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款卡羅拉是前驅還是后驅,卡羅拉是前驅動還是后驅動
卡羅拉Corolla名稱來自于拉丁文,意思為“花之冠”,在第九代Corolla進入到中國后,按此定中文名為“花冠”,逐漸為廣大中國消費者所熟知。借著新一代卡羅拉的到來,我們一起簡單回顧下歷代豐田Corolla的發展過程。
第一代COROLLA(1966-1970)
豐田于1966年推出卡羅拉,擁有三門及五門版車型,配備有雙化油器和4速手動變速器,到了后期,1.1L的K系發動機就被1.2L的3K、3K-B和發動機所取代。在Corolla上市兩年后其月銷量就達到了30000輛,上市三年后更是成為日本銷量第一的車型,此后連續33年蟬聯冠軍。憑借親民的價格卡羅拉讓很多普通人實現了擁有汽車的夢想,卡羅拉悠久的歷史由此拉開帷幕。
第二代COROLLA(1970-1974)
因為第一代卡羅拉的成功,豐田汽車在1970年5月推出第二代卡羅拉,采用1.4升和1.6升發動機,車身線條更加飽滿。外部尺寸加大,線條和表面變得圓滑,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它的斜背,長臉短背的后傾設計使其整體看起來更加動感,更像一輛跑車。新車還去掉了A柱的三角窗,取而代之的是進氣口。此外,豐田還推出了增強性能版卡羅拉的Levin和Sprinter。第二代卡羅拉先后出口至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等國家,第二代卡羅拉多數版本都在1974年停產,部分型號陸續生產1978年的5月才告停產。在1970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后,1972年累計突破200萬輛。
第三代COROLLA(1974-1979)
第三代卡羅拉進一步增強了舒適性和實用性,并率先在節能和尾氣凈化方面開展研究。1974年,單一車中生產量超過大眾甲殼蟲。從第三代車型開始,卡羅拉真正在世界范圍內名聲大噪,在1974年奪得年度小型汽車單一品牌銷量冠軍,并且年出口量超過30萬輛,這也標志著日本也成為汽車大國。
第四代COROLLA(1979-1983)
這一代卡羅拉研發主題是“綜合性能優良,引領80年代潮流的高級普及汽車”,外形更加美觀,滿足了石油危機后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需求。在1983年3月,歷經16年零四個月后,卡羅拉實現了1000萬臺的產銷量,成為二戰后發展最快的車型。
第五代COROLLA(1983-1987)
第五代卡羅拉開始搭載1839毫升排量的發動機并且第一次采用前置前驅的傳動布局(Levin運動型車型延續前置后驅的傳動布局),AE86也出自第五代卡羅拉車型。1985年,美國通用公司開始貼牌銷售卡羅拉,在美國本土命名為“雪佛蘭Nova”。
第六代COROLLA(1987-1990)
第六代卡羅拉在外觀上大幅改進,采用了較全面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外觀看起來更優雅精致、動力和內飾也更突顯品質感。這一代卡羅拉驅動形式不再有前置后驅的傳動布局,但提供了少量四驅車型。
第七代COROLLA(1991-1995)
進入90年代的卡羅拉,空間比前幾代更大、車身更重、外形造型更流線化,修長的車身搭配大尺寸前大燈和一字型尾燈,整體搭配更協調。搭載的汽油發動機全部采用電控燃油噴射。全球汽車市場范圍,卡羅拉月銷超過10萬輛。
第八代COROLLA(1995-1999)
從第八代卡羅拉開始,豐田汽車在面對不同國家和地區銷售推出了不同風格的車型,如美版卡羅拉和歐版卡羅拉等以適應法規和消費習慣。
第九代COROLLA(2000-2006)
中國消費者最熟悉的要數第九代卡羅拉了,2004年九代卡羅拉在一汽豐田開始生產,中文名稱為“花冠”,這一代卡羅拉搭載了智能正時可變氣門系統VVT-i,也是最暢銷的一代卡羅拉,在中國市場歷經數次改款仍在市場中銷售。截至2006年6月底,卡羅拉產量總共超過3160萬輛。
第十代卡羅拉(2006--至今)
第十代卡羅拉在2006年正式首發,中國市場也同步引入,“卡羅拉”三個漢字也正式成為一款車型的名字,一汽豐田并沒有將花冠停產,而是使其兩代同堂銷售。
第十一代卡羅拉
看完了卡羅拉的發展歷程,我們都知道卡羅拉在不斷改進,外觀越來越現代化,在過去的四十年中,平均每40秒鐘就有輛卡羅拉售出。1997年起成為全球銷量最多汽車。卡羅拉至今銷量都是不錯的,性價比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