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jīng)
  • 三國演義成語100個(三國演義的四字成語)

    七擒七縱: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shù)厍蹰L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舌戰(zhàn)群儒:諸葛亮為聯(lián)盟孫權(quán)抵抗曹操的過程中遭到東吳諸謀士的責難,最后都被諸葛亮一一反駁,啞口無言。指同很多人辯論,并駁倒對方。

    單刀赴會:原指蜀將關(guān)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shù)隨從赴東吳宴會。后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得隴望蜀:已經(jīng)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出自《后漢書·岑彭傳》:“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fù)望蜀,每一發(fā)兵,頭鬢為白。”

    負重致遠: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遙遠的目的地。比喻能夠負擔艱巨任務(wù)。出自《三國志·蜀書·龐統(tǒng)傳》,統(tǒng)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出言不遜:說話粗暴無禮。出自《三國志·魏書·張郃傳》:“郃快軍敗,出言不遜。”

    兵貴神速:用兵貴在行動特別迅速。出自《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太祖將征袁尚及三郡烏丸。……嘉言曰:‘兵貴神速。’”

    吳下阿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fù)吳下阿蒙。”

    斷頭將軍:比喻堅決抵抗,寧死不屈的將領(lǐng)。出自《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

    車載斗量:用車載,用斗量。形容數(shù)量很多,不足為奇。出自《三國志·吳志·孫權(quán)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shù)。”

    老牛舐犢: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愛子女。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楊彪傳》:“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如嚼雞肋:比喻對事情的興趣不大或少有實惠。出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人驚問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更多學習資料請關(guān)注公眾號:ABC微課堂

    堅壁清野:對付強敵入侵的一種方法。使敵人既攻不下?lián)c,又搶不到物資。出自《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巢毀卵破:鳥巢毀了,卵也一定會打碎。比喻大人遭難而牽連到子女。出自《后漢書·孔融傳》:“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顧曲周郎: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一身是膽: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出自《三國志·蜀書·趙云傳》注引《云別傳》:“先主明旦自來,至云營圍視昨戰(zhàn)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超群絕倫:超出一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出自《三國志·蜀書·關(guān)羽傳》:“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當與益德并驅(qū)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七步之才:指的是曹植有七步成詩之才能。比喻人有才氣,文思敏捷。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yīng)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才占八斗:形容人學問高,文才好。南朝宋代的謝靈運給曹植下的評語:“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獨得八斗!”

    如魚得水:好象魚得到水一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qū)ψ约汉芎线m的環(huán)境。出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髀肉復(fù)生:因為長久不騎馬,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fù)騎,髀里肉生。’”

    如飲醇醪:形容一個人心胸寬廣氣量宏大,很值得交往。也說后遂以“飲醇”指受到寬厚對待而心悅誠服。《三國志·吳書十·程普傳》。老將程普嘗云:“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

    步步為營:步,古時以五尺為一步,“步步”表示距離短。軍隊每向前推進一步就設(shè)下一首營壘。形容防守嚴密,行動謹慎。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為營,誘淵來戰(zhàn)而擒之:此乃‘反客為主’之法。”

    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xiàn)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出自《三國志·蜀書·趙云傳》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指不辭辛苦,勤勤懇懇,竭盡全力,貢獻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為止。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了。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野心非常明顯,為人所共知。出自《三國志·魏書·高貴鄉(xiāng)公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身在曹營心在漢: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里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會記載,關(guān)羽和劉備走散后,被曹操留在營中,"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恩禮非常;但關(guān)羽卻系念劉備,后來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遂掛印封金,"過五關(guān)斬六將",終于回到劉備身邊。

    樂不思蜀: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huán)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huán)境中去。出自《三國志·蜀書·后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刮骨療毒:就是將深入骨頭的毒液用刀刮除,達到治療的目的。特指歷史上三國時期華佗為關(guān)羽刮骨療毒,后來也用刮骨療毒比喻意志堅強的人。

    擊鼓罵曹:名士禰衡被孔融推薦給曹操,曹對其輕慢,用鼓吏來羞辱他。彌衡當著滿朝文武大罵曹操,并借擊鼓發(fā)泄。后經(jīng)百官相勸,勉為曹下書去順說劉表。

    蔣干盜書:蔣干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桃園結(jié)義:當年劉備、關(guān)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yè)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jié)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水淹七軍:關(guān)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于禁、龐德救援。龐德預(yù)制棺木,誓與關(guān)羽死戰(zhàn)。適逢天降大雨,襄水暴漲,困住于禁、龐德。關(guān)羽趁機生擒于禁、龐德二人,取得勝利。

    轅門射戢:呂布為了阻止袁術(shù)擊滅劉備所使的計謀。

    橫槊賦詩:橫著長矛而賦詩。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邁氣概。出自唐·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戰(zhàn),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抑揚怨哀悲離之作,尤極于古。”

    曹操獻刀:為了除掉禍國殃民的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計,曹操手持七星刀刺殺董卓,不料卻被發(fā)現(xiàn),曹操隨機應(yīng)變,以獻刀為名瞞了過去。

    單騎救主:趙云單槍匹馬殺回長坂坡,與虎豹騎且戰(zhàn)且退,最終救出后主母子。

    初出茅廬:原比喻新露頭腳。現(xiàn)比喻剛離開家庭或?qū)W校出來工作,缺乏經(jīng)驗。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過五關(guān)斬六將:關(guān)羽連過曹操五個關(guān)卡,斬了六員大將才擺脫曹操投奔劉備,后比喻英勇無比或下決心克服重重困難,含褒義。

    大意失荊州:諸葛亮派關(guān)羽鎮(zhèn)守荊州。關(guān)羽出兵攻打曹操,孫權(quán)乘虛而襲荊州,導(dǎo)致荊州失陷。現(xiàn)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導(dǎo)致失敗或造成損失,有粗心大意、驕傲輕敵的意思。

    火燒連營:劉備為報吳奪荊州、關(guān)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吳將陸遜為避其鋒,堅守不戰(zhàn),雙方成對峙之勢。蜀軍遠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zhàn)速決,加上入夏以后天氣炎熱,以致銳氣漸失,士氣低落。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扎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余營。

    赤壁大戰(zhàn):孫劉聯(lián)軍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大規(guī)模作戰(zhàn),也是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

    草船借箭: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諸葛亮利用大霧天,加上曹操多疑的性格,調(diào)了幾條草船誘敵,終于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三顧茅廬:形容求賢若渴的成語。也用來指誠心誠意一再邀請。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畫餅充饑:畫個餅來解除饑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特別是用來欺騙別人。出自《三國志·魏志·盧毓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望梅止渴: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xiàn),用空想安慰自己。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手不釋卷: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出自《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wù),手不釋卷。”

    廊廟之器:能肩負朝廷重任者。出自《三國志·蜀志·許靖傳》:“雖行事舉動,未悉允當,蔣濟以為大較有廊廟之器也。”

    同符合契: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出自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策傳》:“術(shù)甚奇之,以堅部曲還策”裴松之注引《吳歷》:“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自《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形容時間短,危險就在眼前。出自《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今管亥,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

    作奸犯科:為非作歹,觸犯法令。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wǎng)(http://www.luwanhua.cn)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同意不得復(fù)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主们的战国| 法尔| 最佳男朋友| 小镇姑娘电影高清观看| 故乡之恋简谱| 房事性生活| 五帝钱顺序排列图片| 美妙旋律| 小敏家| 凶宅幽灵| 繁星诗集1~25篇| 八月照相馆| 朱莉安妮全集高清免费| 谁的青春不迷茫 电影| 那些女人电视剧免费观看全集剧情| 陈爱玲| 铁血使命电视剧演员表| 不得不爱吉他谱| 俺去也电影网| 好好的电影| 奇门遁甲免费讲解全集| 睡衣派对| 假如我是一坨屎作文| 画江湖之不良人7季什么时候上映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七季什么时候出 | 口述与子性细节过程| 山本裕典| 影库| 一江深情简谱| 赖小子| 女同版痴汉电车| 淡蓝色的雨简谱| 2024韩国三级电影| 影库| 奶奶的星星| 警犬图片| 李欣聪个人资料| 夜店 电影| 单丹| 肖央喜剧电影《情圣》| 爱爱免费试看| 张静初的三级未删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