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電動車保險80元;平安騎行三者責任險
隨著交通管理越來越規范,經過4個月的思考,我最終決定給我的兩輪電動車上個牌照,但是過程卻非常的艱辛,本來當初賣車的專賣店說300塊可以代上牌,但我想著太貴不劃算,就讓他把發票和車子的合格證給我,我自己去車管所上牌。但是經歷了這個過程,我更愿意當初花錢找店里上牌。
我的72伏新能源摩托
我的電動車車是7月份購買的,因為上班又沒有年假,一直拖到12月份才上牌,因為現在疫情,我們沒有完全復工,就趁現在工作日去上牌,但是上牌過程卻非常麻煩。
第一,購買保險
因為二輪電動車上牌前必須要購買交強險,但是我咨詢了人保,平安等保險公司,在我所住的地方沒有電動車保險銷售點,有的還要求把車騎過去看,還不能在網上直接購買,打了各種保險公司客服電話,最終找到了在另外一個區的平安財險中心,于是才開車個多小時去那邊辦理。
排隊填表買電動車保險
在穿梭各種高樓大廈,電梯上電梯下后,我找到了平安保險公司,進門就被保安大爺要求各種掃碼,然后領表排隊,好家伙,我的排隊號碼25,在經過個把小時的等候,終于叫到了我的號。
保單
由于二輪電動車適用于排量50CC以下的標準,所以保險費特別便宜,一共花了83塊錢,相比汽車幾千塊的保費,顯得九牛一毛。
終于把交強險買了,于是就在網上查車管所的電話,之前聽人說新車上牌,需要在網上預約,于是就在那個公眾號和交管APP上預約,找了幾個電話打過去,不是沒人接就是嘟嘟嘟的打不通,網上也沒法預約,索性就準備第二天直接把車騎過去,頭天晚上就把電充滿。
二,開始上牌
第二天是周五上午,氣溫9度,非常濕冷,我在地圖上找了個離我最近的車管所,差不多有20公里左右,我戴上頭盔,騎車直奔車管所,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但風刮的耳朵和膝蓋受不了,于是以20公里的時速行駛,硬是花了一個半小時才到。
車管所
到了車管所,保安大爺又是讓你各種掃碼登記才進去,業務辦公室里擠滿了各種人,有個戶,有代辦的中介。
業務大廳
1.首先要辦登記和公告。在提交了車輛合格證,售車發票,身份證件后,業務人員讓我出示保險單,我說只有電子版的,她說需要打印出來,于是又呼呼啦啦的騎上車到驗車大門口,花了5塊錢打印了一張,再折回來才給辦理好,丟給我一張單子。
2.接下來帶上單子到驗車處驗車,我東問西問,找到了驗車處,保安陰沉著臉把我攔下,讓我打開,于是我打開座桶,他說不是這個,是前面的車架號蓋子,真是無語,看著我開錯了也不說,他拍了車架號我就騎到驗車處。
驗車
3.接下來就是正式驗車環節,把車騎到前面驗車處,等工作人員驗車拍照。差不多十幾分鐘,他驗完小汽車后才來給我驗車,比對著系統里廠家的圖片,問我車是哪里來的,我說是店里買的,他說我這車兩個地方不對,一是前面多了個裝飾logo,二是后座多了一個靠背。我說這就是原廠的,他讓我找廠家按圖片上整改后再來驗。我想冒著寒風那么遠過來,居然喊我回去,我對他說,那我自己拆下來好啦。
拆下的后座靠背
可是車管所周圍荒涼的很,哪里有修車的地方呢?于是又呼啦啦的騎了幾里路,找了個汽修店,借了一個套筒,自己把多余的地方擰了下來,又呼啦啦的回到驗車處,這才通過他的驗收。
選號
接下來就比較簡單了,這里長話短說,在業務大廳里等著念名字,工作人員辦理好后,就是繳費和選號,上牌+行駛證++臨時號牌一共60元,幾個工作日后打電話來車管所取,我最后選擇了郵寄到家。
總結流程
總結一下,全部費用143塊(保險83+上牌60),總耗時2天(1天去買保險,一天去上牌)。下面是流程,方便需要自己給電動車上牌的朋友:
首先,準備齊手續,身份證原件,車輛合格證,發票。
第二,買保險,只買交強險就行,具體咨詢當地保險公司,我的電動車買的平安交強險,一共83塊。
第三,帶上上面的手續,打印出保險單,戴上頭盔去車管所。
第四,登記,驗車。一定要帶上頭盔,且車要和原廠圖片一致。
第五,注冊,選號,辦臨牌。
第六,辦理郵寄后回家。
以上就是我自己給電動車上牌的過程,說實話,很繁瑣很復雜,尤其是大冬天騎車那么冷,所以有錢還是讓專賣店代理吧,雖然貴點,但是很省心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