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海口5月31日電(記者 符宇群)“特色化建設是形成獨具個性的特色旅游休閑街區發展模式的必由之路。”上海師范大學休閑與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樓嘉軍30日參加全國旅游休閑街區創新發展交流活動時說,旅游休閑街區實現特色化建設的基本要求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因特制宜,其中包括規劃和設計、特色產業和商業、文化和歷史遺產保護、旅游設施和服務、品牌推廣和營銷等五方面建設內容。
由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海口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旅游報社共同主辦的全國旅游休閑街區創新發展交流活動30日在海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業界專家學者、相關行業協會和企業代表圍繞旅游休閑街區創新發展作主旨演講、經驗分享及招商推介,賦能城市旅游休閑街區發展。
當前,我國全面進入大眾旅游時代,主客共享,全天候、無門檻、有溫度、多元業態的城市休閑游正在成為新的消費熱點。2022年和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兩批111家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這些街區既延續了城市的歷史文脈和特色風貌,又提供了高品質的旅游休閑空間,受到居民和游客的喜愛。
“旅游休閑街區要以深度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中心,著力培養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文旅休閑產業體系,實現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表示,旅游休閑街區的規劃和建設要特別注意堅持三大基本定位,即擴大旅游品類,提供獨特場景;提升休閑層次,充實人文內涵;增強空間活力,引領城市發展。就當下而言,就是要把實體性休閑型文旅產業發展置于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
“海口騎樓老街近六年到訪游客量累計已突破1000萬人次。”海口騎樓老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訊介紹,海口騎樓老街在保留建筑風貌特色基礎上,探索“有機更新”的歷史文化街區活化方式,突破單一傳統的旅游商品業態類型,以“文化與新派生活方式相融”及“本土印記與南洋風情共生”的方式,打造有深度體驗的文化主題歷史街區,近年來吸引不少游客到訪游玩。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華偉表示,旅游休閑街區既是當地居民常態化的生活休閑空間,也是吸引外來游客融入當地感受城市煙火氣和特色文化的重要體驗場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目前,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騎樓建筑歷史文化街區和三亞市吉陽區鴻洲碼頭旅游休閑街區成功入選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海南將以此為動力,進一步突出熱帶特色、民族特色、南洋特色等地方特色,大力打造更多有特色的旅游休閑街區,吸引更多國內外旅客到海南旅游消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