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旅游 > 資訊 > 正文

    關于北京天壇的資料(關于天壇的歷史)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可視化星球”

    關于北京天壇的資料(關于天壇的歷史)

    今天的北京

    擁有的人類遺跡太多太多

    光世界遺產就多達7項

    是世界上擁有遺產數目最多的城市

    北京市世界遺產地圖數據源自:鄔宏《中國世界遺產全記錄》| 制圖@鞏向杰&張靖/可視化星球

    其中古建筑遺跡更是不勝枚舉

    大大小小的古建筑遺跡多達上百處

    建筑學家梁思成曾把整個北京稱為

    都市計劃的無比杰作

    北京市古建筑地圖| 制圖@趙榜&謝禹涵&張靖/可視化星球

    在諸多的古建筑中

    有一件極為特別

    它是王權天賜的象征

    是古代中國人宇宙觀的集中體現

    它就是天壇

    ? 天國神殿

    天壇位于北京城南的中軸線東側

    占地面積達273萬平方米

    接近紫禁城的四倍大

    天壇建筑群位置|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在如此大的范圍里

    卻只有寥寥幾處建筑物

    置身其中

    無疑有種空曠浩蕩的感覺

    天壇建筑群總平面圖|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在這寥寥無幾的建筑中

    有一處最為讓人們熟悉

    那就是位于建筑群重心位置的

    祈年殿

    這座圓形大殿建筑

    在眾多中國古建筑中

    顯得卓爾不群

    祈年殿外觀| 圖片源自@VCG

    三層藍色琉璃瓦頂作為建筑屋頂

    象征至高無上的“天”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

    天是自然之本、萬物之祖

    祈年殿解剖示意注:1420年初建的大殿為方形的“大祀殿”,明嘉靖年間改建為圓形“大享殿”,大享殿的三層屋檐從上至下為藍、黃、綠三色,清乾隆十六年修繕時將三層屋頂全部改為藍色,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藍色琉璃瓦之下

    則是整座大殿最為復雜精巧的

    木結構部分

    木結構由柱、枋、斗拱、梁

    等共同組成

    祈年殿木結構示意|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處于最下面的為木柱

    木柱由內而外分三圈排列

    最內圈的4根鉆金柱高度近20m

    內圈之外的12根柱子被稱為金柱

    最外圈較小的12根木柱

    則被稱為檐柱

    祈年殿木柱對比示意|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這些柱子正好以4的倍數分布

    它們分別代表了

    一年四季、十二月以及二十四節氣

    除了數字上的象征

    柱子的主要作用就是支撐大殿的全部重量

    它們由內而外依次撐起三層屋檐

    祈年殿木柱圖解|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為了防止木柱東倒西歪

    木柱與木柱之間有額枋相連接

    不同于普通木結構建筑

    祈年殿的額枋需要人為進行彎曲處理

    處于最上層的額枋彎曲度最大

    這需要高超的技術才可以實現

    祈年殿額枋圖解 額枋包括:大額枋、承椽枋、博脊枋、平板枋等|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在最上層的枋與枋間

    還有8根童柱相接

    童柱的設置一方面是為了

    鉆金柱更好的承受來自上層屋檐的重量

    另一方面就是內圈雖然只有四根柱子

    但從外部看起來每層均有12根柱子

    祈年殿童柱示意|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每層的柱枋之上

    便是中國古建筑中的獨特構件

    斗拱

    一個個斗拱分別坐落在柱頭

    以及與柱頭持平的平板枋上

    遠遠看去

    建筑的結構顯得極為精密

    祈年殿各層斗拱示意|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祈年殿用到4種

    共計200多個斗拱

    種類繁多、數量龐大

    這些斗拱不但起到結構銜接的功能

    還有一定的裝飾作用

    并且有著明晰的等級差別

    祈年殿斗拱等級差別|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斗拱之上

    是大殿的屋面部分

    屋面由椽(chuan)子與望板

    鋪設于架在斗拱之上的檁(lin)條上

    祈年殿椽子與望板|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最后將琉璃瓦覆蓋在望板之上

    整座大殿建造完成

    祈年殿屋面圖解|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繁復的木結構內部

    有裝飾的美輪美奐的

    天花與藻井

    祈年殿天花與藻井| 攝影師@王瓊

    藻井最終匯聚于中心部位雷公柱

    雷公柱的頂端就是整座大殿的寶頂了

    從下仰望金色寶頂

    猶如繁星中最耀眼的那顆

    璀璨奪目

    祈年殿頂部圖解|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更為復雜的是

    所有結構均為中心放射狀分布

    這就使得建筑本身在結構組合上

    有著不同于普通木結構建筑的復雜度

    從空中俯瞰

    建筑主體構成了一個個同心圓

    祈年殿俯瞰| 圖片源自@吉正/龍脈航拍

    這一切的精巧

    都坐落在石制的祈谷壇之上

    寓意天地相交而生萬物

    體現了農耕時代人們對自然的依賴

    而產生對天地的原始崇拜

    祈年殿與祈谷壇|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這樣的組合

    也正是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筑中

    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正如梁思成《清式營造則例》中所說:

    它們在祈年殿這里集精華于一身

    成為我們了解中國古建筑

    的一個窗口

    祈年殿建造場景想象圖|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從象征意義到實際功能

    以祈年殿為代表的封建禮制建筑

    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框架

    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寓意一切生活資料

    皆由天所賜予

    ? 天人合一

    與祈年殿形成強烈對比的

    是位于其正南側360m的

    圜丘壇

    圜(yuan)丘壇位置示意|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據《明史》記載:明嘉靖年之前大祀殿(祈年殿)為天地合祭的場所,此后嘉靖皇帝實行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側建圜丘壇用來祭天,將原來的大祀殿改為祭谷所用。清代帝王入關后沿用這一制度,并將“大祀殿”改名為“祈年殿”,把明代所建的兩重壇臺的圜丘壇改建為三重壇臺,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圜丘壇的樣子。

    看似極為簡單的圜丘壇

    卻和祈年殿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

    因為隆重的祭天儀式就在這里舉行

    圓丘各層圖解|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每年冬至日

    皇帝即在圜丘中央舉行祭天儀式

    經過精確設計的圜丘

    站在中央的人(皇帝)發出的聲響

    會被周圍環繞的欄板反射三次

    形成來自四面八方的回音

    創造出“天人對話”的氛圍

    從而完成對天地的祭拜

    圜丘壇祭天回音模擬你聽到了嗎?|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這種儀式

    表現了封建社會王權天賜的觀念

    皇帝即為“奉天承運”統轄萬民的人

    空蕩蕩的壇面上

    把中國哲學對于“無”的理念詮釋到了極致

    正所謂繪畫中的

    音樂中的

    文學中的

    整座古都的神圣在這里化為

    圜丘鳥瞰| 圖片源自@吉正/龍脈航拍

    圜丘壇與祈年殿之間

    由一條甬(yong)道相連

    甬道高出地面4m

    在甬道之上還有一個圓形建筑

    皇穹宇

    用來供奉皇帝祭天時所用的牌位

    天壇建筑群主軸線航拍| 圖片源自@吉正/龍脈航拍

    一系列建筑共同組成了

    天壇建筑的主軸線

    在主軸線周圍的地面

    種有大片大片的柏樹林

    登臨甬道如置身一片綠色海洋

    沿著中間的甬道前行

    就像走向天庭

    天壇柏林航拍| 圖片源自@吉正/龍脈航拍

    除此之外

    在建筑群周邊還建有祭天所用的

    宰牲亭、齋宮、神廚、神庫、望燈臺等

    這一切的布局都是為了營造

    一種至高、至上的氛圍

    把祭祀活動的氣氛

    烘托的更加神圣

    ? 至圣之壇

    以祈年殿和圜丘為主體的

    天壇建筑群

    是中國禮制祭祀建筑的最高代表

    是建筑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典范

    祈年殿圜丘壇平面| 制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它們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

    政治理想、民族文化于一身

    無論在總體布局上

    還是在結構技術和造型藝術上

    都是無與倫比的精華

    更是世界建筑藝術中的隗寶

    天壇建筑群航拍| 圖片源自@吉正/龍脈航拍

    時至今日

    以天壇建筑群為代表的傳統封建禮制

    隨著時代的洪流離我們遠去

    而作為民族文化的象征

    它的光芒似乎正在日益變大

    這就是天壇

    中國人的至圣之壇

    - End -

    創作團隊

    撰稿 設計| 張靖

    地圖| 鞏向杰 趙榜

    圖文排版| 陳隨

    審稿專家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 王貴祥 教授

    說 明:

    1.本文模型制作主要參考了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王貴祥教授所著的《北京天壇》一書中的測量數據,因本文以建筑結構講解為主,因此模型中細節尺度不與實際精確對應。

    參考文獻:

    1:王貴祥|《北京天壇》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2:柳肅|《北京天壇》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年

    3:北京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天壇志》北京出版社,2006年

    4: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筑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4年

    5:王其鈞|《皇家建筑》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年

    6:李路珂、王南 等|《北京古建筑地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年片电影| 王菲电影| 王风| 抖音主页| 美女洗澡网站| 李泽峰| 母亲的城堡电影在线观看| 刘烨电影| 浙江卫视全天节目单|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四个季度| 他其实没那么爱你电影| 日本无翼乌邪恶大全彩h下拉式| 喻繁图片| 狂野殴美激情性bbbbbb| 浙江卫视今天全部节目表| 转正意见发言简短| 爱情三选一| 今日航班一览表| 情事:秘密情事| 游泳池play高h| 杨舒惠| 绿门背后| 浙江卫视节目回放入口| 3844开关电源电路图| 快播电影网怡红院| 无涯:杜琪峰的电影世界 电影| 永井大| 《爱的温暖》电影在线观看| 小孩几个月会翻身| 《假期》电影| 不得不爱吉他谱| 池田夏希| 金馆长对金馆长对金馆长 电影| 老友记 第一季 1994 詹妮弗·安妮斯顿 | 乱世佳人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 | 王盼盼| 我朋友的姐姐| 永远的紫荆花简谱| 萧明| 妈妈帮儿子打飞机| 十一码复式22块钱中奖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