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奧德賽混動怎么樣-買奧德賽十大忠告
在汽車媒體圈里,很多人都是豐田和本田油電混合動力的擁躉,這里指的擁躉,當然是有心想買或者是已經買了車的人。但大家一直以來都有一個遺憾,就是“兩田”這么久以來都沒有在中國推出油電混合動力的MPV車型。前段時間在和廣汽本田公關部的朋友聊天時,他們也說在廣本的車系里,奧德賽是媒體們購買的最多的一臺車,其中很多媒體在買車時就表達過遺憾:為什么奧德賽就沒有混動版車型呢?
雖然我本人因為實際用車需求,從來沒考慮過買七座車,但我非常理解這些買車的媒體同行們的心情。好在,這種尷尬的局面終于要結束了:2019年4月,廣汽本田正式在中國推出了奧德賽銳混動的版本。繼之前的混動SUV——CR-V之后,本田又一次領先于老對手豐田,在中國推出了新品類的混動車型,真是可喜可賀!當然,汽車媒體只是奧德賽消費群體里的一小部分,這臺混動版的奧德賽對于普通的消費者,是不是極具購買價值呢?
混動MPV滿足的痛點和實現的難點我們現在在中國市場上,見到最多的油電混合動力車都是轎車。而在我之前試CR-V的時候我就說過:其實相對于轎車來說,混動SUV和混動MPV對消費者的價值要更大一些。因為SUV和MPV車身更大更重,而且經常又要比轎車要裝更多人、更多行李,同時,很多喜歡開車自駕游的人,也更需要SUV和MPV。油電混合動力系統,可以實現更好的動力和更低的油耗,甚至是更長的一箱油續航里程,明顯,SUV和MPV更需要它。
尤其對于MPV來說,我們可以想想在夏天時經常出現的一個場景:我們帶著小孩出去玩,回來時我們自家的MPV已經停在停車場曬了一天,車內猶如烤箱,這時我們常見的操作是上車啟動開冷氣,然后再打開尾廂門,把嬰兒車等物品慢慢收進去,這個時候,我們全家就得被迫吸入汽車的尾氣了。而混動MPV由于可以長時間純電怠速、驅動空調,這對我們全家的健康都是更為友好的。
想起來是好,但實現起來并不容易。因為MPV相對于現在大行其道的七座SUV,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地臺低、座椅夠舒適,恰恰就是這個優勢,讓混動MPV的電池擺放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擺地臺下面,就要把座椅抬高、空間受損失;擺尾廂下面,尾廂空間縮水,多人出行時行李沒地方放。而且電池放尾部,對于可能經常滿載的MPV來說,會導致尾重頭輕問題更加嚴重,前輪附著力低會讓整車操控變差。
本田的工程師這回想到的方法,是舍棄備胎。常規燃油版的奧德賽,在第一排座椅的下方放置了一個備胎,這回的混動版車型,本田就把備胎去掉、只給補胎液,然后把電池就放在第一排座椅的下方。這個方案,應該就是一個相對損失最小的方案了,因為這樣,混動版奧德賽相對于燃油版,在空間方面并沒有損失——對于MPV買家來說,空間實在是非常敏感的和重要的方面。
混動奧德賽開起來怎么樣?這次混動版奧德賽用的i-MMD動力系統與十代雅閣是同款,關于技術細節方面我們就不再多講了,重點就是講講它的實際表現特性。
首先,動力表現。普通版奧德賽上的地球夢2.4L+CVT的動力系統,其實已經是這個級別MPV上的優秀之作,非常好開非常線性。但自然吸氣的機子有個天生的問題:低轉的扭矩偏弱,放在MPV上,尤其滿載狀態,你總會覺得動力的前段有點發虛,不由自主地你就要加大油門,讓CVT把轉速給拉上去、榨取動力。即使本田的CVT反應夠快,伴隨著轉速升高帶來的噪音,也會讓人不悅。
而奧德賽銳混動由于有了電機的幫忙,動力就顯得從容很多了。起步,你明顯覺得動力更扎實一些;加速超車或者不停地做減速加速動作,踩下油門后到動力出來的時間也比燃油版更短。這么說吧,你要是燃油版和混動版同時全油門加速(做0-100),可能兩個車是差不多的,但你實際開起來,兩個車的動力表現是有明顯區別的,就算是燃油版奧德賽一直引以為傲的動力“跟腳”,這臺混動版都要做得更好。像我這次在杭州市區里試駕時,這臺混動版基本就沒多少全油門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油門踩下去都不到一半的行程,動力來得就很輕快了。什么叫驚喜?這就叫XX的驚喜!
另外,相對于THS,本田的i-MMD里的那臺阿特金森發動機,拉高轉后的聲音總會感覺小一些。這次開這臺混動奧德賽,也感覺即使油門給大一點,傳進車廂的發動機聲音也比燃油版的要悶一點、小一點、感覺離人距離遠一點,總之那臺地球夢的2.4L在拉高轉時,聲音會有些高亢或者說尖利,而這臺2.0L的阿特金森,就好像被棉被捂住再發聲一樣。據本田的工程師說,這次混動版的奧德賽在隔音材料的鋪排上,比中期改款后的燃油版還要更多一些,不知道這是否發動機聲音聽感更小的原因之一。
說了這么多這臺混動版奧德賽的優點,大家肯定也想聽點缺點。其實吧,相對于燃油版車型,這個混動版真的沒什么缺點,要硬說就只有一個:在極低速或者怠速時,發動機介入那一下你還是能感覺到一點抖動的,但只要開起來后,你就基本感知不到動力的切換動作了,這也是i-MMD強大的地方。這臺混動奧德賽身上所存在的缺點,其實就是奧德賽這個車型一直存在的缺點,例如底盤質感還是趕不上最新一代的GL8,隔音水準(尤其最后一排)一般般等等。因為這個車畢竟不是換代車,這些固有存在的問題是挺難改的,如果在意舒適度,大家參考之前燃油版的表現,就清楚了。
對了,最后說說油耗。這次試駕是在杭州市區,單程20公里,我清零后看了一下,車顯油耗是6.6L/100km,車坐三人,全程開空調。要特別說明的是,試駕時趕上早高峰的后段,路上其實還挺堵的,紅綠燈還特別多,全程約50分鐘(也就是計算油耗的這程)我基本車速沒過60km/h。如果是同等大小、同等動力(也就是至少2.5L自吸)的MPV過來走,絕對是跑不出這個數字的油耗的。混動MPV的一大意義就在于此:它們與燃油MPV之間的油耗差,要比混動轎車與燃油轎車之間的油耗差更明顯。
空間沒縮水,配置也有微小升級因為想到把電池放到原備胎位這個妙招,混動版奧德賽的空間相對于燃油版是沒有任何縮水的。在車內的配置方面,這臺混動版也與去年中期改款的奧德賽燃油版基本一致,總的來說算是這個級別車型的主流水準。之前被大家呼吁加上的電動尾門,這次混動版上仍然欠奉,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在車內,我們看到這次混動奧德賽在配置方面的一點點小升級,一個是中控臺的主機屏幕,從燃油版上的那個觸控操作音量的老主機,換成一個新的主機,操作上更加便利了一些。另外第二排增加了兩個USB接口,也是為中排的VIP多提供了一些便利。另外,這次混動版還增加了一個后側滑門的觸控開啟功能,我在視頻里有介紹過,這個功能可以看做是后側滑門的一個無鑰匙進入功能,只是實現的方式比較酷炫而已。
外觀方面,這臺車與普通的燃油版差別不是很大,例如車身上的HYBRID徽標、前后車燈內的藍色元素、厚了一點的車胎、更夸張的前包圍等等,可能不太熟悉奧德賽的人,第一眼看過去都不會太注意。不過對于喜歡奧德賽或者鐘情JDM的人來說,這臺車的外觀就是完整地復制了日本國內混動版的外觀,可謂是原汁原味,你們可不要再埋怨說什么本土化亂改外觀了。
本文最后,自然要說到購買的話題。我們試車的時候還不知道這臺車的價格,但按廣本之前在雅閣上的套路,料想這臺車的價格不會太夸張。參考這次試車、這臺車在動力和油耗方面的表現,我覺得這臺車實在太值得一等了。而且老生常談一下:很多人一說起這種油電混動車,總要說什么“多的這些錢,我要開幾年省的油錢才能平衡回來”這種話,我覺得如果你這樣想,就是因為你還沒有完全參透油電混動車的真諦。這種混動車型,省油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參考我在上面提到過的夏天出游的場景,其實這種車提供的是一種更新、更環保、更健康的用車理念。奧德賽這臺車從開發時的出發點來看,就該是一臺為了全家人而買的車,為了全家人的愉悅與安心,為什么你不去選擇這種更環保、更健康的用車理念和生活方式呢?
【廣汽本田奧德賽銳混動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技術先進,動力和油耗表現都相當出色;空間實用性相對燃油版并無下降。
主要短板:隔音和底盤表現仍未到同級最好一檔;電動尾門仍然未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