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仙洞的管理人員是誰,蓬萊閣管理處主任是誰
看慣了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總想看來點新鮮的,那么溶洞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洞里不僅能見證時間留下的歲月,還能欣賞到稀奇古怪的洞內景觀,不管怎么說,肯定是和山水風景有著天壤之別。我去過不少的溶洞,雖每個溶洞從形體看差不多,洞內五顏六色燈光照射顯得異常光怪陸離,讓人眼花繚亂,但認真觀賞,還是有著很大不同之處。
在去過的溶洞景觀中,最讓我難忘的應該算是石臺的蓬萊仙洞了,石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的一個人口只有10萬的小縣城,蓬萊仙洞就是位于此,如果不說是來自什么地方的蓬萊仙洞,我想大多數朋友會誤認為是山東的蓬萊,不過此蓬萊與彼蓬萊卻是有著同一層的意思,那就是和神仙掛邊,山東蓬萊仙境,石臺蓬萊仙洞,一個是神仙是居住的地方,一個則是神仙修行的地方。
蓬萊仙洞在石臺縣的一個小村中,位置有點偏僻,穿過馬路還需要走上一截路才能到達游客中心,如果沒人帶路,估計得要多花些時間,到達游客中心取票后穿過閘門會經過一院子,一塊刻有洞天福地的大石頭立在院子中心,像是在暗示即將進入的溶洞是一個洞天福地的好地方。繞過石頭即可看到一個刻著“蓬萊洞”三個大字的洞口,洞口周邊還被藤蔓和綠植覆蓋,青苔爬滿整個山洞的外圍,愈發的原生態,黑黝黝的洞口看過去神秘感十足。
蓬萊仙洞已有億萬年的歷史,曾經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來,由于地球內部運動,海水下降,陸地崛起,溶蝕成現今的洞體和千姿百態的鐘乳石。因此蓬萊仙洞有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層結構,如果全部走完得花不上不少的時間,這次時間有限走了洞內最精華的地洞和天洞,從大地到天宮,也是體驗了一把從“凡人”到“神仙”的奇妙之旅。
現天氣正值夏季,外面熱浪滾滾,但在洞口處有一股涼風直往外冒,就像是打開空調房的門冷氣直躥的感覺,涼風吹的爽歪歪,在洞口吹了一會,走進洞中,這算是正式進入景區了。進入洞內的第一感覺就是真涼快,然后在入口處有一處八仙迎賓的鐘乳石堆,雖然導游介紹說,但我卻是看不出來,但隨行的幾位朋友看出來了,我想可能不是有緣之人則是看不透吧。
路過八仙迎賓,左邊是中洞,前方是地洞,由于去了中洞還需返回再去地洞和天洞,因此節約時間就舍去中洞,直接前往地洞。進入地洞后就被震驚了,雖然有各種彩色燈光照射,但這些獨特的造型卻是無法通過后期修飾的,頂上垂下如絲狀的鐘乳石,還有地上如巨大金鐘的鐘乳石,手摸上去亦是光滑透涼。
導游說蓬萊仙洞傳說是一條龍,我們在洞內游覽其實是在龍的肚子里,導游指了指上方如波浪狀的頂部,還真挺像巨龍的肚子呢,心里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繼續向前還有如一尊和尚形狀的石頭,這個挺像,一眼就認出來了,還有前方的靈芝塔,成錐狀的鐘乳石堆被凸出的宛如靈芝的石塊覆蓋,在五彩燈光的照耀下顯得精美絕倫。
洞內奇觀遍布,穿過長廊來到凌霄寶殿,在入口處就見一神武的將軍在此守護,右邊的石臺上還有哮天犬坐鎮,不過這哮天犬沒影視劇中的那么威武霸氣,有的只是嬌小可愛。
到達凌霄寶殿就被完全征服,洞頂凸出如云朵的鐘乳石,就像是群仙下凡一樣,還有如帷幕版的垂下的鐘乳石和玉帝寶座極為相似,讓人嘆為觀止。
沿著銀河長廊繼續向前,沿途驚現各種天馬行空的奇特景象,還有能體現安徽旅游景觀的山水壁畫,無不讓人驚嘆。前方不知是誰說出天宮到了,我一驚,光顧著欣賞沿途奇觀,卻是忽略了前方,一條通天石梯映入眼簾,此情此景很像是《盜墓筆記》中的天宮場景,但并沒有劇中如此夸張,畢竟是在現實之中,天宮之中有蟠桃園,紫竹林,瑤池亭閣,千佛山,其中還有被稱為鎮洞之寶的“王母瑤池”。
“王母瑤池”形似一位體態豐腴的女子,她身著金縷玉衣,娥眉輕舒,面如滿月,宛如剛剛出浴的王母娘娘,在其旁邊還擺著一幅罩著紗巾的銅鏡,身后是籠著白紗的玉床,線條柔和,潔白透明,酷似天宮中的羅紗帳。而這白色羅紗帳是由透明碳酸鈣結晶組成的,極為難得,還因造形奇特,形象逼真,色彩純凈,為國內其他溶洞所不及。
天宮是蓬萊仙洞的天洞,走完天洞之后就算結束了,但我卻是意猶未盡,想著把中洞和地下河全部走一遍,但時間不允許,留下一份遺憾下次再過來吧。走完下來在洞內有免費拍照的地方,相片也是免費拿,不過是那種小的和鑰匙串差不多大,如果換成大的則是要繳納20塊錢好像,這一點我個人感覺比一般景區要人性化些。
小貼士
地理位置:安徽省池州市石臺縣貢溪鄉杜村境內
門票價格:旺季3-11月:80元/人;淡季12月-2月:60元/人
交通方式:坐高鐵到池州,池州高鐵站附件汽車站有去石臺的班車,到達石臺縣城后可以打車去蓬萊仙洞,約為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