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區美食、閔行區美食推薦
民以食為天,人生中怎能少了“吃”字!尋寶閔行,原來身邊的美食小吃這么多。不知道你最喜愛的是哪個?是鮮掉眉毛的刀魚餛飩,還是獨具閔行特色的馬橋豆腐干?
今天,閔行特色小吃發布。
“尋寶閔行2019年閔行區特色小吃征集評選活動”經過2個月的征集、初評、線上投票,以及評審團線下評審,10項閔行特色小吃今天正式公布。
有超過5萬人次參與到線上投票中。
據介紹,入選的小吃需體現閔行乃至上海本土飲食特點,反映本地物質文化及社會生活風貌,符合餐飲消費飲食習慣,就地取材,特色鮮明,具有較高的美譽度;各項證照有效、齊全并亮證經營;評選店鋪/企業范圍在閔行區以內。如是連鎖經營,總部/主要生產基地需設立在閔行區;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與食品衛生標準,健康、綠色、環保;有固定營業場所,經營地址在閔行區范圍內的所有店鋪/企業。
“C位出道”的大多數集中在七寶古鎮和召樓古鎮上,想要一次吃個飽,不妨親自去閔行的古鎮轉轉。
1、點心七寶盒
店鋪/企業名:漢來軒/上海漢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漕寶路3366號L408室
小吃介紹:點心七寶盒包括栗蓉鮑魚酥、筍尖蝦餃皇、魚籽燒麥、榴蓮酥、蘿卜絲酥、小欖蒸粉果、雪燕窩麻球七個品種的點心,每種點心都造型精致、構思巧妙。無論喜愛甜口還是咸口,都能在這道點心里找到屬于你的“那一口”!
2、七寶小籠(別名:古鎮小籠)
店鋪/企業名:良慶小吃
地址:七寶古鎮南大街23號
小吃介紹:七寶小籠傳承自小籠包界里響當當的南翔小籠的工藝,并結合了七寶古鎮的特色。小籠包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狀,晶瑩剔透,滋味鮮美,可以做到“一咬一包湯”哦。
3、百年龍袍刀魚餛飩
店鋪/企業名:上海先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七寶古鎮北大街15號
小吃介紹:七寶老街的刀魚餛飩,多次被評選為“上海名小吃”、“七寶老街名小吃”,刀魚餛飩通體晶瑩潤澤,其餡兒選用早春出水、新鮮肥碩的雌刀魚,餛飩皮韌性極好久煮不爛。一口咬下去,真是鮮掉眉毛啦!
4、棗泥鍋餅
店鋪/企業名:上海萬越源餐飲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地址:顧戴路1236號
小吃介紹:別瞧棗泥餡兒很“質樸”,做得好吃了照樣可以震撼全場!這道棗泥鍋餅就曾獲中國美食節“金鼎獎”,油煎后外皮酥脆、餡香甜,餅皮酥脆金黃,棗泥甜香可口。喜愛棗泥餡兒的筒子可千萬別錯過啦!
5、海派湯團
店鋪/企業名:上海閔行七寶老街湯團店
地址:七寶古鎮南大街26號
小吃介紹:七寶老街的湯團曾獲“上海名點”、“上海金牌小吃”等多個獎項,每到正月十五前后,七寶老街的湯團店前總會排起長長長長長的隊伍,小伙伴們年復一年的熱情就足以證明這道小吃在魔都人民心中的地位啦!湯團入口不粘牙,鮮肉湯團湯汁醇厚、芝麻湯團香甜油潤、薺菜肉湯團鮮美滑爽……每個口味都能讓人回味無窮。
6、骨湯牛肉面
店鋪/企業名:上海市閔行區包府餐飲店
地址:七寶古鎮南大街35號
小吃介紹:七寶古鎮的骨頭牛肉面,運用傳統工藝制作而成。其中,作為這道小吃“靈魂”的骨湯采用牛大骨細火慢燉熬制而成,骨湯呈現清澈透亮、入口回甘,面勁道有嚼勁,面與肉湯巧妙結合,生動展現面食精髓。
7、下沙燒麥
店鋪/企業名:品芳
地址:召稼樓古鎮平西街8-1號
小吃介紹:去召稼樓白相,怎么能不買盒下沙燒麥?召稼樓的下沙燒麥曾獲十佳口碑“人氣小吃”,起源于明代,歷史悠久。燒麥以當季的春筍或竹筍、鮮肉以及秘制熬成的豬肉皮凍為餡料,美味可口。除了現做現吃之外,還可以買了盒裝的燒麥帶回家,第二天在微波爐里轉一下,就是一道美味的早餐!
8、年糕
店鋪/企業名:日月年糕
地址:召稼樓古鎮興東街1-1號
小吃介紹:除了下沙燒麥之外,召稼樓的年糕也是必買的伴手禮哦~年糕現做現賣,有原味、血糯米、小黃米、高粱、艾青、火龍果等多種或傳統或新潮的口味,所以顏色也多彩繽紛!年糕以精選糯米等原料做成,不僅十分有嚼勁,而且不粘牙、久煮不糊,是召稼樓的一張美食名片。
9、馬橋豆腐干
店鋪/企業名:馬橋豆制品加工廠
地址:江川路2020號
小吃介紹:提到馬橋豆腐干,想必咱閔行的筒子都知道吧!它“賣相”質樸,可口感“老嗲額”。不少網友評價它是“上海最好吃的豆腐干”,而且,它還是閔行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呢。馬橋豆腐干聞起來清香撲鼻,嘗起來美味多汁,不硬不軟不松,老少咸宜,無論是和葷菜還是素菜搭配都很美味。
10、金牌香菇素菜包
小吃介紹:香菇素菜包有多好吃?讓閔行的包子告訴你什么是自然的美味!這次上榜閔行特色小吃的香菇素菜包表皮潔白細膩,形狀精致,咬開一口,面粉天然微甘的味道便會在你的口中化開,包子內餡料飽滿,青菜碧綠香菇水靈,細品還有鮮美的菌菇油的香味,回味無窮。
是否想依次品嘗一番這些美味?除了去店頭“尋寶”之外,在今年9月的“金平之夜”——2019年上海南濱江廣場文化節活動暨閔行區旅游節開幕式上,這些特色小吃將授牌“閔行特色小吃”,并設立攤位進行展示,到時候大家就可以一次性品嘗到TA們了。
作者:孫華
編輯: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