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美云江西參政議政 建言“摒棄急功近利的政績式扶貧”
中新網南昌1月26日電 (蘇路程)“要堅決摒棄急功近利的政績式扶貧,把扶貧工作放在民生上。”26日,以江西省政協委員身份參加江西省“兩會”的香港歌壇常青樹鄺美云,積極在江西參政議政。
如今已轉入商界的鄺美云,2003年開始從事慈善事業,并積極在內地捐建學校,其中已在江西捐建了數十所學校。由于為江西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2006年起,鄺美云擔任江西省政協委員。
當天下午,政協江西省十一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舉行。江西省政協特邀(香港)界別委員鄺美云在會上就“加強江西省扶貧工作力度”作了發言。
她引用數據稱,“目前江西省100個縣市中,有25個貧困縣,全省貧困人口276萬,其中100多萬人居住在生存發展較為惡劣的偏遠山區、庫區、地質災害區,脫貧的任務依然艱巨。”
鄺美云說,去年年底,江西已立下“軍令狀”,確保到2018年,全省基本消除絕對貧困對象;確保到2020年,現行扶貧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按照中央對扶貧工作的部署和江西省采取的措施,鄺美云結合其本人助學扶貧的實踐表示,江西有關部門要科學規劃、統籌推進,堅決摒棄急功近利的政績式扶貧,把扶貧工作放在民生上,堅持社會效益和公平性并重,統籌推進扶貧難題和扶貧面穩步擴大。
鄺美云又引用媒體報道介紹說,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珠田鄉大壟村,近年來修建了公路,以及實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雖然令當地生活有所改善,然而,縣鄉方面資金配套一直沒有明確響應,讓村方面變成負債累累,造成“負債脫貧”現象。
對此現象,鄺美云建議政府對貧困村應該特事特辦,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提高貧困村基礎設施的補助標準,并對貧困村在扶貧開發中因興辦公益性事件所欠下的債務,進行系統調查,認真核實后,按有關規定逐步予以取消。
“政府各職能部門應該加強合作,確保扶貧一個村、脫貧一個村、長遠致富一個村。”鄺美云表示,要通過建立完善的督查考核機制,組建專門的工作組,隨機抽查扶貧工作進展,對于進度緩慢、偷工減料等一些違規行為及時曝光查處,切實規范和嚴肅處理扶貧工作,確保執行政策不走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