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的歷史發展-保時捷前身是做什么的
80后的我小時候曾經玩過一款電腦游戲《極品飛車》,游戲中收錄了當時歐美日三地的一流跑車。在那個還沒有手機,甚至筆記本電腦都不普及的歲月里,“駕駛”一款款逼真的跑車狂飆于虛擬的道路上,腎上腺素也跟著“飆升”。這款游戲就讓我對“保時捷”這個高端車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玩家可以自行選擇喜愛的車輛,全是保時捷,從1948年至2000年的車型,近百款車輛挑的人眼花繚亂。可以說,我的保時捷情結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保時捷這個名字就來自于創始人費迪南德·保時捷(Ferdinand Porsche,1875.9.3-1951.1.30),他自幼喜歡機械設計,年紀輕輕就擔任了奔馳·戴姆勒公司的技術總監。他的理想是設計出一款大眾都能開的轎車,并向董事會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但遭到了否定。于是,保時捷給創業者們樹立了一個標桿——自己開公司。1931年,保時捷公司在斯圖加特成立,從那時起,就開啟了一段跑車的傳奇。即使在德國人眼中,保時捷也代表著“崇高”,畢竟它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量產跑車。
“保時捷”這個名字總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畢竟它主打的并非一般家用車型,不像奔馳、寶馬那樣可以囊括高中低車型(當然也會有人說奔馳寶馬也不是每個人都消費的起的)。但作為世界著名的豪華跑車,自己建立的博物館就是領略她迷人歷史最佳的場所,所以這次我來德國旅行,就一定要前往保時捷的總部和博物館“朝圣”,畢竟,這個心愿已經在心里藏了許多年。反正這輩子也買不起保時捷,就茲當是過過眼癮唄。
保時捷的總部位于德國西南部的斯圖加特(Stuttgart),相比較起同城“老大哥”奔馳的大氣,保時捷更處處凸顯一種貴族般的優雅之感。
眾所周知,斯圖加特有兩家著名的汽車廠商:奔馳和保時捷,這兩個品牌自己的博物館就成了斯圖加特永恒的地標,也經常有人把這兩者進行對比。有人說保時捷博物館的規模比同城的奔馳博物館小很多,更有人會帶著一種酸溜溜的心態吐槽保時捷的造型多年不變就那么幾款。但這不正是保時捷的特色嗎?保時捷的口號就是:There is no substitute.(沒有替代品),其傳奇的歷史長河中每一款車都可以奉為經典。
保時捷博物館位于斯圖加特市郊以北8公里,在不大的環島周邊,一側是保時捷工廠,一側是全德國最大的保時捷4S店,再一側就是博物館。在德國很多單一品牌的博物館都建于工廠和總部旁邊,這樣可以讓員工和游客感受到濃厚的品牌文化氛圍。而對于本地購車者來說也是一項增值服務,因為德國很多人買車是直接去工廠提車的,提車后順便參觀一下品牌博物館,有更深刻的了解。
4S店旁邊豎立著保時捷的盾形Logo,由創始人的兒子費利·保時捷博士(Dr. Feny·Porsche)在1953年所設計,正中央的“Stuttgart”字樣代表公司所在地,躍動的黑馬象征著驚人的爆發力,四周廠徽是巴符州的州徽。還沒進博物館,看到這個盾徽就足以令人熱血沸騰。
坐落于保時捷廣場上的博物館宛如一塊巨石懸浮于土地上,玻璃外墻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這里曾是1938年保時捷設計工作室從斯圖加特市區搬遷回祖文豪森第一工廠的所在地。我從奔馳博物館開車趕過來,到這里離閉館僅有一小時,未敢耽擱趕快入內。相比較起同城共有9層樓的奔馳博物館,保時捷博物館很小,僅有上下兩層,展出了大約80輛汽車和一些小型展品(數量并不是很確定,因為每個月都會更換一些展車),除去熟知的356、550、911等舉世聞名的標志性車輛外,還有創始人從20世紀初以來所有的成就。如果普通參觀,一兩個小時足夠了。
一樓是售票處,參觀從二樓開始。博物館布展以時間為主線,從第一輛保時捷制作的汽車到現代的所有車款。
先看到的是一輛實在不能稱之為“汽車”的“車”,其實奔馳或寶馬的第一輛車也差不多是這個樣子。在當時這樣的“汽車”都稱之為“馬車”,但令人驚訝的是,這是一輛電動車!它誕生于1898年,型號命名為“P1”,是保時捷職業生涯中第一輛電動汽車,電池和電機置于車底后方,電池充滿電后可行駛6小時,續航約80公里。這輛電車曾參加過1899年在柏林舉辦的“電動汽車博覽會”,不僅跑完了全程,足足還比第二名領先了18分鐘!當時一多半的對手都因為電量不足退出了比賽,100多年前保時捷就有電動汽車了啊!
博物館雖然不大,但各式各樣的汽車仍然令人眼花繚亂,若是一輛輛介紹汽車的歷史或是性能未免太枯燥,我就挑幾輛代表性的車型列舉。
保時捷創業之初曾被人嘲笑,因為當時奔馳和寶馬已經占據了汽車市場的大部分江山,人們都認為他干不了這么大事兒。可費迪南德·保時捷的回答有點像“愚公”:“沒關系,我還有我的兒子,我的兒子有我的孫子,一代代傳下去無窮盡”。費迪南德是不是看過“愚公移山”的故事不得而知,但他的確是這么做的。他的兒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父子倆第一部自行研制的汽車就是以性能著稱的跑車——1948年面世的“Porsche 356”,也是保時捷第一個經典系列。和日后推出的保時捷跑車一樣,它擁有輕巧的車身,低風阻系數、靈活的操縱性和氣冷式發動機(畢竟高速行駛下需要及時降溫)。費迪南德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后也于1951年去世。
保時捷始終貫徹他們的理念:“輕質”結構,致力于減輕重量;針對各種技術挑戰“智能化”提供最快最佳的解決方案;“快速”顯現在空氣動力學和車輛控制上;擁有“強勁”的高性能發動機;并體驗到賽車運動“激情”的無限魅力。這些始終如一的設計、風格和理念,一直體現在保時捷所有的車型中。
550 Spyder是保時捷第一款為比賽設計的民用跑車,從此保時捷大踏步邁進了汽車賽事。
賽車展區展示了保時捷的“強勁”理念。在這里展示了具有1200匹馬力的V12發動機,各種各樣的經典涂裝令人大飽眼福。保時捷跑車的裝配大多都是手工操作,整個過程中不使用一臺自動機器裝置,每一道工序由4-5人為一組操作,完成后由專門的檢驗員進行嚴格檢驗,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步工序。于是,如同工藝品一般的跑車就這么誕生了,后置式發動機和優異的性能使其當仁不讓的成為世界名車。
地上的金屬線可不是代表賽道,而是標尺。德國人一向以嚴謹著稱,展車的擺放不僅橫平豎直,連反光鏡也必須在同一條線上。
這款黃色卡哇伊外形的是保時捷又一款高端經典賽車——RS Spyder,2006年曾在勒芒系列賽完成首個賽季,這輛為2008年生產的。
我在《極品飛車》游戲里最喜歡選的車,就是保時捷歷史上最重要的車型——911系列。在費迪南德去世后,他的兒子肩負起經營的重任,911由費迪南德的孫子設計。1963年,911在法蘭克福車展面世。在這里還想提及一個命名規則,歐洲車系大多以數字命名,而美國車系都是單詞,這只是不同國家的習慣而已。911問世之初還曾與法國差點打了一場官司,1963年保時捷準備了82輛車準備參加車展,當時命名為“901”,卻收到了法國標志公司的律師函,因為標志公司已經把三位數字中間是“0”的型號全部注冊了專利,也就是從“101-909”占全了。可是這時候參展的設計海報手冊等都已經印好了,車尾的銘牌也陸續運抵組裝線。那時候又不像現在拿電腦改一下就行了,保時捷只能把“0”去掉,因為數字“1”的樣子已經設計好了,就填到中間,從此陰差陽錯地成就了這一經典系列,一下子就設計了五十多年。
這輛有著圓滾滾“大眼睛”的藍色轎車是好萊塢電影《汽車總動員》的女主角莎莉(Sally),也是經典的911系列之一。雖然是動畫角色,但德國人認真啦,煞有介事地制作了這個1:1的模型陳列于此。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模型,頭燈、尾燈、車門、車輪甚至剎車盤都是實打實的“保時捷制造”。
1974年推出的保時捷911 Turbo是保時捷歷史上第一臺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量產車型,該車型也成功開啟了保時捷911的Turbo系列,第一輛車被費利·保時捷送給了妹妹。
正因為911在保時捷歷史上極重要的地位,博物館里它也占據了近60%的展區。對于普通游客來說,可能分不清各個年代的不同版本,但只要知道911是最經典的系列,還被稱為“理財產品”就夠了。因為其一經發售就銷售一空,還曾在二手汽車市場上身價輕松翻倍。展區里專門有一個角落陳列了5輛911,還配有馬達的轟鳴聲。站在這里看著這些車,似乎已經踩下離合器飛馳于道路之上。
2010年推出的全球首款搭載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的綠色賽車——911 GT3 R Hybrid
對于賽車來說,展現自己魅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斷在世界各項大賽中斬獲冠軍。在博物館里有一面墻,展示了保時捷的成績。這密密麻麻的獎杯墻,是保時捷證明自己實力的最好體現。
一座博物館,看盡保時捷的前世今生。由于部分展車經常更換,我所看到的這些車型可能和很多人看到的不一樣,因為保時捷更傾向于把博物館打造成一個文化展示區,而不是貪大求全。保時捷和其他品牌不同的是:在始終如一堅持自己理念的同時也在技術上大膽創新,也就有了最經典的911系列。人的一生不也是這樣嗎?有夢想的人很多,但堅持下去的人極少。保時捷自誕生之日起就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相信這個夢想也會繼續下去。
Tips:
1、交通:自駕車至1 Porscheplatz, 70435, Stuttgart,或公共交通有軌電車S6到Porscheplatz站
2、開放時間:周二-日9:00-18:00,最后進場17:30,周一閉館
3、門票:全價8歐元,每天17:00之后半價,持有同城奔馳博物館門票可打8折。
4、票價含地下車庫免費停車6小時,參觀有中文語音導覽。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游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只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