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AI詐騙是利用AI技術,模仿、偽造他人的聲音、面孔、視頻等信息,進行欺騙、敲詐、勒索等的犯罪活動。早在2019年,華爾街日報就報道過詐騙犯利用深度偽造語音技術冒充英國某能源公司高管詐騙24萬余美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內容科技部研究員呼娜英對中新社記者表示,當前,隨著深度學習等AI技術的成熟,AI詐騙新手段體現出詐騙手段愈發多樣、詐騙門檻大幅降低、辨別難度不斷加大等特點。

在網上,高逼真的換臉付費軟件價值僅在幾百元至幾千元之間。

“基于公開發布的數據信息、照片、視頻,利用深度合成等AI技術生成高度逼真的圖像、視頻和語音等內容,這些以假亂真的虛假信息更易取得對方信任,從而使得受害者放松警惕。”賽迪研究院網絡安全研究所所長劉權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防范AI詐騙也需要多管齊下,齊抓共治。今年4月,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主旨思想是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健康發展和規范應用。

劉權認為,該辦法建立了AI服務的管理框架,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進行了規范化管理,要求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或服務的企業或個人進行實名認證、信息公示、申報安全評估、履行算法備案和變更、注銷備案手續等措施,有助于減少非法個體或組織實施AI詐騙的可能性。

呼娜英表示,2023年1月施行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細化了深度合成技術支持者、服務提供者、服務使用者以及應用程序分發平臺的主體責任,規定的落實將有效遏制AI換臉等詐騙事件。

有專家進一步提出,立法部門應加快對AI技術的運用進行立法規制,不妨對人工智能設備和軟件的使用和注冊進行明確限制,防止“AI”技術的運用“無序化”“無法化”。

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表示,人工智能技術被傳統犯罪分子用來偽造聲音、偽造圖像、偽造視頻、偽造證據,以假亂真,人們很難去甄別。要解決這些挑戰,只有靠技術和它進行對抗。

因此相關部門應持續AI反詐技術的研究,提升防范AI欺詐的技術手段,利用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區塊鏈等技術加強對AI應用的監管與審查,及時發現和防范違法行為。

此外,還應提高公眾反詐意識與防范AI詐騙的能力。中國互聯網協會日前也對AI換臉新騙局做出提醒,包括做好個人信息安全第一責任人,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防止信息泄露:不輕易提供人臉、指紋等個人生物信息給他人等。

治理AI詐騙需要多管齊下。劉權表示,應加強跨部門、跨行業的協同配合,建立聯合公安、工信、網信、市場監管部門等政府部門,以及電信企業、通訊軟件提供商、銀行等企業的工作機制,共同監管和維護網絡安全。(完)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王李| 新生儿疫苗接种时间表及费用| 日韩欧美电影在线| 国测四年级语文试题| 飞天猪| 最美的时光演员表| 我的新学校英语作文| 影楼ps后期修片的软件| 头像权威| 尹雪喜演的电影| 爱来爱去微电影完整在线看| 边缘行者 电影| 猪哥会社| 未删减版电视剧在线观看| 祈今朝电视剧免费观看影视大全| 4438x五月天| 科幻画图片| 《伦敦黑帮》| 如果云知道歌词| 白洁教师| 神马伦理电影网| 电影《真爱》完整播放| 源代码 电影| 美人鱼公主| 张俪作品| 蓝家宝电影| 远古的传说| 永井大| 欧美日韩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学校要的建档立卡证明图片| 无线新闻| 涩谷天马| 树屋轻调| 牛的交配视频| 色在线视频观看| 韩国手机电影| 20岁电影免费完整观看| 吉泽明步作品| 中女| 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 电影| 招聘女服务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