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衛士”臉上放螞蟻練耐力 鐵釘刺腳心堅持走
到天安門觀看升旗儀式是很多人一輩子的夢想。他們每天走過金水橋,把“共和國第一旗”高高升起。在中國,也許沒有哪支部隊像國旗護衛隊那樣受到如此多的關切。在很多人眼里,他們是中國的國家形象和軍隊形象的代表。這支隊伍就是天安門國旗護衛隊,但他們真實的生活卻十分神秘。昨天,退伍回到老家帶領鄉親們致富的郝東東向記者揭秘了“國旗衛士”們鮮為人知的生活。
今年29歲的郝東東身高1.8米,高大英俊,皮膚黝黑。由于長期右肩扛槍,他的右肩胛骨有一層厚厚的老繭,右邊手臂也明顯比左邊手臂粗出一圈。郝東東是2004年經過層層選拔進入國旗護衛隊的,那一年,他才17歲。
淘汰率70%每晚睡3小時
剛到部隊一個月,每天要跑5公里,后來他才發現,每天晨跑5公里只是“開胃菜”,從金水橋到國旗桿基座,正步138步。為了這103.5米的跨越,每一名新入伍的新兵都要跨越一道道門檻,才能站在國旗桿下。
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的士兵是每年從上萬名新兵中,經過三個月軍事訓練后嚴格挑選出來的。每道關口,都要淘汰一批人。當年,和郝東東同一批進入選拔的有100多人,但后來,經過3個月訓練后只剩下約30人,淘汰率達70%。
而前3個月的訓練還只是“入門級”,有幸被選中的戰士,還要進行4個月的強化訓練,堪稱“魔鬼訓練”。每天早上8時準時開始訓練,11時半收操,下午3時半繼續訓練。
國旗護衛隊每天都要從天文臺抄錄天亮時間,從而制定出精確的升、降旗時間,分秒不差。夏天訓練時起床很早,7時起床,7時20分開始吃早飯,7時50分準時訓練,到11時30分。11時50分吃飯。午休兩小時。下午進行學習教育。周二、周五是全天訓練。晚上看完新聞聯播后自由活動,到了8時半就洗漱,9時睡覺。
夏天最早兩點多就要起床,因為夏天升國旗早,升國旗回來還要補上一個小時覺。尤其是有升旗任務時,只能睡3個小時。“晚上9時睡下,9時30分起床,10時到廣場,站崗站兩個小時。回來就12時了,但第二天凌晨3時30分,又得起床去升旗,升完旗回來6時多,最多睡一個小時,又要開始一上午的高強度訓練。下午又要去站兩個小時的崗。”尤其是每年新兵、老兵交接時,國旗護衛隊的戰士既要站崗,又要升降國旗,還要訓練。
除了睡眠少,高強度的訓練讓戰士們經常體力透支。剛到的那一個月,郝東東晚上一到家,往床上一靠,就睡著了。“很多人因為受不了,退出了。”
臉上放螞蟻練耐力
國旗從基座升到桿頂的時間為2分零7秒,在外人看來,國旗護衛隊的戰士們無比威武雄壯,他們代表了中國和中國軍隊的形象。而這短短的兩分鐘,卻需要國旗護衛隊戰士們兩年的心血。國旗護衛隊訓練究竟有多苦?
首先要練的就是站功。國旗護衛隊的士兵,必須做到在烈日下站4小時。為達到正步走百米不差分毫,郝東東的領子上別大頭針,練擺臂時拉起繩子,練踢腿時綁著沙袋,走路時背上插上T型架子。睡覺時也不用枕頭,平躺在硬板床上,就是為了練就良好的體形。
每天升旗前1小時要提前訓練,主要是鞏固動作、防止出錯。護衛隊員還擔負著國旗哨位的執勤任務,冬不穿棉、夏不穿單是對國旗哨兵的特殊要求。夏天最熱時,天安門廣場地表溫度高達60多攝氏度。一班哨下來,郝東東衣服上都是白色鹽漬,衣服可以豎立起來。冬天,廣場上地表溫度為零下20攝氏度。兩小時紋絲不動,郝東東每次下哨后,手腳麻木僵硬,就連嘴唇也被凍僵了,話都說不出來。
并且,在執勤站崗時,身上除了眼珠子,哪里都不能動,就算蟲子跑到身上也不能動。而夏天,廣場上蟲子特別多,就算蟲子趴在臉上,也只能一動不動。他在平時訓練時,甚至專門抓來幾只螞蟻放在臉上爬來爬去,練習自己的耐力。
其次是走功。32人組成的護旗方隊要橫成行,縱成列,步幅一致,擺臂一致,目光一致。齊步要求每一步走75厘米,整齊劃一。從金水橋到國旗桿下138步,每步都要走得威武雄壯。腳壓磚塊,是練習走功的“秘籍”,在腳上放上一塊3斤重的板磚,堅持兩分鐘,隨著訓練量的加大,逐漸提高到兩塊板磚、三塊板磚。為了提高踢腿的幅度和力量,他每天還要在腿上綁上5斤重的沙袋練習踢腿,一踢就是上千次。
每天訓練大量出汗,郝東東的腳上也長出腳氣和雞眼,走路都疼。這是國旗護衛隊戰士們的“職業病”,因為訓練要穿特制的方口皮靴,鞋底是牛筋底制成的,一雙鞋差不多有4斤重。每天訓練完,鞋子里面能濕得能擠出水來。因為練正步走時頻繁踢腿,摩擦大腿內側,一個月訓練下來,戰士們都尿血。但幾個月后,戰士們對尿血早就習慣了。
第三就是眼功。由于長期在天安門值守,代表的是國家形象,郝東東在升旗過程中還不能眨眼,對著太陽練不眨眼、迎著風沙練不瞇眼。如今,他可以做到在迎風、迎光的情況下一分鐘不眨眼。
3個月減肥不成功就要淘汰
國旗護衛隊由36名官兵組成,其中有1名指揮員,1名擎旗手,2名護旗手和32名護衛隊員。32名護衛隊員,身高從高到矮,一字排開,郝東東基本上在最后一排“殿后”,所以,受關注程度非常高。國旗護衛隊雖然不是“靠臉吃飯”,但對士兵的外在儀容卻有非常高的要求。“身高必須在1.8米以上,60公斤以上,太胖也不行。太胖了,肚子都鼓起來了,肯定不行,指導員會要求你3個月減肥,減不下來就走人。平時大家都非常注重飲食,那些太油膩,容易長肥的東西,都不敢吃。”
在一次升旗中,郝東東的一位隊友第一腳正步剛剛踏出,突然感到右腳底一陣疼痛。但當時正在踢正步往前走,不能低頭,但他感覺到有東西扎進了自己的腳心,每往前踏一步,都是一陣鉆心的痛。方隊還在行進,一定要堅持到完成任務。升旗完畢,這位隊友靠在一棵樹上,表情十分痛苦。他脫掉鞋子才發現,一根火柴粗的鐵釘穿過皮靴,刺進腳心,整個腳底已經血淋淋,襪子已經和腳底的血肉粘在一起。
在很多人看來,國旗護衛隊代表的是國家形象,風光無限,但郝東東坦承,當兵真的很枯燥,唯一的樂趣是打籃球、下棋。并且,當兵期間不能談戀愛,也不能用手機,他在國旗護衛隊5年期間,從來沒用過手機。平時除了睡覺,他基本上都在訓練。入伍5年的春節,他都是在部隊上過的,5年間,他僅回過老家兩次。
不過,在國旗護衛隊,郝東東還是收獲了極大的榮譽感與滿足感。他參加了國慶60周年閱兵。“當我跟著方隊雄赳赳通過天安門廣場時,熱血沸騰,我頭一回覺得,自己這輩子沒白活。”
婉拒高薪 帶領鄉親們致富
2009年11月,郝東東離開了他戰斗了5年的國旗護衛隊。“出來上廁所也不能穿拖鞋、短袖,衣衫不整,絕對不行。廁所在角落,不能走直線過去,要沿著墻根,走直角過去。我們住的營區都有攝像頭,我們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郝東東說,這種嚴苛的要求已經融入他的骨髓,直到他退伍后很長一段時間,上廁所還是走直角,妻子勸他趕緊把“老毛病”改過來。
因為自己退伍軍人的身份,尤其是“國旗護衛隊”隊員的光環,很多人對他充滿尊敬,并愿意給他提供高薪的機會。其中一家單位還為他開出了數十萬元的年薪,但被他婉拒。“我們農村娃,吃得了苦,我更愿意靠自己的本事吃飯,不想沾國旗的光。”郝東東說,在國旗護衛隊這樣一個萬人敬仰的集體工作,他最大的收獲就是這個大熔爐磨煉了自己堅毅的性格,遇到困難從不放棄。
郝東東最終決定自主創業,如今,他在老家文水縣孝義鎮開了一家手機專賣店賣手機,還在鄉下開了一家超市,帶領鄉親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