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門票價格、大陽山景區門票
蘇州有座山,名叫大陽山。我沒來這座山的時候一直把它叫做太陽山,因為不了解它的很容易看花眼讀成太陽山。這座山很高,比蘇州第一高山縹緲峰好像只低了一米多。
我喜歡登山,從小時候的課本里就對名山有很多的向往。像五岳之尊泰山,安徽黃山等等我都很向往,但是因為離家比較遠,所以就沒有機會去。
沒來蘇州的時候,我一直以為蘇州沒有山。知道來了蘇州,才聽說蘇州原來也有山。我第一次登的是蘇州的天平山,雖然沒有中國其他地方山的那種高大巍峨。但是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是很有內涵的。
我登過天平山覺得還不過癮,網上搜了一下,發現蘇州還有更高的山,所以決定去攀登大陽山。大陽山是蘇州的一座名山,它位于蘇州西部高新區,常年被綠色植物覆蓋,有蘇州之肺的美稱,傳說春秋戰國時期的夫差被越王勾踐的軍隊打敗,逃到大陽山被活活餓死。
說干就干,我住蘇州園區,為了到大陽山爬山,我不顧八月天氣炎熱的不利條件,毅然決然的決定去爬山。到了三班公交車,終于來到蘇州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從公交車下來,走幾十米路就到了售票廳,三十元的門票,我覺得還可以。如果經常來爬山,可以去買年票。可以不限次數的來爬山。
大陽山正門
遠遠的就能看到一只鳳凰,昂首挺立,仿佛歡迎四方來客。幾個鎏金大字大陽山映入眼簾。走進大門,有兩條悠悠小路通向里面深處,猶如江南的亭臺樓閣曲轉千回。進去之后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建在河邊一座茶樓。古樸優雅的建筑外形猶如穿越到古代。門口擺放在干凈整潔的桌椅。三五個朋友來比,品茶參禪好不愜意。
轉過茶館,就來到了千手林,各種佛教參禪的首飾矗立在地上,潔白的一只只大手猶如真人在閉目養神的修煉自己的內心。千手林后面就是陽山寺。里面供奉著這種佛教諸神。我拜了文殊菩薩,敬獻了香火錢,里面還有一位年輕的僧人在誦經。看到我進去了,但是一點都沒打擾到他。
穿過后院,就來到真正的大陽山腳下。發現腳下是一級一級的石板路,因為是八月上旬,所以游人很少,偶爾有三三兩兩的游人來爬山。
站在山腳下,向上看,一座大山看不到頂,
大陽山
爬著石板路,一級一級的往前走,逐漸走入密林深處,彎彎曲曲的道路向↑延伸,我大概走了有幾分鐘,就發現里面有人左手拿著一個類似袋子的東西,右手拿著一個夾子,在里面撿垃圾,但是看穿著好像是游客的穿著,有男有女,歲數看起來都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一路上都能見到。應該是志愿者一類的義工。她們不在家里享福,來到大陽山義務撿拾垃圾。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本想和他們聊聊,但是看到他們認真的樣子又不忍打擾他們。
繼續往上走,來到半山亭。傳說這里是夫差的一位大臣自殺的地方,這位大臣給夫差提了很有有意義的意見,但是夫差不聽,最后大臣為了明志,在大陽山自殺,吳國人為了紀念這位大臣在這里修了半山亭。
走到這里,已經口渴難耐,渾身濕透,大汗淋漓。腳步明顯慢了下來。不遠處的山腰上看到一座寺廟。還是懷著好奇的心情走進看看。發現是文殊寺,里面供著觀音菩薩等佛像。旁邊還有個小超市,里面的水賣的比外面會上好幾倍。但是實在口渴難耐就買了一瓶八元的農夫三泉。
喝點水繼續趕路,這時候腳下的步伐明顯沉重了下來,有點提不上步伐的感覺,有點身體達到了極限,這時候才知道平時不鍛煉身體,導致爬山的時候才知道累的氣喘吁吁。然而自己再想想,這點累算什么,那些修石板路的工人才是最偉大的。他們在完全都是石頭的山上,修了曲曲折折的石板路,供我們游人爬山方便,我想他們修路的時候應該都是人工修建的,因為根本不可以用機械來修,這些石板應該都是他們背上來的。
靠著這些信念終于快到山頂上了,來到一個叫觀日庭的地方,這里聽說每年的冬至日那天有人喜歡到這里看第一縷陽光。再向上爬就到了真正的山頂了,終于有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在山上偶爾能看到一些登山愛好者,她們不走修好的登山道,她們專門走登友們開辟的登山道,手持登上仗,自己從野道上登山,那樣更難走,我很佩服她們的勇氣和毅力。在上頂上也能看到登友留下的紅布條,上面有類似到此一游的文字,十分有趣。
站在山頂上還能看到一條條蜿蜒曲折的道路,直通山頂,后來才聽說那是防火專用道,看到有工人在施工。
玩了一會兒,準備下山了,踏著石板路,感覺沒有很輕松。將近兩個小時爬山,二十多分鐘就到了山腳下。看著還有游人往里進,我想他們又在重復我剛才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