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配圖
彭博社稱,北京當局計劃進一步嚴密控制資金涌入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導致香港恒生指數應聲下挫,不動產開發、水泥、玻璃、鐵礦砂等原物料類股領跌。
臺灣聯合新聞網網站10月11日援引彭博社的報道稱,大陸金融監管當局正研議如何阻止投機資金流入房市。這將是大陸當局過去十年來第四波“打房”行動,前三波分別發生在2006年-2007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
但花旗研究公司與凱投宏觀公司的分析師認為,大陸這一回打壓房地產,影響應該較不嚴重,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這次房價狂飆大致集中在大都會區,需求原本就強,雖有投機資金參與其中,但也有真正的最終使用者需求提供支持。花旗指出,相較于前幾波市場過熱發生在房價較低的城市,且需求大起大落,這一波需求是在大都會區涌現,雖可能降溫,但不會曇花一現。
二,此次房價的支撐力道較強,因為房貸利率已下降甚多。例如,花旗指出,首套房平均利率目前為4.4%,低于過去的6.7%至8.5%。所以,目前住宅價格相對較便宜,待售屋也較少,供應情況較為吃緊。
三,不動產開發商這回也比較有節制。凱投宏觀指出,興建中房屋的樓層面積增長幅度已趨緩,從2010年的將近40%,大幅縮減為目前的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