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9坦克防護震驚世人 抗穿甲能力可達1.2米
原標題:“獨臂總師”祝榆生:英雄雖逝 鐵甲向前
很多人認識祝榆生,是從第三代坦克開始的。他為兵工發展付出了太多異于常人的艱辛,因為組織迫擊炮試射試驗被炸斷右臂,人們后來習慣稱他為“獨臂總師”。在祝榆生的字典里,沒有“害怕”二字。由此,我們終于明白:花甲之年的祝榆生何以重披戰袍擔綱99式坦克總設計師?
人物簡介
祝榆生(1918-2014.10),重慶人,全國戰斗英雄、中國第三代主戰坦克總設計師。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參加革命,30歲時組織迫擊炮試射試驗,被炸斷右臂;66歲時,他受邀擔綱99式坦克總設計師;2005年獲兵器工業科技發展終身成就獎。2014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199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50周年閱兵式上,三軍列陣,鐵甲生輝,國產第三代坦克方陣首次公開露面,威風凜凜地駛過天安門廣場。
中外軍事專家們沸騰了:“世界最先進主戰坦克之一!”
海內外炎黃子孫們振奮了:“我們有自己的坦克了!”
而祝榆生,一位耄耋老人,第三代坦克的總設計師,早已淚流滿面。
“他的字典里沒有‘害怕’二字。”原第三代坦克副總師傅寶玉這樣評價;
“一生無所畏懼,永遠在超越。” 原第三代坦克科研總指揮王天民說;
“祝總當第三代坦克總設計師,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魂!”中國工程院院士、原第三代坦克副總設計師王哲榮說。
你可能有所不知,作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99式坦克設計師,祝榆生只有高中學歷。但熟悉他的都說:“一本活字典,永遠在鉆研”,這是他給身邊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1984年,第三代坦克設計之初,中央軍委給祝榆生的任務是“能夠跟先進的坦克相抗衡”。然而,祝榆生卻把目標瞄得更遠:“打個平手有什么用啊,非得把它打掉!”
15年磨一劍,在祝榆生的帶領下,中國的新型坦克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佇立于引領武器裝備科技前沿的潮頭。
在三大性能——火力、防護、機動方面,第三代坦克的表現令世人震驚:
火力:搶占火力打擊制高點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具有更加強悍的打擊力。
防護:設定的坦克裝甲抗穿甲能力可達1000—1200毫米。
機動:通過其他方式彌補了動力的不足,使之與世界先進水平旗鼓相當。
“祝榆生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這是所有了解祝榆生的人們的共識。
“坦克研制15年,他就吃了15年的盒飯。”祝榆生生前的司機說;
“水泥地板,白色墻壁,這是他一生居住的內飾。”祝榆生的鄰居說;
“和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友相比,我已經很幸運了。”祝老自己這樣說。
身殘志堅、博學睿智,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居功不傲,祝榆生用自己過人的功績和坦蕩的胸懷蕩滌著國人的心靈,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豎起一座厚實的人格豐碑。
英雄雖然逝去,但99式主戰坦克依然雄霸在世界優秀坦克的前列,馳騁在祖國大好河山的防衛前線!(陳婕 閆磊 王雪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