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兒童票網上不能買怎么辦-網上不能購買兒童汽車票怎么辦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趙語涵 潘福達
剛過去的雙節假期,是近五年來的最火“黃金周”,不少父母都選擇帶上孩子出門旅游或者回鄉探親。出遠門,飛機是基本交通工具,然而,過安檢人臉識別必須要抱起娃、童車托運規則不明晰、線上選座只向大人開放、耳機過大孩子掛不住,從安檢到登機各環節的服務細節,做得仍不完善,給旅途中的父母增添了不便。
安檢:設備過高 60斤的娃娃得抱著
剛剛過去的假期,北京市民張女士第一次帶著三歲多的兒子坐飛機遠途出游,手上推著童車,身上背著行李包,本就手忙腳亂,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安檢時還經歷了“囧境”。
在機場安檢的證件識別服務臺,張女士先完成了人臉識別和拍照,但輪到孩子時,由于設備過高,孩子無論是坐童車還是站著,都拍不到臉。無奈之下,她只能把孩子抱了下來,“一邊背著兩個大包,一邊舉著孩子,別提多狼狽?!?/p>
人臉識別設備究竟多高?記者前往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安檢口看到,人臉識別設備固定安裝在安檢證件識別服務臺面上的一側,設備的高度大約在1.6米左右,攝像頭的位置適合成人身高,但是針對小朋友,特別是身高1.2米以下的小朋友,就需要家長抱起再進行拍照和識別。
T3的人臉識別
不僅張女士遇到這樣的尷尬,韓女士這個假期帶著已經六歲多的孩子去福建游玩,也遭遇了安檢時人臉識別設備過高的不便。韓女士的兒子身高已經接近1.3米,一些機場的安檢設備孩子踮起腳尖也能拍到,但在福州長樂機場過安檢時,拍攝人臉的攝像頭沿一根長桿被設置在了約1.7米的位置,孩子踮腳尖也不行。韓女士只能抱起已經60多斤的孩子,方通過了人臉識別和拍照。
【聲音】能否多用可移動設備?
“能不能讓攝像頭移動而人不動?這樣孩子不用抱起,坐輪椅的老人也不用站起來。我覺得應該在機場推廣這樣的設備?!表n女士建議。
記者查詢發現,目前已有機場考慮到了兒童人臉識別的便利度。例如,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國內出發安檢區,一種配有360度拍照范圍的攝像頭已經啟用。據了解,攝像頭可以忽略旅客身高,即使不到一米的幼兒,也可以自己站在攝像頭前拍照后完成安檢過程。
托運:童車能否登機沒個準話
帶年紀小的孩子出行,兒童推車幾乎是必備用品。什么樣的童車必須托運、怎么托運,這也讓很多家長感到迷糊。
“我查了好多攻略,很多網友的說法和經歷都不一樣。有的人把車直接推到登機口再交給空姐托運,但有的人就在托運行李時被要求打包。”張女士就說,由于網上查不到統一規則,出行前她還特別咨詢了航空公司,得到的回復是需要具體咨詢現場機場工作人員,“最后我仍然不知道童車到底能不能推到登機口。”
保險起見,張女士在辦理行李托運前簡單打包了童車,工作人員看完后說可以推到登機口,她又現場拆了打包。在客流密集的“黃金周”,這無疑增加了出行的混亂和其他旅客等待的時間。
即便是符合要求的小尺寸折疊童車,最終能否上飛機也沒譜兒。杜女士這次假期帶娃去廣州游玩,特地購買了一輛折疊后符合登機要求的童車。結果在登機前,工作人員廣播告知由于本次航班滿員,行李空間不足,她這可折疊的童車也得托運。
童車托運有標準么?記者以旅客身份致電多家航空公司,均表示允許攜帶嬰兒乘機的旅客隨身攜帶輕便嬰兒車,折疊后的尺寸重量要滿足手提行李要求。但具體到每家航空公司,由于手提行李的標準并不統一,需要乘客提前查詢。但對于尺寸較大的嬰兒車可否到登機口辦理托運,沒給一個明確答案。記者咨詢了國航、東航、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客服熱線,均表示“能否推到登機口需要現場咨詢機場工作人員”。
【聲音】托運細節能否提前告知?
童車托運,有航班做得不錯。飛行達人徐女士就分享了一次很棒的經歷,從北京大興國際 機場準備乘坐南航航班前,她去的母嬰室內設備齊全,安檢時工作人員指引她走應急快速通道,她一路推著童車來到了登機口,整個流程堪稱“絲滑”。
民航專家林智杰建議,應明確統一的嬰兒車專屬登機標準,最好不要簡單按照普通的登機行李標準來判斷什么尺寸的嬰兒車能夠允許帶上飛機。只有統一標準,才能夠推動嬰兒車廠商按照行業標準設計能登機的嬰兒車。另一方面,要推動出臺行業統一的嬰兒車登機口托運保障流程,讓各機場都允許在登機口便捷的打包托運,方便旅客出行。
值機:手機選座只向大人開放
如今,航班線上值機已經很普遍,然而,這項服務卻不一定向兒童開放。
這個假期,市民藺女士帶著孩子前往上海游玩。去程時,她乘坐的是國航航班,直接通過手機完成了線上選座和值機,沒有排長隊就順利登機。然而在返程時,藺女士購買的是南航航班,提前幾天在手機上值機時卻發現,添加同行人輸入孩子身份信息后,系統卻顯示找不到該乘坐人的信息。藺女士只得早早趕到機場,在柜臺排隊完成了值機。“假期人特別多,我排了近40分鐘,本來這個時間可以節省下來的。”藺女士吐槽。
此外,也有親子家庭曾經遇到過線上選好座位又被打亂。今年8月,孫先生一家三口出游,早早在線上選好了挨在一起的座位。在柜臺辦理好托運并打印登機牌時,孫先生并沒有細看座位信息,直到登機時才發現,打印出的登機牌三個座位全部被打亂,互相都不挨著。“我4歲的孩子,難道要讓她自己坐么?”對于線上選的座位被調換,空乘人員解釋稱,可能由于臨時更換了機型導致座位被打亂??蓪O先生對此解釋并不滿意:“柜臺值機時,工作人員明明看到我帶著小朋友,打印了完全不挨著的三個座位也沒有提醒一下?!?/p>
記者查詢到,的確不是所有航空公司都支持兒童線上值機。南航客服表示,兒童旅客可在購票后登錄南航官網、App和微信小程序選擇座位,目前部分始發城市的兒童旅客可在線值機并獲取電子登機牌,其他機場始發兒童旅客須至少提前2小時到達機場人工柜臺辦理乘機手續;海航客服稱,兒童搭乘國內航班需攜帶戶口簿或兒童身份證、護照或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出具的身份證明前往人工值機柜臺辦理值機手續。
【聲音】兒童線上值機能否推廣?
“線上值機真的很方便。”藺女士以她此次乘坐的從北京到上海的航班為例,通過國航 App添加兒童 為同行人,就可以直接選座,并生成值機二維碼。
據記者了解,除了國航外,廈航也支持兒童線上值機。廈航的客服人員稱,網上值機不支持嬰兒等特殊旅客,兒童值機可通過線上辦理,需要成人旅客網上值機時以“添加同行”旅客的方式辦理。
藺女士建議,兒童線上值機在所有機場和航空公司推廣,為親子家庭盡可能提供便利,“畢竟帶孩子已經很累,還要去柜臺排隊,孩子很可能不耐煩、哭鬧,影響他人。”
服務:耳機太大 兒童餐像開“盲盒”
乘機過程中,親子家庭也盼望著對于小朋友的機上服務能夠更人性化。第一次乘機,張女士的孩子對于飛機前排椅背上的小屏幕格外好奇,想要用機上設備玩游戲,但在佩戴耳機時,卻發現飛機提供的耳機太大了,孩子頭圍小根本戴不住,飛機上也沒準備兒童耳機。為了不讓孩子吵鬧影響到其他旅客,張女士只能一路給孩子扶著耳機防止滑落。
除了耳機,還有飛機餐。不少航空公司都提供了特殊餐食服務,旅客可提前預訂嬰兒餐或兒童餐。本來是一項很人性化的服務,但有家長體驗卻發現,訂兒童餐有點像是開盲盒,有時候很貼心,有時候卻有些敷衍。
“這次飛機往返,我給孩子都訂了兒童餐,盡管是同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但不同的機場出發,兩份餐食差別挺大。”假期帶著孩子返鄉的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去程時,兒童餐是米飯蔬菜和造型可愛的小蛋糕,米飯還被精心擺成了飛機形狀,孩子吃得很開心;但回程時,兒童餐只給了一份意大利面,面條很硬且有點夾生,孩子不愛吃。
【聲音】兒童餐能否圖文并茂?
記者登錄海航、國航等多家航空公司App看到,旅客可以提前對餐食進行特殊要求,除了兒童餐、嬰兒餐外,還可以選擇餐、水果餐、素食餐等。不過多家航空公司都沒有提供餐食的具體菜單,“特殊餐好不好只能開盲盒、碰運氣”成了不少旅客的感受。
“既然已經提供了特殊餐的選擇,希望航空公司可以把細節再完善一點,比如能夠提供兒童餐基本樣式的菜單或者圖片,讓家長可以心里有數?!眲⑴拷ㄗh。張女士則希望飛機在為孩子提供動畫片、小游戲的基礎上,能把兒童耳機也考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