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拉克買得起養不起、凱迪拉克和誰一個檔次
最早的2014ATS是30萬價格,正面剛3系的,后面出了ATSL,2016是25萬價格,17年是22萬價格,19年是18萬價格。最早的XTS是50萬,然后13國產是40萬對標5E6的,現在最近的是20萬和入門Abb一樣。
最早的CT6是對標7S8的,然后一波5加1等于6的神奇營銷檔次降到5系以下了,現在裸車30萬內,還沒人買。
這樣搞的話,一方面自身品牌價值就提不上去了,品牌凝聚力缺失,價值營銷出現困境。自身品質也會受到價格影響迅速下降,在看不見的地方必然簡配。另一方面壓榨自身別克品牌的生存空間,兩個品牌內斗嚴重。雖然凱迪拉克銷量上漲,營業額增多,但是別克的營業額可能會受到壓迫。
總之,品牌向上是非常困難的,一旦跌下來就回不去了。
參照奧迪,奧迪上一代的A6L和Q5價格劃水,終端價格跌到30萬左右了,全新一代A6L和Q5L上市后,想賣回40萬客戶基本不買賬。Q5L價格已經跌至33以下,A6L銷量從ABB領頭羊跌到月銷量6000,這幾個月銷量甚至被加價的雷克薩斯ES超過。這也影響奧迪品牌形象。凱迪拉克的降價行為比奧迪更加極端。怎么看都感覺在殺雞取卵。
當然,雖然對它自己品牌力有影響,但是對我們潛在消費者來說是好事,誰不希望車越便宜越好呢?
有人杠的我無法理解,問的是會不會毀了品牌,又不是問消費者會不會受益,誰不知道降價或者干脆免費送會讓消費者收益。
既然問的是品牌,當然從對品牌的影響考慮了。如果有人覺得大降價也不會損害品牌,那簡直連品牌的定義都不懂,從雜牌到品牌的因果關系都不知道,我真是。
網友點評:
網友1:
國外品牌價格越來越低才符合趨勢吧?一方面,隨著入世關稅時間表,汽車關稅逐年降低,售價也隨之降低;另一方面,國產和合資品牌更低的售價和更誘人的配置,也讓國外品牌售價承壓。價格降低但溢價合理,同時市場占有率不下滑就是品牌力上升的表現吧。
網友2:
我覺得,汽車的最大價值是使用,而不是奢飾品,那么隨著工業發展進步,一件工業制造品的價格下降應該是必然的吧。如果這些品牌始終把自己當奢飾品營銷,最終會輸給高性價比的品牌,也會丟掉絕大多數普通客戶。汽車是不會永遠被人用來的。
網友3:
A6L的失敗不只是價格,現在開始讓價了,也未必月銷能破萬,是這一代的5系E級太強了。q5l也遇到了3系國產加glc改款成功。對手太強,自身產品力提升不足,不只是價格原因。XT4剛上市的時候我記得凱迪拉克高管說的堅決價值營銷,不降價,現在也優惠6萬起步了。不過這個還好,不是太夸張。
最后總結:
首先凱迪拉克本身全系都有比較大的優惠,但一般再3萬左右,像ATSL直接降到對標凱美瑞的價位也是特殊情況,首先ATSL要停產,應該有個清理庫存的因素,這兩年都在上SUV車型,轎車也只有ATSL撐著,但是呢,好幾年沒換代,配置科技上都落后同級別車型,應該有新車型上,憋什么大招吧,哈哈,在當然這個是企業的決策,我只能做個猜測,再說,凱迪拉克本身就是一個二線?或者三線?豪華品牌,有錢人看不上,沒錢的買得起養不起,談不上毀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