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老街美食—梅州老街美食攻略夜市甜品
位于梅州的江北,有一片騎樓老街,由中山街、仲元西路、泰康路、凌風路等多條路段所組成,部分老房子已有上百年歷史,而騎樓下卻藏著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小吃,雖然賣相上不了大酒樓,但卻是最傳統的客家美食之一,便宜又好吃,人均3元能吃飽。
這里有非常照顧學生錢包的街頭小吃,1元3塊的味酵粄,1元一份的仙人粄,2.5元的腌粉,價格十分親民。炸味酵粄,其實“粄”是客家語中的特色詞匯,就像糍粑一類的米制餅,如果你是第一次嘗試味酵粄,推薦先吃原汁原味的,再吃油炸的。
張叔,住在老街的黎屋巷,他做的咸煎餅特別好吃,外脆內軟,咸度剛剛好,1元1塊非常實惠
上午他會在家門口一邊炸一邊賣,下午才會擺到十字路口售賣。
位于仲元西路84號的非常小食,可謂小吃的集散地,相對于街頭巷尾的路邊攤,這里環境算是不錯了。十幾年過去,這里的老規矩依然沒變,自己看菜單,然后用白紙寫下要吃的菜式,再遞給服務員。
“非常小食,小食非常”是店家的座右銘,這里的小吃多達50多種,價格一般在3元左右,而且分量很適中。炸小餃皮薄餡滿,炸出來非常爽脆,不會油膩,3元7只的分量有點多。
特別推薦這里的腌蓮藕和腌海帶,是這里的必點小吃,酸辣味恰到好處
除了小吃,這里還有幾十款甜品、小炒、煲類和碟頭飯,綠豆沙跟我們廣州的不一樣,甜度低,還帶點稀粥的感覺。
三及第湯,它屬于客家傳統小吃,歷史悠久,不僅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被評為十大長壽菜肴之首。
大排檔的三及第湯通常是一碗碗的,而非常小食只做三及第煲,一煲湯足夠4人的分量,喝不完的可以用保溫瓶打包,特百惠正好派上用場,24小時后水溫仍可達47攝氏度以上。
對于梅州人的早餐標配,不得不提腌粉和腌面,吃過的人都會對其味道念念不忘,這碗相貌平平的面食可以說是梅州最常見的美食,幾乎街頭巷尾都會看到它的影子。
魚頭煮粉,很美味也很常見,江北市場附近有很多這樣的大排檔,魚頭現宰現煮,泡出來的湯呈奶白色,米粉吸收其精華,其美味讓人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