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購置稅的適用范圍、車輛購置稅的范圍
又一波稅費政策延續潮來了。
9月26日至28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等相繼發布了16項稅費延續政策,直接和間接受益群體不少,延續時間基本統一延續至2027年底,延續時間較長。
1.學生公寓免兩稅延續
為了支持高校辦學,優化學校后勤保障服務,此前中國對高校學生公寓免征房產稅,免征高校學生與租賃方簽訂租賃合同印花稅,這其實就間接地降低了高校學生公寓住宿成本。不過這項政策在今年底到期。
28日,財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關于繼續實施高校學生公寓房產稅、印花稅政策的公告》,將上述減免兩稅優惠政策延續至2027年底。這對高校和學生是一個利好。
2.國家商品儲備稅收延續
國家商品儲備主要作用在于保障關鍵物資供給,調節市場,保障國家安全、保證經濟穩定發展,為了支持國家商品儲備,此前對承擔政府糧、食用油、棉、糖、肉5種商品儲備任務符合條件相關企業,免征相應的印花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不過這項政策在今年底到期。28日財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繼續延續這一優惠政策公告,將政策延續至2027年底。符合條件的商品儲備企業受益。
3.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稅收優惠延續
為了打贏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戰,支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鞏固提升,此前國家對飲水工程建設運營單位如自來水公司、供水公司等,給予了相應的免征契稅、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并對向農村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取得的自來水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此外,對農村飲水工程運營單位還給予三免三減半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不過上述優惠政策在今年底到期,而28日財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公告,對上述優惠政策延續至2027年底。這對符合相關條件的自來水公司、供水公司等是一個利好。
4.支持農戶貸款投放小額貸款優惠政策延續
農戶獲得貸款難、貸款貴,為引導小額貸款公司加大對農戶貸款投放,國家此前對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取得的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免增值稅。按九折算應納稅額,且按年末貸款余額的1%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這些稅收優惠旨在引導小額公司加大對農戶貸款力度。
這一優惠政策也在今年底到期。28日財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公告,將上述優惠政策延續至2027年底。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獲益,而農戶也間接受益。
5.供熱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延續
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冬季漫長且寒冷,為了支持居民供熱采暖,國家對這“三北”地區的供熱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比如對供熱企業向居民個人取得的采暖費收入免征增值稅,免征相應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不過這些優惠政策在2023年供暖期結束。財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公告延續這一政策至2027年供暖期結束。供暖期是指當年下半年供暖開始至次年上半年供暖結束的期間。符合條件供暖企業和“三北”地區居民將受益這一優惠政策。
6.農產品批發和農貿市場稅收優惠延續
農產品批發和農貿市場可以方便居民買菜,幫助更多人就業,得到國家政策支持。其中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專門用于經營農產品的房產、土地,暫免征收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這一政策也在今年底到期,財政部 稅務總局發文明確將上述優惠政策延續至2027年底,以繼續支持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7.防疫藥品和醫療器械注冊費等繼續免征
為了防控疫情,減輕企業負擔,此前國家對進入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程序并與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相關的防控產品,免征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費;對進入藥品特別審批程序、治療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藥品,免征藥品注冊費。另外,地方“十三五”時期可自主決定免征、停征或減征地方水利建設基金、地方水庫移民扶持基金。
不過隨著上述政策即將到期,財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決定對上述優惠政策延續至2027年底。
8.二手車經銷0.5%增值稅優惠延續
此前,為了促進汽車消費,國家對從事二手車經銷的納稅人銷售其收購的二手車,按照簡易辦法依3%征收率減按0.5%征收增值稅。這一優惠政策在今年底到期,財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公告,對該政策延續至2027年底。這利好而二手車經銷商。
9.出版物增值稅減免優惠延續
為了促進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國家對符合條件的出版物(相關報紙、期刊)、印刷、制作業務給予增值稅全額或50%先征后退優惠政策。免征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對科普單位的門票收入等免征增值稅。
隨著這一政策即將到期,此次財政部 稅務總局發布公告,將這一優惠政策延續至2027年底。除此之外,國家還延續了電影、廣播電視等文化企業等免征增值稅優惠政策至2027年底。
財政部、稅務總局還發布多則公告,延續免征國產抗艾滋病病品免征增值稅政策;延續實施邊銷茶免征增值稅政策;延續減征掛車車輛購置稅;繼續對頁巖氣資源稅(按6%的規定稅率)減征30%。;延續實施支持農村金融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等。延續時間均至2027年底。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曾公開表示,今年以來,延續的稅費政策項目多,涉及領域廣,延續時間長,契合企業期待,把該延續的政策及早確定、對外發布,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為企業安排好投資經營活動創造穩定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