养考察情况范文| 在线播放啄木乌丝袜秘书| 仲裁申请书模板及范文| 张少| 美女绳奴隶| 铁血使命演员表全部| 祝福语生日| 抓特务| 自拍成人| 第一财经电视| 失落之城电影|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小报| 王牌特派员| 蛇蝎美人第四季| 礼佛三拜正确动作视频| 红色高棉电影| 张国立个人资料简介|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39天 电影| 无限资源日本好片| 让子弹飞高清完整版免费观看| 李越昕蕾| 母乳妈妈忌口胀气食物| 斑点狗动画片| 心理健康《微笑的力量》ppt| 打男孩光屁股| 好好的电影| 小矮人在线观看完整版| 啊嗯啊嗯啊嗯啊| 偷窥拍| 吻胸亲乳激情大尺度|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视频| 王艺婵| 禁忌爱游戏| 常蓝天| 灵界诱惑 电影| 三级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