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康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愛康云醫拉一群孕婦干啥的
當愛康的體檢結果和醫院不一致時,你會選擇怎么做?
去體檢中心或醫院檢查,最怕查出問題,也怕查不出問題。36歲的王女士(化名)就在短短兩個月內經歷了三次關乎生命的大反轉,在愛康體檢時被告知有患癌風險,前后三次前往中外知名醫院復檢,醫生診斷均為良性。在愛康專家的再三堅持下,第四次就診被確診乳腺導管癌。
健康的“反轉”背后,是醫生過硬的醫療技術、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有溫度的服務態度,更是愛康為客戶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高品質健康管理服務最有力的詮釋。
生命接連3次大“反轉”
在愛康體檢完,提示患癌風險,當在醫院復檢一次又一次被告知為良性,但愛康卻一次又一次告知有患癌風險,換成你,你會相信誰?
2023年8月,36歲的王女士(化名)在愛康國賓北京亞運村慧忠北里體檢中心體檢時接受乳腺超聲檢查,結果顯示左、右兩側乳腺均可見多個低回聲結節,右側伴鈣化,建議進一步檢查。
王女士在愛康國賓體檢中心的超聲報告單。
愛康國賓北京亞運村慧忠北里體檢中心超聲科副主任郭醫生第一時間告知王女士檢查結果,以及可能出現的乳腺導管癌風險,并建議王女士盡快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當日下午,王女士便前往北京某三甲醫院問診,以被告知30多歲發生乳腺癌的概率低而結束。但愛康體檢中心的患癌風險提示仍令其不安,幾天后,王女士又預約了另一家權威三甲醫院進行乳腺超聲檢查,檢查結果提示:乳腺散在鈣化屬于良性。
盡管愛康體檢中心與權威三甲醫院復檢結果出現截然不同的結論,但郭醫生憑借多年的診療經驗和對客戶健康負責的職業操守,在王女士前往英國之后,繼續堅持進行追訪。在郭醫生的再三建議下,王女士前往英國倫敦一家權威醫院再次進行超聲檢查,結果依舊未發現乳腺導管癌。
對于郭醫生來說,面對國內、國外的復檢結果一次次與其判斷的結論相悖,該堅持自己的判斷還是接受第三方的診斷意見?是否還要繼續督促客戶復查成為極大的考驗。而對于王女士來說,與癌癥擦肩而過還是錯失攔截良機,也許就在一念之間。
“你再相信我一次”
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勇氣。郭醫生將“對客戶的健康負責到底”刻進骨子里,長期從事健康管理工作,她深知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重要性,“你再相信我一次,你這個結果肯定有問題”。她堅持建議王女士去做一次乳腺鉬靶檢查,與超聲進行交叉檢查。
乳腺鉬靶檢查,全稱為X線鉬靶攝影乳腺檢查,是一種無創性檢查手段,用于早期乳腺癌和其他乳腺病變的篩查和診斷。乳腺鉬靶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清晰顯示細微鈣化灶,而細微鈣化灶是除腫物、結構扭曲之外診斷乳腺癌的另一種重要征象,也是對早期乳腺癌進行篩查和診斷的重要征象。
王女士明白,身體健康并非兒戲,現在醫學雖然發達,但也并非萬能,有可能出現誤診,也有可能因為病情的復雜性和隱匿性導致一時難以察覺。
鑒于郭醫生的真誠與堅持,2023年10月,王女士在倫敦的一家醫院進一步做了乳腺鉬靶檢查,最終發現了鈣化灶,經過穿刺后正式確診為早期乳腺導管原位癌,該癌癥被認為是浸潤性乳腺癌的先兆,早期發現治療效果較好。王女士及時接受了手術治療。“倫敦的醫生說像我這么小的鈣化灶(范圍小于1cm),很容易被忽略。”
“如果不是郭醫生,我的病一定不可能在0期這個階段(被確診),總而言之我非常感恩,感恩碰到了郭醫生。”王女士表示。
王女士告知郭醫生確診結果。
作為預防醫學領域的先行者,愛康集團自成立至今,始終秉承“以質取信”的企業理念,把守護健康視為己任。郭醫生過硬的醫療技術、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有溫度的服務態度,正是愛康為客戶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高品質健康管理服務最有力的詮釋。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曾談道:“體檢是一份良心事業,品質至關重要,愛康一直在努力。”
20年的探索中,愛康一直在思考如何讓生命更健康,不斷以科技創新賦能健康管理,建立起中國體檢行業第一個千萬級用戶云平臺,打造初具規模的“愛康AI矩陣”。對于一些專注的領域,建立起從“檢”到“管”的一體化醫療服務體系,成立四大中心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加碼。憑借堅守品質的初心和深耕健康管理的實力,愛康榮獲“2023年度責任企業”及《財富》中文版“2023最受贊賞的中國公司”。
【健康提示】
乳腺檢查是用于評估乳腺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常見的乳腺檢查方法包括:
乳腺自檢:自己用手觸摸檢查乳腺,觀察和感覺是否有異常腫塊或變化。
臨床乳腺檢查:由專業醫生通過觸診、視診評估乳腺有無異常。
乳腺超聲:通過超聲波成像檢測乳腺內部結構,能有效區分囊性和實性結節。
乳腺鉬靶X線檢查:利用低劑量X射線拍攝乳腺,為早期發現乳腺癌提供可靠依據。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對乳腺內部組織提供更為清晰的成像,常用于高風險患者或復雜病例評估。
通過這些檢查方法,能夠早期發現乳腺疾病,及時進行干預和治療,有助于提高預后效果。定期進行乳腺檢查對乳腺健康至關重要,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的女性。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校對 柳寶慶
圖/企業供圖
愛康集團 做體檢行業的高效賦能者與探路者
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認為,體檢是一份良心事業,品質至關重要。企業供圖
2002年到2023年,正是國內院外體檢市場從逐步形成到容量擴增、快速發展的過程。成立于2004年的愛康國賓,作為國內頭部民營體檢機構,恰好成為這一過程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從推出有人“管”的體檢戰略,到引入人工智能應用,打造出初具規模的“愛康AI矩陣”,愛康一直致力于用創新科技來驅動健康管理行業服務模式變革;在面向全人群的常規健康管理服務基礎上,愛康還將目光瞄準婦幼、老齡等特殊人群,不斷拓展服務邊界。
健康意識催生千億體檢市場
時間追溯到1998年,是我國首家商業體檢機構誕生的年份。隨之我國院外體檢市場的蓬勃發展,從2003年開始。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彼時,非典疫情的發生,讓公眾的健康意識有了明顯提升,體檢的理念開始深入人心,體檢行業也就隨之迎來上升周期。
2004年張黎剛在創立愛康網時或許沒有想到,他“踏準”了一個賽道將要起飛的節奏。剛離開上一家公司的他,在飛機上讀到一本雜志,其中提及女性要寫自己的健康日記,記錄身體狀態。“能不能在互聯網上建個檔案呢?”愛康網誕生。三年后,張黎剛帶領愛康與國內起步較早的連鎖體檢機構上海國賓合并成為愛康國賓,張黎剛擔任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合并后的愛康國賓接連簽約了多家業務覆蓋全國的企業級大客戶,現在的民營體檢市場頭部機構也就此誕生。
隨著政策層面的推動,尤其是在“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健康管理這一概念開始“火爆”,再加上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深入、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及技術層面的突破,作為健康服務的前端,體檢在及時發現疾病和預防疾病有相對成熟的服務體系,市場開始快速增長。據艾媒咨詢預計,我國體檢市場規模在2021年就已經接近2000億元。
如今愛康已擁有近170家體檢中心,與全國200多個城市的800家醫療機構建立起合作網絡。在張黎剛看來,體檢是一份良心事業,品質至關重要。記者了解到,愛康集團所有檢驗中心配備的均為國外知名品牌的檢測儀器和試劑,硬件條件有著足夠高的精準度和靈敏度。
科技創新驅動健康管理數智化、精準化、同質化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疾病的防治均提出了明確的檢測頻率目標,成為近年來又一項政策紅利,有分析指出,此舉將進一步刺激體檢端的需求釋放。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等科技正逐漸與醫療健康融合。從2017年起,愛康以戰略升級的方式,推出做有人“管”的體檢戰略,搭建了iKangCare+企業客戶分級服務體系和iKangPartners+合作伙伴計劃,從而為企業客戶提供專家級、可信賴的健康管理服務。
體檢市場的發展,離不開醫療資源的“加持”。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國內醫生數量僅為428.7萬。而400多萬醫生中,基層醫生僅一百余萬,要解決基層從預防、篩查到治療的難題,并且均衡化醫療資源,單純靠加碼人才培養幾乎不可能。以AI為代表的技術成為提升效率的一種可能,在AI領域,愛康頻頻“出手”。
2018年,愛康啟動iKang AI+計劃,引入人工智能應用,自此,有人“管”的體檢戰略正式邁入2.0版本,5年來陸續推出覆蓋眼底、乳腺、心臟、腦血管、牙齒、骨骼等專項篩查的10余款人工智能產品,打造出了一個初具規模的“愛康AI矩陣”。以肺部為例,2022年,愛康全面引進胸部CT-肺結節AI輔助診斷系統,該系統可大大減少每份胸部CT影像閱片用時,對肺結節敏感性超過98%,并可同時完成肺窗、骨窗、縱隔窗等胸部病灶的檢出與分析。
在深耕內功修煉方面,愛康一直不遺余力。2021年,愛康將整個體檢系統搬到云端,愛康“醫療云”全面上線,匯聚約6000萬體檢大數據,由體檢云、影像云、心電云、檢驗云組成。用戶在愛康體檢拍過的每一張X光、CT片、磁共振、心電圖的數據都將傳至云端,部署在云端的AI軟件將對信息進行初篩和分類,不僅能夠實現實時查看體檢結果、通過AI閱片增加精準度、智能化預測健康風險,如需進一步檢查,醫生也能通過這些數據有的放矢地判斷病變。今年6月,愛康首個AI健康管家—“ikkie”推出,服務覆蓋檢前、檢中、檢后全環節,愛康AI體檢生態初步完成閉環。
按照張黎剛的說法,將更多創新科技應用在健康全管理過程中,能幫助用戶更早發現、更早診斷、更早治療。愛康清楚地意識到,只有不斷向科技縱深探索,才能為體檢市場帶來新動力。
以“檢”為始拓展外延服務 滿足客戶多層次需求
如果說二十年前的非典疫情讓人們的健康意識明顯提升,那二十年后的今天,人們的健康需求已經變得多樣化,面對不同年齡、不同基礎健康狀況的客戶,如何提供個性化、精準、便捷、高效的服務,是擺在每一家健康服務提供商面前的共同課題。
對此,愛康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愛康看來,管好健康,體檢是重要的第一步,檢后的科學健康管理和控制干預疾病風險因素才是篩查的最終目的。
2022年開始,愛康試點創立了愛康心康中心,愛康·她中心,愛康青少兒健康成長中心,首家集“身心檢評、康療休養”于一體的“愛康悅養中心”也于去年11月在杭州西溪啟動籌備。在面向全人群的常規健康管理服務基礎上,逐步向婦幼、老齡、職業人群及其他需要關注的特殊人群健康需求傾斜。
當下,健康管理服務領域正迎來新一波發展浪潮。愛康集團選擇以人工智能為支點,擁抱更多優質醫療資源,以體檢篩查為起點、為圓心,不斷延伸業務版圖,探索更加多元的健康管理路徑。
【聲音】
“沒有一個學醫之人不把治病救人、呵護生命視為自己最大的夢想,我也一樣。”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在讀書時就看到科技的力量,內心深處很早就種下“健康夢”。
從推出個性化體檢到有人“管”的體檢,再到基因檢測、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的引入,愛康集團一直在探索如何能更大發揮預防醫療服務價值,為行業、為客戶帶來更多的健康管理新路徑、新思路和新可能。
作為預防醫療機構,愛康集團希望可以多發揮與醫院互補的功能,一方面體現在預防和早期發現疾病;另一方面,是檢后的個性化、全周期健康管理。愛康希望以體檢為入口,持續鏈接健康管理、醫療問診和康復,為用戶創造更多健康服務。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