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開車70公里一個月油錢(每天來回80公里 油錢)
耗油量,顧名思義是指燃油消耗量。而所謂“油耗”,又稱百公里油耗,是指燃油車行駛100公里的耗油量。耗油量的數值越小,表示汽車燃油經濟性越好。
實際上,石油可不僅僅產出石油燃料,還產出石油溶劑與、潤滑劑、石蠟、石油瀝青、石油焦等,涵蓋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那么,一個人一生需要消耗多少石油呢?
衣:“耗油量”290千克
當下,天然纖維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人們對服裝的需求,化學纖維面料早已被列入人們的購買清單。在紡織品所使用纖維中,天然纖維(棉、麻、絲、毛等)的占比僅有1/4,化學纖維(滌綸、錦綸、腈綸、丙綸、維綸和氯綸等)的占比則接近3/4。而90%以上的化學纖維產品來自石油,特別是近年來流行的“冰絲”、防寒服、雪地裝、保暖衣物等,都是石油化工產品,至于襪子、鞋子、帽子等更是“耗油大戶”。不知不覺間,人們從里到外的穿著幾乎都有石油化工產品,連疫情防控期間人人佩戴的口罩也是石油化工產品。算下來,人的一生消耗在“穿”上的石油約有290千克。
食:“耗油量”551千克隨著地球上人口總量的日益增長,自然界中的天然有機肥無法完全滿足現代農業生產的需求,化學合成肥料便成為保障農業高產穩產的有力補充。化肥即是以石油、天然氣為原料生產的硝酸尿素、硫酸尿素等氮肥。另外,部分食品中添加的人工食用香精、色素也來源于石油。口香糖中也加入了石油的成分。口香糖之所以百嚼不爛,是里面的膠基成分發揮了作用,而膠基的主要成分一聚醋酸乙烯酯的制備,就是石油的衍生品。仔細一算,人的一生要“吃”掉大約551千克石油。
住:“耗油量”3790千克
石油在居家生活上的應用是極為廣泛的。生產保鮮膜、食品袋、水管等塑料制品要用到乙烯,而乙烯的主要來源就是石油裂解。還有聚丙烯(PP),用于制造塑料盆、微波爐保鮮盒等;聚苯乙烯(PS)用于制造燈罩、泡面盒、一次性餐盒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用于制造飲料瓶、礦泉水瓶等,它們的原料丙烯、苯、甲苯等都是石油化工的產物。現代社會離開石油化工產品幾乎是不可能的。國際上將乙烯產量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算下來,人的一生花在“住”上的石油近3790千克。
行:“耗油量”3838千克用作燃料的石油產品,除了車輛行駛用掉的汽油、柴油,飛機上天用掉的航空煤油之外,還包括液化氣、燃料油等,鋪設道路的瀝青也來自石油。汽車輪胎的合成橡膠需要的乙烯、丙烯、丁烯和芳香烴也都主要來自石油化工產品。當然,個人在出行方面的“耗油量”差別較大,總的來說,壽命70歲左右的人,一生大約要用掉3838千克石油。
以上數據源于中國國家統計局早期基于全國人口均值的發布,最近尚無更新。
目前,這些數據在各方面已有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