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車排名前十名—實用的電車排行榜
最近,筆者的一位朋友剛了一臺寶馬i3,滿心歡喜的告訴我這臺車有多香,性價比有多高。有一說一,進入新能源時代,傳統豪華品牌也放下了自己的身段,也開始加入了價格戰當中來。實際上,不只是寶馬i3的價格吸引人,很多豪華品牌純電車即便去跟新勢力比,它的性價比也是很高的。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值得購買的豪華品牌純電車型。
一汽奧迪-Q4 e-tron
相信如果我不說,很多朋友壓根都不知道有Q4這款車的存在。比起如今新勢力極其火熱的市場熱度,這款車存在感確實很低。如果不是前幾天去了奧迪展廳,可能我都把這臺車給忘了,但當我深入了解這款車,再看到它的落地價格后,瞬間對Q4 e-tron產生了好感。
先別被29萬起步的指導價給嚇跑,就我那天去的奧迪4S店,最低配的創行版24萬就能開回家,而且價格還能再談。這個價格,同品牌的油車你只能買到奧迪Q3,對比之下尺寸更大,外觀內飾更新,行駛質感更好,還能送牌照的Q4 e-tron,性價比就顯得尤為突出了。
具體車身尺寸上,Q4 e-tron長/寬/高分別為4588/1865/1626mm,軸距為2765mm。實際乘坐表現不錯,我的身高是175cm,前排調整到我適合的駕駛坐姿,后排腿部空間大概還有2拳富余,頭部空間則有1拳半的距離。不過,它的后排座椅坐墊看起來稍微有些單薄,如果填充物再厚實一點那就更好了。
內飾設計方面則是一如既往的奧迪風格,只不過方向盤樣式換成了多邊形的造型,我個人倒是更喜歡圓形方向盤多一些。作為一臺電車,我覺得Q4 e-tron這套內飾還是稍顯沉悶了一些,沒有特別吸睛的地方。希望奧迪能在改款的時候,給它重新設計一套新內飾。
動力方面,40版本的Q4 e-tron電機最大馬力204匹,最大扭矩310牛米,官方公布破百時間8.8秒。雖然動力參數看著不是很耀眼,但應對日常行駛也完全足夠了,電機加持之下,它的駕駛感受一如既往的輕快,關于動力表現這點完全不用擔心。
續航方面,40版本的Q4 e-tron搭載84.8度的三元鋰電池組,官方公布的CLTC續航里程為605km,根據車主的用車反饋,實際行駛里程大概在450-480km之間,以目前2023年的眼光去看,這個續航成績表現中規中矩。當然,我認為Q4 e-tron最大的優勢從來都不是動力和續航,而是頗為高級的行駛質感。無論是底盤的高檔感還是隔音靜謐性表現,都展現出傳統豪華車該有的品質,與它的同門兄弟大眾ID.4比起來,完全就是兩個世界。
北京奔馳-EQE SUV
預算再高一些,可以選擇奔馳EQE SUV。如果說48萬的EQE SUV毫無吸引力,那34萬的EQE SUV就是毫無破綻。要知道30來萬的預算,在油車領域你連GLC都買不到。而EQE SUV中大型SUV的車型定位,放在在油車領域可是對標GLE這個級別,整車氣場絲毫不遜色于任何一臺百萬級豪華SUV。
無論是EQE還是EQS轎車,在外觀部分一直都備受爭議。但我覺得,同樣一套的設計語言,放在SUV上會顯得容易接受很多。畢竟傳統SUV的造型,先天就更契合奔馳在電動時代“一廂車”的設計理念。
內飾方面,依舊是奔馳新時代電車熟悉的配方,無論是豪華感還是科技感都拿捏到位,手能觸及的地方基本都是軟性材質進行包裹,質感很在先。當然,奔馳向來喜歡用荔枝紋的皮質,對于有些人來說,會覺得觸感稍微有些糙。而且,需要挑剔的是,EQE SUV的儀表臺位置偏高,擠占了前擋風玻璃的面積,導致前方視野會稍微差一些。
空間表現方面,EQE SUV的三圍尺寸為4880/2032/1679mm,軸距3030mm。實測腿部空間兩拳,頭部空間一拳半,對于一款中大型SUV來說,這樣的空間表現雖然算不上優秀,但滿足一般家用是完全OK的。
動力續航方面,350版本的EQE SUV最大馬力292匹,最大扭矩765牛米,破百加速6.8秒。動力方面肯定是夠用了,但話又說回來,雙電機四驅只做出292匹馬力,顯然就是動力更強的500版本讓路。開起來還是奔馳一貫比較沉穩的調校風格,風琴式電門力度偏重,普通模式下需要深踩才能獲得加速度。底盤軟硬適中,即便偶爾激烈駕駛也能招架得住。當然,對于一臺奔馳來說,輕輕松松的開才是它正確的打開方式。總的來說,30來萬的價格能買到一臺豪華純電中大型SUV,而且是奔馳,確實是一件頗具吸引力的事情。
凱迪拉克-銳歌
前面兩款都是一線豪華品牌,其實二線豪華品牌有些純電車也很值得選,比如說凱迪拉克銳歌。這款車從上市前預熱階段的火熱,與上市后銷量的暗淡,形成了鮮明對比,讓我想起網友的那句:“你買我推薦,真買我不買”?但我始終覺得,銳歌是一臺完全被低估的車。
細膩的轉向,溫潤的底盤,出色的隔音靜謐性,以及這套充滿美式豪華風味的內飾,都會讓我很享受開這臺車。動力方面,后驅版本最大馬力347匹,扭矩440牛米,破百時間6.35秒,雖然絕對動力算不上強勁,但銳歌的電門標定做得既舒緩又線性,開起來有點類似于開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感覺,閑庭信步,從容不迫。
不過令人比較意外的是,銳歌的底盤調校并不是傳統美式豪華車那種晃晃悠悠的感覺,相反它的底盤屬于偏支撐性的調校,對于溝溝坎坎的過濾干脆利落,過彎時的側傾也不大。
三圍尺寸方面,銳歌的長/寬/高分別為5003/1977/1637mm,軸距為3094mm。雖然新車定位為中大型SUV,三維參數看著也不小,但后排實際的乘坐空間并不大,前排調整好我的駕駛坐姿,后排腿部空間一拳半,頭部空間一拳。好在座椅材質和靠背角度都比較舒適,乘坐體驗依舊不錯。
續航方面,后驅版銳歌搭載95.7度的三元鋰電池組,CLTC純電續航653km。根據車主口碑反饋,實際的行駛里程在550-580km左右,續航給力也是銳歌的賣點之一。當然,這側面也證明了這臺車的電控系統,擁有著出色的能耗管理能力,這是廠家技術實力的一個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