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美食 > 美食資訊 > 正文

    武漢精武鴨脖總店在哪里-武漢精武鴨脖有限公司

    吃貨界有一個傳說:“沒有一只雞能活著離開廣州,沒有一只羊能跑出內蒙,沒有一只鴨能逃出武漢和南京。”

    武漢精武鴨脖總店在哪里-武漢精武鴨脖有限公司

    很難形容,武漢人對鴨子的癡狂。據2011年的數據,武漢人一年可以吃掉一億只鴨,當時這條新聞后面還有一句:但湖北全省一年產鴨僅有8000萬只不到。”

    可見武漢人吃鴨狂熱到什么地步,全省一年產的,還不夠一個省會吃的啊!

    2016年光谷“啃鴨脖”奧運會,市民正在瘋啃鴨脖

    但武漢人又不是什么鴨都吃,南京人常吃的鹽水鴨,烤鴨在武漢都不那么熱門;北京烤鴨扛把子全聚德,在香港路萬松園開了兩家,均以關店告終;鄰居湖南的有陵武鴨,在武漢也吃不開。

    放之四海而皆吃的全聚德,在武漢吃了癟

    有人總結,說武漢人吃鴨子,喜歡吃鹵的,從精武鴨脖,周黑鴨,到冷記醬板鴨,賀記王鴨子,都是鹵制而成。鹵鴨遍布的武漢,就是一個大江湖。

    今天,就來翻一翻江城武漢這些年的“吃鴨江湖史”。

    2018年,精武路,車水馬龍,寸土寸金;這條連接武廣和循禮門商圈的大道,早幾年被越秀地產天價拍下。興建越秀金融匯數載,即將華麗轉身為武漢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

    在原精武路地址上興建的越秀國際金融匯

    原精武路對面的解放大道上,散落著一排老鴨脖店,他們是2011年精武路拆遷后留守的老店家。

    其中生意最好的是湯老頭和精武人家的鴨脖店,大約有十來人排隊,而旁邊的其他老店,來光顧的食客就更少了,碰到淡季幾分鐘都沒什么人。

    搬遷到對面解放大道的老鴨脖店們,生意大不如前

    但老武漢人一定知道,十年前,這里是另一番景象。如今的精武路,只是那個熱鬧的鴨脖江湖散場后的殘景。

    精武路未拆遷時排長隊買鴨脖的市民

    2010年,阿姨正在為排隊的食客剁鴨脖

    一條路帶起江城吃鴨風

    1993年,家住精武路的湯臘九,經營著一家“九九酒家”,生意尚可但利潤微薄。生意好時,一天也只能賺幾十塊錢。

    這天晚上,他在菜市場閑逛,看到賣生鮮的老板正對著一箱鴨脖犯愁。當時的鴨脖,在武漢人看來是邊角料,是不能上餐桌的“丟頭”

    湯臘九之前在重慶學來了一些鹵料配方用來鹵豬蹄,因豬蹄太貴作罷,看到鴨脖,他好奇地湊近問道:“你這一箱要幾多錢?”,老板只要了他10塊。

    湯臘九高興地帶著一箱鴨脖回家,先是用重慶學來的配方做,覺得味道還是不夠好。又加了幾味藥材,加了些黃酒去腥;如此反復調配幾次,終于在一天清晨,他終于鹵出了自己想要的,香辣鮮美,回味甘甜的鴨脖子。

    這一年,湯臘九36歲,鹵鴨脖在漢口精武路正式誕生。

    精武鴨脖創始人湯臘九(左四)

    精武鴨脖誕生后,很快在精武路的街坊鄰居中傳開,湯臘九的哥哥湯光山正愁下崗后沒有錢賺,便也加入了賣鴨脖的行列。

    當年的下崗潮波及甚廣,精武路上不少小攤販都是下崗后再就業。湯光山的鴨脖5元一根,在一眾攤販中東西賣得最貴,生意卻是最好的。

    其他幾對下崗夫妻見狀,也想學賣鹵鴨脖賺錢。湯光山為人講義氣,不僅將鹵制配方和盤托出,賣不掉時還幫這些街坊販賣。很快,精武路上就開滿了鴨脖店。鴨脖一條街開始初具規模。

    熱心的湯光山,教出的鴨脖徒弟撐起了當年的精武路

    吳繼學,王松林,涂國華三人,就是湯光山廣授秘方的受益者。1996年前后,三人的鴨脖店開張。當時的精武路,隨著城建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武漢人最早的夜生活中心,人來人往,鴨脖子市場十分火爆。

    三人的鴨脖,都在湯光山的27味鹵料基礎上做了改良,很快就征服了來這里吃貨們的胃。

    吳繼學的精武人家,王松林的精武路第一家,涂國華的漢口精武,自此牢牢把持著精武路南端的路口,化身為精武路上最耀眼的鴨脖店,到2000年,精武路上的鴨脖店已經多達40家。

    精武人家的老板吳繼學

    精武第一家老板王松林

    也是在這段時間,冷記醬板鴨在民主路創辦,賀記王鴨子在臺北路開了第一家店,那幾年的武漢,開啟了全民吃鴨的風潮。

    如今武漢常見的冷記鹵品

    就是1997年在民主一街做醬板鴨出的名

    2002年,作家池莉的《生活秀》被改編成電影在全國院線上映,片中由陶紅飾演的鴨脖子老板娘來雙揚,命運坎坷而又風情萬種,拿下諸多獎項的同時,也讓鴨脖瞬間紅遍全國。鴨脖借《生活秀》的東風,變為了武漢市在全國的一張名片。

    陶紅飾演的《生活秀》女主角,鴨脖老板娘來雙揚

    來雙揚的原型,在吉慶街賣鴨脖的劉瓊,在職業經理人石巖的幫助下,注冊了“來雙揚”商標,把鴨脖帶到了北京東直門最知名的小吃街——簋街,那一年,曾被羊蝎子,紅燜羊肉統治的北京簋街,屬于武漢的鴨脖子。

    陶紅造訪吉慶街與劉瓊合影

    2004年,海外移民蘇德濤回國,目睹精武路上火爆的鴨脖子市場,他敏銳地發現了鴨脖子真空包裝的商機,提出包裝化的鴨脖售賣。

    同年,漢口精武的涂國華,在時任武漢副市長的張學忙幫助下,開始規劃鴨脖子產業化,漢口精武建立了廠房,開始售賣真空包裝的鴨脖子。

    鴨脖包裝化的拓荒者蘇德濤

    武漢的鴨脖市場方興未艾,精武路上的鴨脖老板們,打著各自的算盤,都覺得自己未來一片光明。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一公里開外的世貿廣場邊上,有一家剛開不久的“另類”鴨店,會在幾年后走向全國,成為江城“鴨界”的新名片。

    后來居上—周黑鴨

    2003年,在菜市場做了9年“周記怪味鴨”的小鹵菜店老板周富裕,在人流密集的世貿廣場旁盤下了一個10平米的小門面,掛上了周黑鴨的牌子。

    不同于精武鴨脖的麻辣鮮香,它的周記黑鴨做的是甜辣味,讓吃了十來年精武鴨脖的不少武漢人耳目一新,不少年輕人不像老一輩人那樣能吃麻辣,周黑鴨的辣后發甜正對不少年輕人的胃口。

    周黑鴨的甜辣對了很多人的味

    那年的世貿旁邊有兩列長隊,一列是矮子餡餅,另一列就是周富裕的周記黑鴨。生意紅火,日進斗金,僅僅過了一年,周黑鴨就開出了5家店,遍布漢口武昌商圈。

    航空路最早的周黑鴨店面,現在已煥然一新

    周富裕思維轉變很快,看到四川的廖記十分紅火,他便想著學習廖記,盡快做成產業化,成體系的店鋪,找到商業高手朱於龍合作。

    專業操作團隊的宣傳不同凡響,周黑鴨很快盛名遠播,成為了全國人民眼中武漢“鴨界”的新名片,人們來到武漢一改原先帶精武鴨脖的習慣,開始帶周黑鴨上火車和飛機。

    2008年,周富裕開始試行“中央大廚房”的模式,在東西湖選定了倉庫,開始販賣鎖鮮裝的周黑鴨。

    鎖鮮裝普及后,周黑鴨再無現剁的鴨子

    2010年,周黑鴨獲得風投的6000萬投資,借充足的資金和得力的宣傳,它徹底奠定了武漢鴨界第一品牌的地位。

    2012年,周黑鴨砸下重金,一度拿下了地鐵江漢路站的冠名,2014年又在《變形金剛4》中大打植入廣告,店鋪開到了日本,開始走向世界。

    周黑鴨冠名的江漢路站牌,引起爭議后最終被取消

    雖然小編至今都不太能接受周黑鴨的甜辣口味,但相比命運多舛的精武鴨脖,周黑鴨順利實現了產業化,已是全國范圍的武漢鹵制品巨無霸,這是武漢這座大城“吃鴨”所帶來的幸事。

    鴨味不變,時代向前

    周黑鴨穩扎穩打,生意越做越大的同時,原本的老大精武鴨脖卻日漸式微。2004年前后,精武路上不少鴨脖店老板日子過得頗為滋潤,沒什么進取心的他們,也樂于在這一畝三分地賺一輩子小錢。

    只是,時代的車輪會推著人們滾滾向前,不管你是否愿意。2010年,一紙拆遷公告讓精武路上的老板們慌了神,多年的據點要拆了,以后該怎么辦?

    湯臘九的九九鴨脖生意本就一般,他選擇離開武漢,去馬來西亞做鴨脖。湯光山嫌對面解放大道的租金被炒得太高,索性將店鋪搬到了自治街。

    王松林和湯金堂二人在原精武路對面的解放大道盤下兩個門面,只是換了地方,加上周黑鴨崛起,兩人生意大不如前。

    湯老頭鴨脖蔡瀾光顧過,常有人排隊,生意還算可以

    其他家門可羅雀,生意大不如前

    精武鴨脖的“壞運氣”還沒到頭,2015年,精武鴨脖最大的招牌——漢口精武因擴張太快,資金鏈斷裂,一度走到了破產邊緣,深圳京安華宇接手了漢口精武品牌,元氣大傷的漢口精武,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漢口精武在解放大道上殘破的門面

    如今的精武鴨脖,不僅被周黑鴨壓制,甚至也被絕味鴨脖,小胡鴨等外來者超越。經歷據點拆遷,龍頭倒塌兩大重創,各自為戰的老精武們,可以說已經淪為時代的眼淚。

    好在他們雖然散落在天涯,但還是有跡可循,復興村,武勝路,硚口,常青路都有它們的蹤跡。十年過去,啃下那一口鴨脖的味道仍然不變。

    原精武路上的九運鴨脖已搬到硚口,老板頭發花白

    精武鴨脖式微,周黑鴨崛起,武漢其他的“老鴨店”也沒閑著,冷記醬板鴨做起了更多的鹵菜,改名冷記鹵品,在三鎮有了數家鹵菜店。賀記王鴨子則見證了臺北路的興衰,總店拆遷后,在漢陽留存著一家老店。

    賀記王鴨子,也曾在武漢的吃鴨人群中火過

    鴨的江湖,也不乏后來者,武漢人戴文軍和余斌在湖南創辦的絕味鴨脖,占據了全國鹵鴨不小的份額。源于荊州的小胡鴨,也穩扎穩打,用自己的新式口味,挑戰著武漢人傳統的吃鴨習慣。

    解放大道上的絕味鴨脖,近幾年坐穩了吃鴨的二把手

    距湯臘九創辦鹵鴨脖至今,不過25年,武漢的“鴨江湖”已是風云變幻。江湖血雨腥風,競爭激烈,一代新鴨換舊鴨實屬正常。

    還有很多人說,人的口味總是在變的,也許哪一天,現在賣得最好的鹵鴨也會風光不再,曾經的輝煌如精武路一樣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消失一樣。

    但鴨子之于武漢吃貨們,就像鹵鴨老板們所代表的武漢人的堅持,勤勞,仗義等特質一樣,是城市生活中的一絲溫暖情愫,是江城食界最珍貴的寶藏。

    是的,沒有一只鴨能活著離開武漢,但武漢一定能讓每一只鴨都死得其所。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昱晓主演的电视剧| 权欲| 金雪贤| 《东北警察故事2》大结局| 蓝家宝电影| 宇宙护卫队电影| 范·迪塞尔电影| 欲盖弄潮电影| 薛佳凝个人资料图片简介| 成人的性行为免费| jeanette| 邯郸恋家网| 女儿的朋友4| 起底员工上满8小时被扣工资的公司 | nanny| 梦想建筑师泰国百合剧| 西界歌词| 王菲电影| 太太的情人电影| 北京卫视节目单全天| 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简谱| 1905电影网免费电影| 显示驱动| 免费观看潘金莲| 他其实没那么爱你电影| 又什么又什么四字成语| 公共频道| 那些花儿吉他谱原版| 国测四年级语文试题| 欧美一级毛片无遮挡| 黎小军| 林正英电影大全免费看| 快播电影网| 情人看刀| 和平视频| 杨幂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暖男电视剧30集全集免费| 嗯~啊~快点死我男男视频| 托宾贝尔| 江南好简谱| 今年过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