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澗風景區門票價格、龍門澗風景區門票價格多少錢
1、被遺忘的秘境
早就想去龍門澗風景區,因為聽朋友說它的風景很獨特,山似桂林,水似三峽。這里近乎野山,人工修飾的痕跡很少。這樣的美景,平時人卻不多,幾乎成為京郊被遺忘的秘境。
趣玩君知道您的心思,秘不秘境倒是次要,夏日好玩的地方一定是:風景獨特,自然秀美,清新涼爽,小朋友找得到歡樂,老年人邁得起腳步,一家人能其樂融融玩上一天不累。
龍門澗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西部清水鎮,距市中心約100公里。從它這里一直向西,可以穿越到京都最高峰靈山風景區,向南可以穿越到京西大花園百花山風景區,向北可以穿越到黃草梁風景區、向東可以穿越到明清古居爨底下。是很多驢友的最愛。
龍門澗風景區處于中心地帶,屬自然風光,大峽谷風景區怪石嶙峋、奇峰高聳、巖洞星布、碧水涓涓;做為北京市最大的大峽谷,地質構造豐富奇特,被學者譽為中國“北方的地質博物館”。
它15公里長的澗谷蜿蜒曲折,峻嶺迤邐、群山疊翠、奇峰異洞、碧草清泉。還是還珠格格第三季的拍攝基地。
過去這里雖是一個只有百十戶人家的小山村,但在革命戰爭年代就出現了22位烈士和許多英雄人物,當代作家丁玲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書中塑造了一位武工隊隊長趙大栓,這個人物的原形就是以燕家臺前任黨支部書記趙永成塑造的。所以,這里是一個集遠古傳說,歷史史實,宗教文化,革命事跡于一身的獨特風景區。
2、景點擷趣
還記得之前京西十八潭(深度清涼游記|踩著叮咚響的山泉清潭撈小魚)的游記嗎,去龍門澗的路上,路過京西十八潭,還要再往前50公里才到。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終于來到龍門澗。前面金黃的大門,便是龍門澗的景區入口了。
進了景區我第一件事就是看導覽圖:
原來龍門澗有三條平行的線路,中間是龍門大峽谷;兩側呢,一條是“鬼谷線”,另一條是“懸空寺”線。
三條線平行的,怎么游覽?答案很明了:就中間一條線,兩邊的都沒開,也沒在這個景區內!
好吧,這下省事兒了,不用糾結--原路進原路出,到頭是4公里的黑龍潭,往返8公里。
往前的路,逐步伸向峽谷深處,雖是沙土路,但也比較平坦。
一走進大峽谷,就感覺空氣特別清新,野花飄香,野菜野草叢生。據說這里的氧氣含量是城里的500倍,整個一個大氧吧!
由于這里處于半干旱季風氣候,巖石的溶蝕速度變得很慢,巖層中的冰劈作用大于溶蝕作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巖溶峰林,被譽為:“北方喀斯特之花”。
即使是周末,來這里游玩的人也不多,主要是這里交通不便、路途相對較遠,從城里開車過來也要兩個多小時。
一路上,就沿著長長的峽谷前行。峽谷兩側,盡是高大的石山,茂盛的樹木,生長于石縫之中。
一路上,清涼的山泉小溪相關,涼風習習,夏天的暑氣,在這里無影無蹤了,感受到的,只有清涼。
溪水清澈見底,嘩嘩流動,輕靈歡快。走在溪水中,冰冰涼涼。
喜歡避暑休閑的朋友,可以來這里。喜歡戶外探險的朋友,也可以來這里。而實際上,這里也是不少戶外活動的目的地。很少能有景點,能同時適合這兩類的活動。
無污染的山里,小動物的也生氣蓬勃,走過草層,驚起幾只螞蚱。
對面的山便是“劍劈峰”,非常形象。整個山壁就如同被刀劈斧削一般,巨大的山體已經與主體分離,卻巍然屹立。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可思議。
不遠處即到了落鳳坡。
峽谷的指示牌不多,但景點牌不少,不必在乎景點的牌子,最重要的自然是欣賞峽谷里的自然風光和奇異地貌。
一條單薄的長凳,橫于巖石倒立的峽谷。坐過去休息會,都感覺巖石會掉下來。
峽谷的路,多是這種石頭路,爬升不大,卻適合徒步探險,又適合避暑消夏。
大約三公里處,進入一處窄窄的峽谷。兩岸的石頭,多像一層層波浪。從峽谷走過去,涼風習習。
過了4公里的黑龍潭再往里走,游客驢友就不多了。
過了5公里不遠,終點有個鐵質的小亭子,亭子邊上有個牌子寫著:仙泉的故事。
這里,便是景區的終點了。
舒緩的道路,平坦而無須登山(最后有一點臺階),這是龍門澗最大的特點。款步前行,領略峽谷的風姿,遠看千峰峻秀,近看石破天驚。無論是休閑避暑還是戶外探險,這里都值得一去。
3、景區攻略
地址:北京市北京市門頭溝區西部清水鎮
門票價格:40(持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可不限次免票進入)
注意事項:景點無需預約,疫情期間登記健康寶即可進入
推薦路線:阜石路——G109——京拉線——上燕路
PS:景區每年十月底封山了景區就關門了,第二年五月初才對外開放,最佳游玩的時間就是六,七,八月份三個月。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