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教育 > 圖畫校園 > 正文

    揚州麥田教育_揚州夢想培訓官方網站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交匯點訊 “就食山水之間,留宿鄉村月下。”昨天,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聚焦揚州生態科技新城以“七河八島”的獨特生態文化資源為基礎,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這不是央媒今年第一次聚焦“七河八島”這顆運河畔的“生態明珠”。今年4月3日,人民網官方微博發布生態科技新城棠梨灣的視頻,短時間內閱讀量即突破200萬人次;6月6日,鳳凰島濕地公園在央視《新聞聯播》中靚麗“出鏡”,向全國觀眾展現了揚州運河濕地的獨特美景。

    揚州麥田教育_揚州夢想培訓官方網站

    處處生態綠意,守護綠水青山。昨天,記者來到生態科技新城“七河八島”,探尋這里緣何頻頻受央媒聚焦的“生態密碼”。

    一棵棠梨樹:保護性開發不斷放大“綠色優勢”

    棠梨灣是今年“七河八島”新開放的景點,也是目前揚州人露營的熱門目的地,而這處景點的“C位”,就是被人民網官方微博關注到的一棵棠梨樹。

    今春,棠梨樹正值花期,白色梨花綴滿枝頭,笑傲春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樹下的一片草坪更成了市民的熱門露營地。

    昨天上午,記者在棠梨灣看到,雖然梨花早已凋落,但這里依舊有不少剛結束中高考的學生正在樹蔭下露營。“我就是泰安鎮人,聽家里老人說,這棵棠梨樹已經有幾十年歷史了。”陳軒豪剛參加完高考,昨天約了同學特地來打卡家門口的美景,“我小時候放學就在樹下玩耍,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樹還在、景更美了。”

    “樹還在、景更美”,也印證了生態科技新城堅持保護性開發的“綠色初心”。

    翻看新城的“生態賬本”:截至目前,已投入近百億元開展生態修復,加強產業綠色低碳化改造,恢復1000多畝濱水空間,對45條河道進行環境整治;關停整改200個廢舊品市場、69個汽車拆解市場,重點搬遷主要河道沿岸臨水39家船廠、砂石廠、化工廠等企業;全面取締廢舊品集聚點200個,淘汰“散亂污”作坊70多家;完成道路和景觀綠化10萬平方米,復綠草地61萬平方米,累計植樹造林5000畝,建成“綠網”780萬方,在建“綠網”430萬方……令積存40年的舊面貌徹底改變,實現了“出門即是景、推窗即見綠”。

    “在對生態資源妥善保護、保留原貌的基礎上,我們先后提升改造了鳳凰島國家濕地公園,新開放了棠梨灣等特色景點,進一步放大綠色優勢。”鳳凰島旅游度假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的“七河八島”區域已形成“城在綠中、綠在水中、水綠交融”的生態格局,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

    一條公交線:打磨細節服務旅游“全景模式”

    今年端午節前,4輛公交車從鳳凰島濕地公園陸續發車,標志著“鳳凰島旅游定制專線”正式開通,這也是揚州首條全程免費的旅游定制專線。

    “專線全程約49公里,用時約2小時,不收車票、全程免費。”鳳凰島生態旅游度假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范益民介紹,定制專線共投入4輛16座純電動環保車,按照定時運營方式投放,由江都公交西站始發,沿生態科技新城“78大道”到達鳳凰島濕地公園后返回,途經樂動運動工場、深潛大運河中心(綠皮車酒店)等站點。“該線路對進一步推動江廣融合區域的旅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鳳凰島旅游定制專線”所依托的“78大道”更值得一提。這是揚州首條融合運動、旅游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大道,鄰水而建、蜿蜒成環,將“七河八島”的美景串點成線,極大方便了市民游客游玩。

    昨天,記者坐上這趟公交專線,沿著“78大道”而行,沿途的生態美景沿著運河次第鋪展,鳳凰山“茶馬古道”、華豐村民宿、“萬畝麥田”等新農旅景點一一映入眼簾。

    “從最初的‘78大道’,到現在的定制專線,都是為了更好地打磨細節,提升市民游客的游玩體驗感。”新城文旅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就要讓旅游活動不局限于一地一隅、一景一區,而是打開“全景模式”。

    一座鳳凰山:“山、水、林、田”融合的樣本

    乘坐“鳳凰島旅游定制專線”,在鳳凰山“茶馬古道”站下車,映入眼簾的一側是蜿蜒而上的山間林蔭道,一側是民宿成“圈”的泰安鎮華豐村,一個“山、水、林、田”融合的樣本呈現眼前。

    “華豐村依山傍水,我們因地施策,打造了‘伴山’民宿品牌。”華豐村黨總支副書記周培源帶著記者走進“伴山”,只見這里有6棟民宿、近30個房間,配套有涼亭、室外平臺,不遠處就是山林、果樹和大片茶園,露營、燒烤等娛樂項目應有盡有。

    “華豐村周邊河網交匯、茶田連片,綠化覆蓋率達75%以上。”周培源介紹,依托于此,華豐打造了面積達1800平方米的“民宿圈”,首批入“圈”的6戶居民每年每戶平均可增加收入4萬多元。

    生活有甜頭,日子有奔頭。除了華豐村的“民宿圈”,鳳凰山下還有芒稻村的特色田園項目,勤儉村的“花經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越來越多的原住居民愿意返鄉創業就業。勤儉村的“80后”小伙步云就是其中之一。

    步云大學畢業后進入事業單位工作,看到家鄉農旅產業發展潛力后決定辭職回鄉創業。經過幾年耕耘,步云創辦的“球球多肉園”一年銷售額接近60萬元,規模還在不斷擴大。不僅如此,在他的帶動下,勤儉村不少村民也捧起這本“致富經”,發展起了“花經濟”,小小“多肉”在這里遍地開“花”。

    近年來,生態科技新城依托生態資源,聚焦“生態+農業+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圍繞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農文旅融合發展,要尊重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發展規律,更要找準文化、農業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切入點,因地制宜推進融合。”新城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堅持特色創新,挖掘文化內涵,突出生態優勢,打造特色鮮明的農文旅融合新產品和新業態。

    編輯: 周晶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珂尼娜| 欲望之夜| 头文字d里演员表| 《高校教师》日本电影| 德鲁| 巴霍巴利王:开端 2015 帕拉巴斯| 延边卫视节目表| 生理卫生课程| 黄视频在线免费| 洛可希佛帝的电影| 色戒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女儿的朋友4| 血色樱花演员表| 假如爱有天意| 冬去春来电视剧| 周超个人资料简介| 电影喜剧明星演员表| 性文章| 富贵黄金屋国语| 徐正超| 电影世界冒险记| 夏日福星 电影| 儿子结婚请帖邀请函电子版| 天河电影演员表| 《人奶魔劫》电影在线播放| 风间由美的电影| 混的人头像| 肢体的诱惑电影| 周杰伦雨下一整晚歌词| 速度与激情18| 头文字d里演员表| 锦绣南歌免费看| 3片| 潘霜霜惊艳写真照| 音乐僵尸演员表| 电影林海雪原| 《平凡之路》电影| 挠胳肢窝肚子腰| 自拍电影网| 美女xxx69爽爽免费观妞| 五猖会原文加批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