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幫菜紅燒大排的配料—上海菜紅燒大排做法竅門
作為上海人最愛的本幫菜,蔥烤大排幾乎是一道打敗北京烤鴨的存在。同時這道菜也是上海面館的看家菜,據說不賣大排面的飯館,那不是正宗的上海面館。
面點師以前在文章中提過,面點師在一家上海面館工作了一段時間,當時最愛吃的就是蔥烤大排,所以面點師特意跟上海的朋友那里求的配方,
而我的上海朋友和我說,蔥烤大排他吃過最好吃的是他媽媽做的,據他說在上海做蔥燒大排最正宗的,不是面館,而是上海媽媽,所以面點師特意讓朋友跟他媽媽討過來的配方,
不過遺憾的的是,面點師一直忙于工作,還沒試過這個方子,所以面點師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可以給個建議
以下的配方大家在做的時候,可以根據喜好稍微調整醬汁的用量,找到最符合的口味。
相信有不少人看到“烤”字,覺得要用到烤箱。
其實不用的,蔥烤大排“烤”的正確的方式是“”,輕輕地用文火燒煮,
用到的大排,主要是豬的脊柱跟兩邊的肉,在肉的外面還會帶一圈肉筋。
這個部位的肉,吃起來有嚼頭有韌度,最適合用來“烤”。
這種大塊的里脊肉在腌制前,要注意先將大排的筋膜敲打開,這樣口感會更有嚼勁。因此,為了做這道菜,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準備一把錘肉器,可見它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
按照朋友的叮囑,先將好的大排鋪在米飯上,然后再淋上一勺醬汁。香味濃郁,每一口米飯都香嫩迷人。同時大家也可以將它作為面澆頭,肉酥有嚼勁,面條鮮嫩夠味,滿足極了!流口水了?趕緊去買肉吧!
香蔥80g、帶骨大排400g、2大勺料酒、香蔥80g、1大勺淀粉、1顆蛋清、1小勺鹽、2大勺紅燒醬油、1大勺白糖、食用油少量、1-2小勺老抽
制作過程:
1.選擇鮮嫩且帶有油脂的大排清洗干凈,然后用廚房紙將水分吸干接著用肉錘或刀背慢慢地敲打大排,隨后再翻面敲打。這樣做可以將纖維和肉質敲松,讓大排在腌制時更容易入味,口感更佳。如果邊緣有肉筋的話,則需要切成段,避免在烹制的時候收縮。
2.將大排倒入大碗內,接著放入1大勺紅燒醬油、1大勺料酒、2大勺蔥姜水和少量鹽抓腌入味,然后再放入冰箱腌漬半小時左右,可以提前一天腌漬蔥姜水:蔥白10g+水50g+姜10g攪打細膩后過濾掉雜質備用。
3.腌漬好的大排蘸少量的蛋清,然后再鋪上一層淀粉,在入鍋之前抖掉多余的粉即可
4.在大碗內加入1小勺老抽、1大勺醬油、1大勺細砂糖1、大勺料酒攪均
5.熱鍋放油,而冷油倒入大排煎到兩面變焦黃為止,起鍋備用
6.用鍋內剩余的油,在煸香蔥白以后放入蔥綠煎香,接著碼上大排,放入水和醬汁,直到沒過大排為止,然后蓋上鍋蓋燜煮10分鐘左右,期間要用大勺把鍋內的醬汁澆在大排上
而加入的水建議用熱水,這樣肉不會收縮,造成口感低劣。夾著一塊大排,大口咬下去,吃起來酥脆而不爛,香嫩而不膩,夏天吃最解饞!
而剩余的醬汁是整道菜的精華,濃縮了蔥香和肉香,用來拌面或拌飯最好,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蔥的香嫩,整個人的胃口都被打開。
以上就是面點師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蔥燒大排
結語:
面點師覺得如今生活的節奏比較快快,所以我們需要經常給自己放個假,提醒我們慢下來,去體驗食物的美好,享受和家人團聚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