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海游館要提前買票嗎,大阪海游館紀念品商店
上個月帶全家去了日本,不負眾望今天來交作業啦!不高興做攻略的媽媽們可以直接收藏轉發喲!
有請大錢爸爸,沒錯啦~
← 大錢&爸爸
?
每年至少出國旅行一次,這是菜媽給我定下的規矩。大錢出生后,1歲內去了濟州島,2歲內歲去了新西蘭,3歲內去了普吉島,還不算上海周邊的地方。(回復“親子游”看看我們之前的游記吧!)
不過自從有了娃,出國旅行就不再是我們夫妻兩個人的事兒了。考慮到要照顧寶寶,加上我們的父母其實也想跟著一起出去看看,于是就變成了全家一起出動的旅行了。
這次的目的地是日本關西!
去過日本旅行的國人越來越多,以至于我是我們科室里最后一個去日本的……我對于現在日本的印象是:禮貌、次序、干凈、產品質量好、小。
帶娃出國,帶些什么?
1、可折疊嬰幼兒推車
日本旅游以城市為主,如果帶著還不會走路或者不能長時間走路的寶寶一起去旅游,推車是必須的!而且畢竟有兩個娃,總有個可以坐,兩個不坐還能放放包,可謂利用到極致了呢~
如果你買的是和我一樣的折疊式的,長寬高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就可以帶上飛機,很方便~~
2、大大大行李箱
家里本來就有1個28寸和2個20寸的行李箱,為了這次日本之行,我們特地在WY嚴選上買了一個最大號的行李箱。
菜媽說,你懂的,用來買買買
3、寶寶洗漱用品
帶著小寶寶出去玩,一定要帶好他們專用的洗漱用品,包括沐浴露、牙刷牙膏、毛巾、浴巾等。
酒店提供的浴巾、毛巾等基本上都是和別人用過多次后集體清洗烘干的,所以帶好寶寶專用的毛巾、浴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成人的洗漱用品也盡量不要給小寶寶們用,尤其是3歲內的寶寶。
4、寶寶餐具和食物
即使像日本這個大家普遍覺得kids-friendly的國度,也不是每家餐廳都會提供寶寶餐具的。當然像大錢這樣3歲多的寶寶,帶好平時吃飯用的圍兜和他的水杯就夠啦(因為大錢哥哥是喝水狂人,一口氣可以喝掉1整壺,然后……)。
小白弟弟除了帶圍兜、水杯外,還額外帶了一個可微波的密封小碗(主要用于自己燉蛋)和小勺子(小白弟弟喜歡揮舞著小勺子吃東西)。
因為弟弟已經1歲了,所以我們沒有特意給他帶輔食,除了在airbnb自己做適合他的食物以外,外出就餐也會選擇他可以吃的食物。
如果是1歲以內的寶寶,也可以當地購買相應的成品輔食包,比如看看
這里的推薦哦
5、干濕紙巾
濕紙巾對于帶孩子出門覺得萬能!可以只帶一包手口巾,這樣無論是擦pp還是吃完東西擦嘴巴都可以用。
干紙巾對于正在長牙的小白弟弟來說可以擦擦經常流出來的口水。這兩樣東西不必帶太多。
我們各帶一包(100抽紙巾&80抽濕巾紙)直到回家都沒用完。真的用完了當地family都有賣。
6、其他
其他大概還包括換洗衣服3-4套,小內褲、小襪子、帽子、墨鏡之類的,帶上必須用到的就行了。
關于旅行中需要用的藥品,可以
看看這里
。
其實我要寫的真的很少,因為你知道,日本啥都有買……發現少帶了可以直接去藥妝店買。
行程安排
我們的行程是:上海-大阪關西機場-京都(3晚)-奈良公園(半天)-大阪(3晚)-大阪關西機場-上海。
【后臺回復“日本行程”獲得詳細行程單喲】
?京都
京都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很有歷史的古都,建筑物很舊(以至于我爸一直說像70年代的上海),房子很矮,寺廟很多。
帶寶寶去京都的話,不必每個著名寺廟都去游覽,挑1-2個你覺得拍照美美的寺廟就行了。
寶寶們對寺廟這種景點并不感冒,比如大錢在伏見稻荷大社里扔了好久的石頭,在天龍寺里又扔了2小時石頭
▲菜媽說,扔石頭也是親近自然的一部分
京都的嵯峨小火車并不需要提前在淘寶或其他平臺上預訂,到了日本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可以預定,即使不預定當天買票也是可以的(比tb更便宜,官網還有時刻表,我附在行程里啦)。
不過我們也沒坐,主要是孩子們要睡覺了(櫻花季、楓葉季很值得坐!)。
▲去往嵐山的JR
雖然沒坐小火車,不過還是去嵐山竹林和天龍寺逛了,只能用四個字人?山?人?海?
(其實,帶娃去嵐山感覺不是太適合,你們自己體會吧)
京都的錦市場是一個蠻有意思的地方,類似于小集市的感覺。不過里面主要是現吃為主。如果體力充沛,可以帶著寶寶一起去里面兜兜看看吃吃。一路走回來,逛逛花間小路也是很愜意的。
京都整體給我的感覺是沒有特別針對孩子的東西,當然古色古香的寺廟確實都別有一番風味。如果帶著孩子去關西,可以縮短京都的行程。
?奈良
奈良公園是我們這次旅行的中間站。從京都坐火車到奈良站,將行李存放在車站的付費寄存柜內,然后輕裝上陣。
大錢第一次近距離看到摸到奈良公園里的小鹿,開心得不要不要的。沒想到比大錢更熱情的是小鹿,好幾次用頭頂大錢。大錢又開心又害怕,給小鹿喂鹿仙貝也直接把仙貝扔在了地上。
其實奈良公園里的小鹿見人多了,膽子是有點肥。看到你手里拿著鹿仙貝,就會成群的圍上來,別說小孩子了,大人看到這情景也會有些怵。
不過你對小鹿點頭,它們也會對你點頭,這可能是一直以來養成的習慣了吧。大錢雖然看起來有點害怕小鹿,但一直在說,“爸爸媽媽,里面還有沒有小鹿?那里有沒有小鹿?”
▲帶他們去接觸大自然和動物,
一直是我們旅行的主題
可以看出大錢第一次當面接觸小鹿,還是非常興奮和期待的。而寶寶和動物的自然接觸,也會讓你的照片庫里多了不少美麗的回憶。
?大阪
大阪是一個值得帶寶寶的你多玩幾天的地方。比如海游館及天寶山摩天輪、環球影城、大阪兒童樂園等等。由于我們這次帶著兩個寶寶一起,很多時候兩個寶的時間不同步,去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主要是大阪海游館和天保山摩天輪。
大阪海游館比起上海海洋水族館游玩起來更充實。帶著大錢在館內參觀了2個多小時,大錢就沒有覺得無聊過。可能是大錢本來就特別喜歡海底小縱隊的緣故,對海洋生物有特別的偏愛。
▲去過上海、杭州的水族館,
但還會繼續帶大錢去看各地的水族館
很多生物可以在館內看到,比如阿德利企鵝、水母、椰子蟹、海豹等等。現實生活中看到真實的海洋動物,讓大錢倍感興奮,到處亂跑,看到什么都超級新鮮。
▲經常帶大錢去看動畫片、繪本中的動物、建筑
海游館的附近就是天保山摩天輪了。坐全透明艙的需要排隊半小時,其實也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摩天輪的艙內只有電扇通風,沒有空調,還是比較悶熱的。不過孩子嘛,到了空中自然也會覺得新奇啦。
下回等大錢和小白大些了,一定再帶他們去環球影城,彌補這次的缺憾。
日本的交通和住宿
我們之前出國旅行,只要是可以自駕的一般都會選擇租一輛大車。人多租車就會格外劃算,而且行李也有地方放,不常用的行李不用每天搬來搬去。
不過中國在日本非常麻煩,基本上想合法自駕是不可能的。加上日本公共交通極其發達,所以這次我們只能嘗試日本的公共交通系統啦。
1、鐵路系統
日本的鐵路系統包含了我們一般認為的高鐵、動車、輕軌、地鐵所有需要在鐵軌上開的。也就是說在日本城市和城市之間的通行,城市內兩點的通行通常都在一個站點內,即使往返兩點之間的線路也有可能有很多條。
▲ 在從關西機場去往京都的JR線上
第一次上手最大的麻煩是線路太多!如果你在大阪關西機場出來后,第一次上手的你一定會懵圈;當你看到大阪站里密密麻麻的鐵軌,人山人海的乘客,你也一定會懵圈,到底哪個站點那輛車才是我該坐的?(8臉蒙蔽o((⊙﹏⊙))o)
不過一旦你坐過幾回,你就會發覺在日本鐵路系統要比公交系統更好,至少坐錯方向了不會讓你多花幾百日幣。
2、公交車
在日本如果鐵路系統能讓你到達目的地的,千萬不要坐公交車。但是公交車卻是此行讓我收獲頗豐的體驗。
錢爸的公交體驗
(往上滑,看更多)
坐錯車
這是我們這次唯一一次坐錯方向的經歷。大阪站出來后計劃直接前往airbnb預定的住宿點,結果蘋果地圖只顯示搭乘公交車前往。按地圖提示我們來到了所要搭乘的公交車站點,等了15分鐘多,終于來了一輛。
結果上車沒多久,我就發現方向坐反了。然后大家再一起下車換其他線路。后來才知道,大阪站的這個公交車樞紐,不管開往哪個方向的車都是從一個進口進來,只不過停在相距不遠的兩個站點。對于日文標識不敏感的我們很輕易的就上當了。坐錯了,也是230日元一個人哦。
下車先按鈴
這里還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可能基于在國內坐公交車的經歷,我們發現坐錯方向后就直接起身待在車門附近準備下一站下車了。結果司機硬是開過了兩站還不停。后來在車里一個日本大叔的提醒下,我們才知道,要按鈴!
按鈴……按了鈴司機才會知道下一站有人要下車。你會發現日本的公交車很多時候都會乘客非常多,但是大家要下車前一點都不著急,先按鈴,等車挺穩了,再起身從人群中穿梭到門口下車。這要是在國內,估計這個篤篤定定的人會被司機和全車人罵死。
耐心的等待
我們還遇到一次一位乘客下車時可能想把口袋里的零錢都用掉,于是在車門口就湊錢,跟在后面準備下車的人沒有一個插隊到前面,也沒有一個人說話,大家就這樣等著,等了半分多鐘。
這種秩序和禮貌,真的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然后我就和大錢說,你看,人家叔叔阿姨排隊下車都那么耐心,你以后玩滑滑梯排在人家后面就不要總是說他怎么還不下去啦,你也要多一點耐心哦。
至于日本車輛禮讓行人就不用多說了,在國內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司機能夠做到禮讓行人了。
可升降懸掛
不過日本的公交車還有一個更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可升降懸掛。可升降懸掛一般在豪華級別的轎車上才會配備,但在日本關西我所見到的所有公交車上,都配備了這一感覺很高級的系統。在車門開啟前,懸架會縮短行程讓車艙更接近地面,方便老年人、行動不便的人群可以更方便的上下車。
我所見到的公交車上對于乘客攜帶的一些特殊行李都有規定的地方擺放。比如嬰兒車、輪椅的擺放位置,并且在所在位置附近還有繩子方便固定車輛。不過鑒于日本公交車乘客多、車艙小,除了我們帶嬰兒車外,幾乎當地帶寶寶的媽媽都是用背帶出行的。
3、第一次Airbnb體驗
之前其實都沒用過Airbnb,大多通過booking預定。拖家帶口在日本最好的住宿就是Airbnb了。
一棟樓里,若干個房間,寶寶偶爾大叫大鬧也不會擔心影響別人休息。而且一棟樓是立體的,寶寶們進去后玩的更起勁。
錢爸的Airbnb體驗
(往上滑,看更多)
獨立性強 有廚房 自由度大
我們在京都的3天預定了一套4居室的airbnb,每間房面積都不大,隔音也不好,但相比在大阪住的連鎖酒店,房間內部的體驗好太多了。最重要的是有廚房,可以自己燒飯!對于像小白弟弟差不多剛1歲,有些食物還是自己做著吃更方便。
其實日本外出就餐并不總會讓你滿意。除了千篇一律的拉面、壽司、定食、快餐、各種刺身外很少有其他選擇。而且帶著小寶寶們,吃飯時總希望定定心心吃,特別是帶著兩個寶寶,兩個如果都不在吃飯的點上,實在會讓你奔潰,所以買回來自己吃自由度更大。(日本餐廳內好像不是禁煙的,遇到店里有抽煙,對我們來說感覺不是很好)
比如在京都的錦市場里買新鮮的日本產三文魚、草莓(太好吃太好吃了)、各種特產等,去附近的大型超市買蔬菜、面包、水果、米飯、烏冬面等。稍許加工一下,就可以提供給大家品種豐盛的選擇啦。
至于兩個寶么,你愛吃就來吃,不愛吃就去玩兒吧,大人們可以安安心心吃一頓飯啦。
Tips:外出旅游,就餐時間和環境不一樣,不要強迫寶寶一定要像在家那樣好好吃飯。如果寶寶吃飯時沒有興趣,想去玩,也不要強迫他吃飯。出來玩嘛,大家都放松一點!
4、Dommy inn連鎖酒店體驗
大阪的airbnb選擇實在太少,而且房型不堪入目,要么距離我們游玩景點太分散,要么就是房間面積太小。無奈看著dommy inn的剩余房間數每天減少,只能趕緊定了這家日本連鎖酒店的性價比之選。
錢爸的dommy體驗
(往上滑,看更多)
位置好 房間小 設施全
Dommy inn的房間就不要期待了,基本上就給你一張床,一個帶浴缸的浴室,還有1張床面積大小的空間以及走道。緊湊是用來形容房間大小最合適不過的詞匯了。不過詞房間雖小,至少有景觀飄窗,看出去風景倒是不錯。
Dommy inn的位置一般都非常好,距離地鐵站很近,步行5分鐘。周圍非常熱鬧,你想吃的、買的一應俱全。而且酒店的餐廳除了凌晨幾乎全天候提供免費茶水、咖啡,夜間提供免費的拉面,還有幾乎全天候的溫泉泡澡。這點對于很多人是很有吸引力了。
此外酒店的洗衣機是免費使用的,烘干機需要額外收費。除非你急著穿衣服,不然烘干機基本上也用不大到。酒店的一樓就是一家超大的family便利店,零食、便飯都很齊全,還有一些無印良品的文具售賣。大錢在大阪游玩時摔破了膝蓋,酒店前臺的小藥盒里邦迪、消水都能提供。
如何讓寶寶更好適應陌生環境?
每一次新的旅行會讓孩子接觸并適應一個新的陌生環境,作為家長,在每次旅行前我們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來幫助他們更快地去適應。
? 帶上寶寶平時睡覺最愛的東西,比如奶嘴、娃娃、睡覺的專屬毯子。讓他即使在陌生的環境下仍然可以有熟悉的安撫物。
? 出門前,先告訴他這次去的地方有哪些他可能感興趣的東西。比如小動物、食物、建筑物等等,讓他對即將來臨的旅行有一個期待。
? 在途中,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多讓他們摸一摸、看一看,去體驗,去探索。對我們來說,無非是多洗一次手,多換一套衣服,多洗一次澡;但是對他們內心的豐富和增長確實不可估量的。
▲ 大錢在給菜媽他的寶貝石頭 @@
買買買!
錢爸的購物體驗
(往上滑,看更多)
1、中古店的包包一切隨緣,款式如果有你心儀的又恰巧這款已經停售了,可以下手,成色好的價格一定很美麗。菜媽心心念念的款式木有,給我省錢了。
2、買Iphonex,認識菜媽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手機超高頻率使用者,很多工作都用手機去完成的。以至于128G的容量都可以給只剩下幾G。
如果本來就有計劃換手機的,又能接受日本手機拍照無法靜音(live模式可以靜音),于是便在日本的蘋果商店里買一臺256G的X,這下容量短期內是夠用了。不過后來發現淘寶上貌似有更便宜的日版,我也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
3、藥妝店是100%會逛的,里面也幾乎全是中國人在掃貨。我們算是很理智了,除了給親朋好友帶外,自己只買了一點點需要用的。(菜媽說明明沒買啥,為什么也把箱子填滿了…)
4、其實日本優衣庫的價格和國內差不了多少,款式也幾乎同步。看到國內有斷貨的成人版小黃人T恤就直接下手了。
5、日本的廚刀是很有名的,我本來也計劃買一把用用的。不過實體店的價格比起日亞上太不美麗了,幾乎差了一倍的價格,也讓我的興趣隨之喪失殆盡了。
6、日本人人手一只表,如果你打算去日本買一個大牌表的,可以考慮一下。
7、任天堂Switch,去Big Camera逛的時候突然想起的念頭。比國內便宜15%左右。最重要的是當場買好機器和卡帶,讓一個大男孩心潮澎湃。別漏了哈
寫了一篇不像游記的游記,主要原因是菜媽吩咐的工作
其次就是每次旅行后如果不趕緊寫游記,時間一久就再也不會去寫了,再久些就會慢慢忘記那些旅行途中的特別時刻。所以無論如何,都是一份記憶。
不過,真心覺得買買買的城市,不太適合拖家帶口,特別是3歲以內的孩子。相比來說,躺躺躺泡酒店的海島就更適合些。
最后不得不感慨下,帶著兩個孩子,雙方父母一起旅行,真的不輕松。但是,我們和孩子之間,孩子和手足之間,我們和父母之間的情感,不正體現在這朝夕的相處中嗎?→
要不要帶孩子旅行,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如果你已經做好了決定,請欣然接收這份必然的疲憊。同時,你也將會收獲旅途中各種意外的美好
點個贊再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