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野帝2016款;斯柯達野帝2016款怎么樣
16年前的2007年,上汽大眾斯柯達帶來了國產的首款車型明銳,從此拉開了百年品牌斯柯達在中國市場的序幕。
1.8TSI發動機,DSG變速箱,四輪獨立懸架,PQ35平臺,當年的明銳有太多太多的亮點,而十五年前差不多也是中國汽車媒體行業起步的時候,憑借著越級和出色的產品力,明銳很早就收獲了不少行業內人士的認可和青睞。
從那時候起,明銳就被打上了技術、實用、實惠的標簽,也正是因為這些優點,明銳在緊湊型車市場很快站穩了腳跟,同時也幫助斯柯達不斷擴大了知名度。
時間來到2023年,國產的明銳已經16歲了。歷經了兩次大改款和數次小改款,今天的明銳Pro已經從當年的“大叔”逆生長成了“青年”。16年的時間,累計銷量超過145萬,尤其是15和16年連續兩年銷量都在15W+,要知道那幾年可是神仙打架的時候。
踏實且簡單,是明銳16年來發展的路徑。
2007年,當時還是上海大眾的斯柯達把明銳帶入了中國市場,此前進口的歐雅也正式化身明銳。那個年代大家都買什么車?南北大眾的捷達和桑塔納銷量還居高不下,豐田的主力車型是花冠,日產在賣頤達和騏達。對比當年這些產品,明銳當時就已經有了四輪獨立懸掛,1.8T發動機,掀背設計等等,再加上12.49萬-18.59萬元的價格,放在那個年代明銳絕對稱得上是當時的“豪華車”,定價和速騰相差無幾。
別忘了16年前我們的收入水平,而明銳當年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超額完成了首年的銷量目標,也讓當時的上海大眾斯柯達直接躋身主流合資品牌。上市即熱銷放在當年的明銳身上,絕對不夸張,正是因為銷量出色,在它小改款時候斯柯達甚至還國產了明銳RS,這可是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性能家用車。
盡管經歷了一次小改款,但是PQ35平臺的明銳在后期依然被掛上了“老氣”的標簽,其實也不怪它,因為2008年奧運會過后國內經濟飛速發展,年輕化很快成了市場的主旋律。
而明銳也在2014年迎來了首次大改款,使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這一代明銳開始變得年輕了起來。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改款明銳使用了當時幾乎和海外市場同步最新的MQB平臺,而明銳也是當時VAG集團首款國產的MQB車型,你沒看錯,它比高7和奧迪都要早。
造型更年輕了,配置更高,同時尺寸也全面增大。動力系統上,EA211系列的1.4TSI發動機取代了老車型上的2.0L自吸以及1.8TSI,當年大眾的1.4TSI在高爾夫、凌渡等車型上都是被分為了高低功率,也就是我們熟悉的230和280,而在明銳上使用的全都是高功率,國5的1.4T明銳甚至能跑出7s尾的百公里加速成績,9年前這樣的表現放到今天也絲毫不遜色。
也正是憑借著全面進化,再加上前代車型積累的優秀口碑,這一代車型2014年上市后沒多久就達到了銷量巔峰。2016年前后,明銳的平均月銷量長期穩定在1.25萬輛,而斯柯達在那幾年也突破了年銷量30萬。
2018年這一代明銳迎來了小改款,分體大燈設計再加上不那么成功的本土化改動,又遇到了那幾年車市大家都在降價搞內卷,明銳的銷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時間來到了2021年,上汽斯柯達帶來了明銳PRO,這次的明銳PRO有多頂?你能想到的配置幾乎全都給你堆滿了,多少有點2007年的感覺。
它用上了海外RS車型的設計,徹底完成了年輕化的轉變,同時得益于MQB-evo架構,它的電子電氣化程度也大幅度提升。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盲區監控等功能全都有,如果你愛折騰的話,像什么自主變道、旅行輔助等功能也都可以實現,內部配置也是高到離譜,抬頭顯示、座椅通風加熱、電尾門、換擋撥桿、無線手機互聯、車聯網等等,這一代車型在變時尚的同時,也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滿配”。
16年很短,在斯柯達128年的歷史里只是一小筆,16年也很長,長到讓明銳有足夠的時間累積超過145萬家庭的信任,在中國汽車工業留下不少印記。盡管今天的斯柯達腳步放緩了些,但這些都不影響明銳的成功,如果把范圍擴大到世界,時間往前撥回到1959年,明銳的故事還會更多。
今天的明銳PRO,如同歸來的少年,未來可期。
注:以上圖片來源于品牌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