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崴三日游多少錢(綏芬河海參崴4日游報價)
海參崴,南臨日本海,東依鄂霍次克海,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首府,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
中國游客去海參崴有太多可供選擇的線路,二日游、三日游都有,甚至還有七日游,也不知道在這座小城里想看什么。
很客觀地說,很多去這里的國人游客并不是去感受風土人情、風情景致的,而是為了去懷舊。
更有人僅僅是為了去一趟,然后回來后開始發一通感慨。感慨這片曾經屬于大清朝的土地,如今進了別人的懷抱。
很多人說,海參崴是1689年康熙皇帝和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后失去的,這是個錯誤,在《尼布楚條約中》,明確說明海參崴還是大清朝的,海參崴是在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后割讓的。
海參崴是我們的稱呼,俄羅斯則稱呼這里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語意為“統治東方”。從這一點,就能感受到當年沙俄對東方的覬覦之心。
中國游客來這里,一般會選擇夏季,畢竟清涼一夏是最好的行程了。行走海參崴,如今已經看不到任何曾經中國領土的痕跡,是一座很純粹的歐式風情的海濱城市。
海參崴沒有莫斯科文藝、沒有圣彼得堡神秘、沒有伊爾庫茨克熱情,但是在這里的有湛藍的海面和連天,舒展飛翔的海鷗,更喜人的是,岸邊的石欄邊,清一色高挑的金發俄羅斯女郎,她們或者抽雪茄,或者喝啤酒,更有與戀人深情擁吻的,一點也不避諱你的近距離拍照。
如今的海參崴,已經淪為一個很徹底的旅游城市了。對于俄羅斯而言,有些雞肋的感覺。
客觀來說,從清政府手中奪得海參崴,讓俄羅斯擁有了太平洋的出海口,成為俄羅斯東部最重要的港口,對于拉動遠東經濟,太平洋艦隊開展遠東太平洋地區各種活動有很大幫助。
但,不能否認的是海參崴糟糕的天氣,寒冷的冬季讓海參崴港口冬季結冰,限制了其通航條件。
這一點,其實從1903年的日俄戰爭中就能感受到,當時俄羅斯在旅順的艦隊受到日本襲擊,近在咫尺的海參崴卻無能為力,俄羅斯只能調動波羅的海的力量,足足繞了半個地球來支援。
另一方面,從早期沙俄對中東鐵路的依賴也能感受到,海參崴作為港口的雞肋性質。
既然不受待見,有網友就有想法了:
俄羅斯面積大,位居世界第一。既然能在1867年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那么,是不是有可能把海參崴也出售呢?
這種想法,在很多去過海參崴旅游的國人心中念念不忘,或許,這也是太多網友去這里旅游的原因之一吧。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