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w204價格(奔馳W204)
買了旅行車的人,他也許是懂車;但是選擇高品質的二手旅行,他不僅懂車,還懂自己。
配合地庫的柔光 味道一下就出來了
故事從去年5月的一天開始,一晃眼都過去一年了。
腰線是真的“潤”
側后方看,才是整個車的精髓。
那天晚上,和球隊踢完球一起聚餐,幾瓶啤酒下肚,貴陽做車的朋友就給我說了一輛11年的奔馳C的旅行版,要不要買來玩?我看了下他發來的照片,晚上光線不是太好,也是早期204(后期的車源就更少了)但是白外黑內,這個也著實的香得啊。他給我說車有點小問題,回來需要整備,但是車源比較少,又喝了點酒瞬間就上頭了,哈哈哈哈哈?!靶值軒臀叶税?,我星期一到貴陽來提車!”
見這車第一面還是在車庫
星期一,坐第一班高鐵到貴陽后,就直奔車主車庫去提車。見到車子,外觀確實很多瑕疵,點火有點小問題,但運行的工況沒有什么大問題,整車骨架沒有傷,覆蓋件都沒有拆卸的痕跡,所以這個車況我還是接受的。玩車子,花錢整備都肯定是必須的,這點我早有準備。車主還是個47年的老阿姨的,這車平時開得都不多,我感覺都是放出“毛病”的。這車交給我了,我讓他煥發新生,重回“出廠設置”!
臨牌到手
做完交易,就立馬開到車管所去過戶提檔。
拿到臨牌的時候,已經快五點了,在高速路口簡單洗了個車,就馬不停蹄的往回趕了。
小六回來在車上睡得香慘
6.7的油耗真的很感人
暮色下迷人的腰線
開到綦江的時候,已經天色比較晚晚,在服務區拍了兩張,夜色下味道又不一樣了。
CGI
最后從貴陽開到重慶的油耗。(發動機故障燈常亮)回家進行檢查,讀取發動機故障【進氣側發動機凸輪軸齒故障】,不出意外。204底盤奔馳M271這個機子這算是通病一個,到了10W公里就會出現點火延遲的情況,問題就是凸輪軸齒(重慶修奔馳的師傅喜歡叫TA鏈輪)。
油耗還在下降
從接車到開到綦江,400來公里,油耗6.3,整個機器的工況還是比較正。
總結下車輛的機電問題:
①發動機故障燈
②點火延遲(點火開關打開后,需要3s以上才能點燃,起動機工作正常)
③車輛在行駛中,發動機不規則抖動,不隨轉速和車速變化。
(其中更換內容與價格僅供參考)
讀取故障碼
一般4兒子或是修理廠,遇到這個維修問題,直接給車主報進排氣兩側都更換的價格,若是原廠件差不多2000出頭,兩個光材料就近5000了。所以單換進氣側鏈輪,品牌貨,我不是個迷信原廠貨的人,有時候要考慮性價比。
進入工位, 因為故障碼和車輛異常初檢沒有太多的問題,機器滲油也只能在行進中找問題,所以在機修過程中再處理,準備開干!
拆掉氣門室蓋,缸蓋上沒有油泥,說明之前保養用油這些都比較正常,但是發現了重新打膠的痕跡。說明之前車主已經發現氣門室蓋后端滲油,且用了很簡單粗暴的方式處理。
拆下的氣門室蓋,檢查了確實封邊腳墊都很多處開裂,肯定是會導致滲油,更換掉。
新貨到場,奔馳的配件真的不便宜!
拆下氣門室蓋,也一同檢查火花塞和點火線圈,跳火與工況較正常,不需要整備更換。
繼續拆前端的節溫器
拆掉節溫器后,注意到一個細節,圖示標注那里,出現的冷卻液水漬,已經不是才有的。應該是出現滲漏很久了,雖然很細微。
拆下的節溫器
檢查發現確實節溫器上,傳感器插頭的位置出現了滲漏的印記,應該就是滲漏點,果斷換掉。
拆掉端蓋板后,才進入我們的正題,拆裝更換進氣側凸輪軸齒
拆下的鏈輪
拆裝注意固定凸輪軸位置,比較容易滑齒,老師傅都會注意的。品牌件在標定對位上,趕原廠件是有細微差距,所有師傅直接脫了手套來調,確實不是安全做法。
因為配件原因,裝配時候調整了一下正時的角度
裝配好了清理一下機艙
完成進行試車
點火后,故障燈自己就消除了,點火問題也得到了解決。路試中發現,不規則的機身抖動還是出現,判斷多半就是機腳的問題了。
拆掉護板,發現底下滲漏的油漬已經堆積了
處理油漬,檢查滲漏部位
檢查漏油的同時,一并檢查底盤懸掛,僅有后減震筒有滲油,但是從油泥觀察已經滲漏多年了,且行車路面反饋表現正常,就沒納入整備項。后剎車皮已經磨損到位,進行了更換,發動機皮帶也有異響了,進行了更換。
處理完油漬,準備更換機腳膠,和波箱腳膠
檢查處三處漏油
1、氣門室蓋后端(已更換)
2、機油格座
3、渦輪壓力進油管
271這個發動機跟很多奔馳機器一樣,機油格濾芯和機油格座不是一體的,機油格座變形漏油這個通病,導致在啟動時,機油壓力不足,長時間后加劇了凸輪軸齒的磨損。所以,鏈輪與機油格座的通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連鎖反應。第一次處理用驗證的辦法,只是更換了機油格座與腳墊,但是試車幾百公里過后發現還是會有滲漏,所以還是更換了機油格座。
拆下的舊件
換上機腳的新件
準備換波箱腳膠
拆下了副架
裝回搞定
電控方面的故障兩個:
①方向盤的電動調節失效
②自動大燈開關,無法控制大燈調節。
這兩個問題讀出故障都是前SAM模塊的問題
結果線路接口斷裂和主板上老化,導致也沒辦法維修,只有找廣東老表發個拆車的回來了
拆車件也是1000+,原廠配件的話需要2000+,還加上匹配原車電腦500的費用,算起來還是要節約一半的錢。
外觀整備除了做漆修復外,僅有左后尾燈有破損變色了,前大燈都是原廠的,就保持“原汁原味”,尾燈為了成色換了跟有邊的一樣,選的還是原廠的拆車件
但是讓我沒想到的是,發回來的件,竟然還是比我原車還新
內飾的整備,就更換了主駕駛玻璃升降開關,和左后車門失靈的開關
外觀方面的個鋼圈也重新做了漆,整備完后,近乎于出廠設置的狀態
最后再附上所有的整備清單,這個可能是各位網友最想看的。
整備過程中,完全沒有價格的感覺,弄完之后算賬,才明白心在滴血的感覺
在整個整備的過程中,其實一直都沒有可以的去控制預算,有現貨配件都直接用的現貨,沒有去對比和等待需要時間的可能更便宜的件。
整備的過程,每一項都參與,感覺是自己把這輛車救了回來。它的誕生,并不是一個工業垃圾,因為沒有好主人對待它,讓他在眾人眼中失去該有的光芒。
這車當時提的時候最驚艷我的,就是這內飾的成色了,拍這組內飾的時候,精洗都沒做過。
我很喜歡尾箱側面的儲物格的設計,非常實用。
說實話內部空間大得像太空隧道
主副駕都帶的3節座椅記憶,頭枕也是電動調節,那些年的進口奔奔,還是細致
很多人說,對于這個車講的是情懷,我還真的知道該如何解釋“情懷”二字。很多時候,好像就是,別人有的我有,別人沒有的,我也有的感覺吧。瓦罐,從美國西部大淘金時代的“station wagon”開始,文化歷史也夠長了,但在國人的認知接受里,才剛剛起步,所以讓這一部分車友成為“嘗鮮”的人。
要自己洗,才能洗到最滿意!
這臺c旅,去年5月份收回來的,自己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小六開他去過北海,還沒等到我開出去自駕游的時候,就遇到愛他的人,“忍痛割愛”了。
只不過也是啪啪打臉的事,因為之前覺得自己是還沒結婚,或者是沒有孩子的人,用不著這么大空間的旅行車,可在后來遇到馬六Wagon過后·······還是擺脫不了。
由于之前沒想過要發布個完整的整備貼出來,所以拍的圖片比較零碎,只是選取了有用的展示出來,還有些整備地方方可以優化的,還請大神們一起討論,所有這只是給各位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