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從2007年發布第一本《企業公民報告》迄今,伊利已連續17年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加上《2022年度生物多樣性保護報告》和《零碳未來報告2022》,伊利ESG“三報告”的發布,既是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對ESG發展理念的踐行,更是其助力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持續努力。
發布會上,劉萌表示,伊利積極主動地回應了聯合國向企業界發出的應對重大可持續發展挑戰的呼吁,有利于積極影響、賦能并帶動更多企業和行業邁向可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劉美菊認為,伊利作為中國乳業龍頭,是行業里最早投身于可持續發展實踐的企業,為乳制品行業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也為其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參照和借鑒。
伊利《2022可持續發展報告》甫一發布,就獲得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五星佳”評價。鐘宏武在發布會上宣布,經過評級專家組對《2022可持續發展報告》從過程性、實質性、完整性、平衡性、可比性、可讀性、創新性七個方面的綜合評價,評級結果為“五星佳”級。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錢小軍ESG領域專家呂建中博士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盧倫燕“伊利家園行動之金典空瓶回流公益計劃”啟動“全鏈減碳”+“雙框架”,打造可持續發展樣本
在過去的17年里,伊利始終堅持長期主義和利他精神,凝聚多方力量構建“全球健康生態圈”,推動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共同繁榮,打造了中國乳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樣本。
以綠色轉型推動社會價值創造,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下,伊利推行全生命周期的環境管理,不斷探索全鏈減碳新模式。自2010年起,伊利連續13年開展企業全面碳盤查,成為行業內第一家開展碳盤查的企業。2022年,伊利發布了中國食品行業第一個雙碳目標及路線圖,承諾將在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伊利不僅專注于自身減碳轉型,而且發揮引領作用,通過聯合43家全球戰略伙伴成立“零碳聯盟”,帶動全產業鏈伙伴共赴“零碳”未來。
對生物多樣性的關注就是對未來的關注。作為國內第一家簽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企業與生物多樣性承諾書》的企業,伊利也是世界首個應用“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組(TNFD)《與自然有關的風險和機會的管理和披露框架》(“雙框架”)向全世界講述生物多樣性保護故事的中國企業。
升級發布“WISH2030”金鑰匙可持續發展體系,攜手各方共創價值
唯有可持續發展才是穿越不確定性的“定海神針”。面對新的歷史變局,伊利繼續全面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宣布將現有的“WISH”體系升級為“WISH2030”金鑰匙可持續發展體系,聚焦“全面價值經營”“優質產品和服務”“零碳美好未來”“共富美好生活”四大領域持續發力。
在充滿艱難和挑戰的2022年,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1231.71億元,同比增長11.37%,實現了連續30年的穩健增長,這是伊利堅持長期主義和高質量發展的成果。著眼未來,在“全面價值領先”目標的指引下,伊利將繼續攜手各方力量,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持續深耕,就如《WISH2030美好宣言》所倡議的,共同為構建地球更美好的未來,共創價值、共享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