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薩特跟cc是一個級別車么-帕薩特跟cc是一個級別車么嗎
[懂車帝原創 評測] 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大眾,一向很懂消費者的需求??臻g夠用、乘坐舒適、性能中庸、價格堅挺,但凡是大眾出品,成為爆款幾乎是常態。
而本期我們的主角,號稱“最美大眾”的一汽-大眾CC,打著個性、運動的標簽進入市場,結果卻是曲高和寡,沒能成功引爆銷量,它到底是明珠暗投,還是資質平平?抑或是被市場捆住了手腳?本期《懂車帝評測》,我們就帶您一起揭開CC的真面目。
我們本次測試的車型是一汽-大眾CC 380TSI 曜顏版 ,搭載第三代EA888發動機,匹配代號為DQ380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最大功率162千瓦,最大扭矩350牛·米??梢哉f,配料我們已經很熟悉,大眾家族的邁騰、帕薩特等中型車采用的都是這套動力總成。
但即便是相同的原料,用不同的烹飪手法做出的也是不同的菜肴。CC會有獨到的調校來營造駕駛樂趣嗎?又或者它僅僅是一輛平淡的買菜車?測試場上的成績最有說服力。
在金港賽道,CC取得了1分26秒76的圈速成績。長直線上,EA888高功率發動機依然表現出了它的實力,長直線尾速達到144.01公里/小時,動力是它創造圈速的第一功臣。
但在連續的飛行圈中,CC的制動水平并沒有能夠一直保持,車手反饋CC在后段逐漸出現制動力衰退的現象。結合賽道表現,CC的制動距離雖然尚可,但并不適合連續的激烈駕駛。
在懂車帝賽道中的最后一個的高速彎角,CC以94. 4公里/小時的彎心速度通過,車身側傾也被控制在合理幅度,但車尾略顯不安穩。
加速測試中,0-100公里/小時加速的用時為7.18秒,在我們評測過的2.0T車型里,這樣的表現算得上領先水平。0-400米加速用時15.23秒,沖線速度155.14公里/小時。但在測試過程中,CC也暴露出了問題。起步之后,它會出現明顯的跳胎現象,并且2擋升3換擋時會出現強烈的換擋沖擊,整個加速過程平順性欠佳。
連續6次的100公里/小時到0的制動成測試,CC的最佳制動成績為36.39米,姿態也相對穩健,表現中上。我們這輛CC前輪配有通風式剎車盤,同時選配了一套19英寸的輪圈和固特異 EAGLE F1輪胎,為整輛車的制動表現提供了不小的幫助。
而在考驗緊急狀況下車輛操控穩定性的麋鹿測試中,大眾CC的表現卻讓我們有些意想不到,最高通過速度僅為66.2公里/小時。在A區轉向B區的過程中,ESP的介入時機過晚,并且讓人捉摸不定,車身很容易出現不可補救的大幅度側滑。盡管我們測試的車型選配了大眾DCC動態底盤控制系統,但運動底盤模式面對這種情況也無能為力。
靈動的線條,犀利的造型,低趴的車身,這些元素集中到一輛車上,人們總會對它的性能產生無限遐想。但賽道和測試場中的表現證明,CC雖然成績尚可,卻不是一輛能帶來十足樂趣的駕駛機器。輪胎極限來得過早、明顯的推頭、模糊的重心轉移和賽道中的熱衰退,都暴露了它家用車的本質。想用來體驗速度與激情?CC并不是那個合適的選擇。
把這輛CC帶回到生活中,它開起來的感覺沒什么驚喜,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220馬力的動力儲備在日常駕駛時比較豐沛,前段動力輸出平緩,渦輪介入的突兀感也不明顯,中段動力輸出強勁,給人以較強的推背感。油門與剎車踏板在前段設定有一些虛位,但很容易被駕駛員掌控。DQ380濕式變速箱在換擋速度與換擋邏輯上都非常出色,至于平順性與頓挫問題,如今這臺變速箱已經優化得不差了,低速的頓挫問題在這輛車上也不太明顯。
這輛車有五種駕駛模式調節,但無論是經濟、舒適、標準還是運動模式,轉向手感都有些偏輕,難以勾起駕駛激情。尤其是在挪車或者低速行駛時,幾乎沒有什么回正力度。隨著速度加快,回饋力度會大一些。但指向的精準度不高,整體風格還是為輕松駕駛所準備。
我們測試的這輛CC選裝了15擋硬度可調的DCC自適應懸架,從極端舒適調到極端運動,還是可以感覺到明顯差別的。在舒適端,底盤對路面細小振動過濾比較好,當然對于較大的沖擊,還是沒有辦法做到如履平地。而到運動端,可以感覺到路面的反饋更加清晰,懸架支撐力道也更足。
這輛CC搭載了ACC 3.0高級自適應巡航系統,實際體驗下來,它可以實現車道保持和自適應巡航的功能,激活的方式很簡單,但車輛居中能力、剎車時機、再加速線性程度、車道線識別率等方面都只是處在中游水平,缺乏亮點。城市自動緊急制預碰撞保護系統、變道輔助系統、后方交通預警系統、智能疲勞監測系統等等功能配備得比較齊全,可以滿足安全駕駛的需求。
當然,我們還測試了這輛CC的綜合油耗表現,同樣從四海橋加滿油,里程清零,空調24度自動,選擇最經濟的駕駛模式,沿北京四環、三環各一圈,經阜石路駛上六環再轉至八達嶺高速,最終抵達八達嶺機場附近的加油站再次補滿油箱,得到實測綜合油耗數據。
最終,我們用時3小時18分走完了測試路線,表顯總里程為202公里,其中城市工況112.5公里,平均時速48.3公里;高速工況行駛89.5公里,平均時速81.4公里。共花費92.47元,消耗95號汽油13.74升,實測綜合油耗僅為6.8升/百公里,不過這樣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受到近期通暢的路況影響,和實際使用情況有所差別。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長得好看也是很強的競爭力,這也很多CC車主的購買理由。十年前的第一代CC堪稱驚艷,斬獲紅點設計大獎,被稱為“最美大眾車”。而我們這輛第二代CC,難說對上一代完成了超越,但也依然保持了相當高的水準,在一眾乏味的“撈錢機器”面前,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
閃亮的層積巖式前格柵華麗富有層次感,最上兩層和日間行車燈融為一體,突出了車頭的視覺寬度,并且營造了凌厲的氣勢。雖然國產版CC還沒有R-Line版本,但在一水家族式前臉的大眾車型中,依然顯得格外特別。再看車身側面,CC微微上揚的腰線和輕緩下滑的溜背,教科書一般的詮釋了轎跑造型的真諦。銀色后視鏡和無框車門的點綴更添典雅韻味。當然還有點到為止的小鴨尾,強化了車身的動感。
但是一坐進CC車內,你肯定會吐槽大眾這個設計師壞的很,花錢買了小鮮肉的外觀,卻給你塞了一套邁騰的內飾。中年氣質的石英表擱在中間,實在不太能對上年輕人設計的胃口。儀表、空調、車機,各種陳設布局,都是大眾的老套路。車內僅能通過白灰拼色的座椅、黃色的縫線、換擋撥片、仿碳纖維飾板這種小細節來感受它的不同。
CC的配置選擇倒是很豐富,我們這輛帶了丹拿音響、方向盤加熱、10色氛圍燈、空氣凈化器、前排座椅加熱按摩以及電動尾門,手套箱里甚至還有隱藏的CD播放器。單說配置,和3系、A4L、C級可以一較高下。但也不是毫無槽點,比如360度影像的清晰度不是很高,抬頭顯示的“補丁”設計有些不高級,各種按鍵的質感也都一般。所以CC整個車內還是和豪華品牌區別明顯,保持了大眾一貫的樸實風格,實用,但是沒有什么豪華感。
CC的長寬高分別為4864毫米、1870毫米和1447毫米,軸距2841毫米,尺寸上處于同級別主流水平。但是坐進CC里,才能體會到舒適型轎跑這個名字起得有道理。對于身高1米88的體驗者,在前排調好坐姿之后,后排的空間依舊十分寬裕。溜背造型幾乎沒有對空間造成影響。當然問題也還是存在的,雖然名為全景天窗,但照顧不到后排。因為造型的原因,后車窗也不能完全放下。
實用便利性方面,CC的手套箱空間還不錯,里面還有調節空調風量的旋鈕。扶手箱偏小,左手邊還有一個小的票據盒。擋把旁邊預備了兩個杯架,但想放手機就無所適從了,放哪都不怎么合適。前后排的門板儲物設計都做了植絨處理,而且空間都挺大,比較厚道。另外,后排中央扶手打開還有兩個杯架,座椅背后也有儲物袋,滿足一般居家實用需求。
CC車內共準備了3個傳統的USB-A充電口和2個12伏電源,前后排都有顧及。后備廂內部平整,溜背的造型讓開口高度更大,縱深也能傲視同級。經過實測,裝下2個28英寸、1個24英寸和1個20英寸行李箱之后,還有部分空間,出門旅行,絕對夠能裝。后排支持四/六比例放倒,中間可以打開一個通道,靈活性不錯。
經過幾天相處,我們似乎找到了CC沒能讓人們趨之若鶩的原因。除了亮眼的顏值,它本質上還是一輛四平八穩的家用車。算不上突出的基礎性能,平淡的駕駛感受,不輸同級別的空間尺寸,倒是印證了它的名字——Comfort Coupe。
但這真的是消費者想要的嗎?海外市場大眾Arteon身上的280馬力和4MOTION四驅系統到哪去了呢?R-Line套件又哪去了呢?這款原本帥氣、運動、不從眾的轎跑顯得沒那么純粹了。全新一代CC就像一瓶包裝華麗的飲品,你興沖沖地打開品嘗之后,卻發現味道與保溫杯里的白開水別無二致,期待與現實有著不小的落差。
以上就是本期《懂車帝評測》的內容,如果您想更全面了解關于CC的測試過程,也歡迎觀看我們的評測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