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伊人综合中文字幕-婷婷伊人网-婷婷伊人久久-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午夜在线视频-国产午夜在线观看

中國最火的電視劇 中國最火的電視劇2023

首頁 > 娛樂 > 娛樂快報 > 正文

中國最火的電視劇 中國最火的電視劇2023

給近三年最好的10部國產劇排個名:《狂飆》僅第8,第1名沒有爭議

最近幾年國產劇的質量日漸提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8分好劇。

而且影響力不斷提升,在國際舞臺上頻頻亮相。

去年的首爾國際電視節上,中國電視劇創首爾國際電視節歷史參賽作品數量新高。

還一口氣包攬了最佳長劇、最佳迷你劇等多項大獎。

中國最火的電視劇 中國最火的電視劇2023

下面青石就結合作品評分、觀眾口碑和市場熱度等,為大家盤點一下近三年最好的10部國產劇。

下面,我們從第十部開始說起: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4/2022年

如果要評選2022年的劇王,非《人世間》莫屬。

作為2022年的開年大劇,這部劇播出后收視一路飄紅。

最高收視突破3%,創下央視近五年的收視新高,甚至在黃金檔二輪播出成績亦能霸榜。

口碑也不俗,豆瓣評分8.4,還拿下白玉蘭、金鷹獎最佳中國電視劇殊榮。

而《人世間》之所以能夠火爆出圈,就在于它做到了亮點。

一個是好的故事。

《人世間》改編自梁曉聲的同名小說,以中國北方城市里一個平民社區“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軌跡為故事脈絡。

全面展示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和平民百姓的生活,被稱為“五十年中國百姓生活史”。

雖然原著小說的故事很宏大,但故事史詩感的呈現卻最終落在“小”上。

準確說是周家一家人以及他們的親朋好友上,而這種時代的巨變在人物身上我們看到并能切身體會。

所以真實和感動,也成為《人世間》最大的魅力。

另一個是好的表演。

主演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等人都屬于中生代演員中的中流砥柱。

他們絲絲入扣的表演,將每個人物的成長和變化勾勒到觀眾們的面前。

雷佳音憑借這部電視劇成中年頂流,殷桃也憑借這部劇再拿下一個代表作。

而且不止是主角,劇里的每一個角色無論戲多戲少,都讓人印象深刻。

也正是因為演員們高質量的詮釋和表演,讓這部作品脫穎而出。

除此外劇中的服化道十分真實,畫面也極具美感,有一種電影般的質感,大氣又壯美。

可以說《人世間》是爆劇,也是難得一見的好劇。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5/2022年

《警察榮譽》是由丁黑擔任總導演,張若昀、白鹿、王景春等主演的國產劇。

從劇集名字就可以看出,這部劇講的是警察的故事。

但不同于一般警察片里對警察的塑造,《警察榮譽》將目光聚焦在基層派出所民警身上。

故事以四個年輕見習警員和他們師父之間的相處為主線,展現了一線警員們日常的生活與工作狀態。

所以在這部劇中我們看不到槍戰、刑偵等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場面,更多地是煙火氣。

而正是因為這些情節讓我們看到閃閃發光的是一種責任,但不是一種“神化”。

退下后,普通的派出所中普通的片警們更是普通的人。

所以“他一輔警,一個月拿著兩千多塊錢,你真想讓人家為你把命搭上啊!”這樣的臺詞才能切切實實地擊中人心。

所以同樣是講述警察的故事,《警察榮譽》以新的方式將這個職業展現在觀眾面前。

它重新定義了榮譽的意義,榮譽也可以是平凡的,平凡的力量最讓我們熱淚盈眶。

除此外演員們的也精彩演繹。

張若昀、白鹿等人飾演的見習警員與寧理、李曉川飾演的老警察,他們之間的互動情感真摯有愛而且有趣。

還有王景春根本看不出來他是在“演”,完全就是一個基層派出所所長。

希望八里河派出所的故事可以一直這么演下去。

第二季,真的可以有。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5/2023年

要說去年風頭最盛的國產劇是哪一部,毫無疑問非《狂飆》莫屬。

這部劇首播收視直接破2,之后收視飆到停不下來,成為近九年央視八套電視劇收視第一。

同時還收獲8.5的口碑,就連人民網都發文稱贊,《狂飆》是一部兼具廣度、深度與力度的現實主義作品。

從這些數據就可以看出,《狂飆》不僅成為了開年的王炸之作。

更是超越《人民的名義》《掃黑風暴》等熱播掃黑劇,達到這個類型的口碑熱度天花板。

作為一部掃黑大劇,《狂飆》最直觀的就是滿屏大尺度。

比如泥土中、工廠內、河道邊,都埋藏著受害者的尸體。

還有直觀的場景,受害者直接被從建筑工地高層推了下來。

整部劇通過2000年、2006年、2021年三個時間點。

穿插講述京海市刑警安欣與黑惡勢力高啟強以及他背后的保護勢力之間的較量。

通過橫跨20年的時間,不僅僅講掃黑除惡的故事,也講黑惡勢力是怎么一步步形成壯大的。

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這部劇的野心,這不是一部單純的掃黑劇,而是一部掃黑年代大劇。

除此外劇中的演員更是狂飆演技到停不下來。

作為劇中的大反派高啟強,張頌文用天花板的表演賦予了這個角色靈魂,成為最出圈的演員。

男主張譯把警察安欣從意氣風發的少年,到有勇有謀的警隊主力,再到雖然頹廢但初心不變的不同階段演繹得生動真實。

還有高葉飾演的大嫂陳書婷,倪大紅飾演的泰叔,蘇小玎飾演的高啟盛,每個角色都十分精彩。

目前《狂飆》電影版的拍攝也提上了日程,看來這股“狂飆效應”還遠遠沒有結束。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7/2023年

科幻劇《三體》絕對是近年驚艷的作品之一。

眾所知周由于瑰麗的情節和工業技術的局限,科幻題材一直是國產作品的軟肋。

而作為中國科幻文學的扛鼎之作,把《三體》搬上熒幕并且拍好就更加不容易。

所以當平臺宣布拍攝《三體》網劇時,大家的評價整體偏向負面。

可這部劇播出后不管是收視還是口碑都發生了逆襲。

收視多次破1,位居黃金時段收視率冠軍。

平臺熱度破2萬,站內熱度最高值26948,更是連續30天拿下熱度榜冠軍。

而能收獲這樣亮眼的成績,最主要的就是來自劇集本身的過硬質量。

首先是劇情還原度高,名場面基本保留。

劇版《三體》最被稱贊的就是對原著小說情節的還原。

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關鍵臺詞,抑或是場景道具,都做到了極高的還原度,幾乎是原著的1:1還原。

原著中“宇宙閃爍”“人列計算機”“古箏行動”等名場面也均被如實還原。

最主要的是這些場景的特效也不拉胯,很多特效場面都極具真實感和沖擊力。

其次是選角精準,演員全員演技在線。

《三體》集結了張魯一、于和偉、陳瑾、王子文等演技實力派,劇中每一個演員都發揮了出色表演。

張魯一演出了物理學家專心于學術又有點傲骨的氣場,于和偉演出了刑警史強的細中帶糙和心思縝密。

當然最令人驚喜的就是反派葉文潔。

不管是王子文飾演的年輕版還是陳瑾飾演的老年版,都讓人看到了這個角色迷茫、掙扎和壓抑。

目前《三體2·黑暗森林》也正式官宣,期待這部科幻系列更多的精彩呈現。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7/2023年

排在第6的是被央視評價為“孤品”的《繁花》。

在最近的白玉蘭電視節上,《繁花》獲得5項大獎,也成為名副其實的最大贏家。

這部劇絕對是開年最受關注的作品之一,因為它的陣容太過強大。

導演是王家衛,戛納、金馬和金像獎最佳導演。

原著小說《繁花》獲得茅盾文學獎,被稱贊為“最好的上海小說之一”。

演員集合了胡歌、馬伊琍、唐嫣、辛芷蕾、游本昌等超12位實力派。

劇集播出后,《繁花》也用一組組亮眼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

收視上播出僅用10分鐘收視破2,峰值達到2.6,之后連續14天收視第一。

熱度上,騰訊站內熱度值破31000,彈幕互動總量破1000萬。

而且這股“繁花熱”還從劇內延伸到了劇外,與之有關的東西都火了起來。

《繁花》播出后,網上稱贊最多的就是王家衛的美學風格。

劇中的每一個畫面的質感、光影運用都達到電影級別,隨便截取都可以當壁紙。

所有演員在王家衛的鏡頭下美感也被放大,每一個都散發出不同的魅力。

不僅視覺好看,《繁花》在聽覺上也是一絕。

不管是滬語方言的使用還是高達57首金曲的BGM,都被觀眾怒贊。

不僅面子夠絕美,作為里子的故事同樣夠精彩。

劇集改編自茅盾文學獎小說,全書共有三十一章,沒有連貫的故事,改編簡直是千頭萬緒。

所以王家衛選擇了小說中最有起伏、最具代表的阿寶來作為劇集的主線。

敘事背景和主要場景放在黃河路,通過股市與外貿兩條引子,寶總的故事由此開始。

讓觀眾透過《繁花》,看到酣暢淋漓的商戰,明爭暗斗的職場和繾綣纏綿的感情。

而這樣的《繁花》,能夠成為爆款也就不奇怪了。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7/2023年

2023開年,一陣治愈的風,給國產影視劇帶來了新氣象。

由丁梓光執導,劉亦菲、李現主演的田園治愈劇《去有風的地方》,憑借風景如畫的美景、清新自然的故事,收獲無數觀眾傾心。

該劇一開播就勢頭強勁,以2.904%的收視率碾壓一眾對手,拿下衛視劇收視冠軍。

之后更是刮起收視“颶風”,以34億的播放量和15天的收視冠軍完美收官。

不僅收視熱度爆表,這部劇口碑也不俗。

豆瓣評分8.7,堪稱今年國產劇最優之一,就連、新華社等權威媒體也紛紛點贊。

同時該劇登陸網飛在全球190個國家及地區播放,被《紐約時報》評選為“2023年優秀國際劇目”。

在第十八屆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上,成功斬獲國際競爭單元“最佳電視劇獎”。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還吸引大量游客跟著《去有風的地方》去打卡,極大拉動了當地旅游熱潮。

從這些就能看出,《去有風的地方》的火爆熱度可見一斑。

那這部劇緣何如此亮眼,播出成績如此傲人?

歸結原因,正如網友所說,這是一部值得細品,養眼又養心的“慢看劇”和“寶藏劇”。

該劇跳脫出了傳統愛情故事的桎梏,相較于主角感情線發展。

劇集將更多筆墨放在了主人公的自我和解以及群像角色人生選擇的多樣理解。

許紅豆是部分都市漂泊者的縮影,馬爺是經歷過波峰谷底的創業者,娜娜是曾被網暴的受害者。

他們的身上有著各種各樣的看似容易定義的標簽,但在有風小院他們得以拋開過去,尋找和治愈自我。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需要這樣一部電視劇來治愈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重新認識到生活的美好和意義。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8.9/2024年

馬伊琍、于適主演的《我的阿勒泰》只有8集,每集時長40分鐘。

但這樣一部迷你劇,卻獲得了意料之外的好評與熱度。

央視黃金時段收視率斷崖式領先,在各網絡平臺上也多天霸占熱搜榜。

還是第一部入圍戛納電視劇節的長篇華語劇集,以及北京國際電影節史上第一部展映的劇集作品。

豆瓣評分從8.5分上漲到如今的8.9分,也顯示出觀眾對劇集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可能很多人都沒料到,一部主打草原風光的散文式治愈劇,竟成為2024年開年以來評分最高的作品。

看《我的阿勒泰》,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畫面太美。

在導演的鏡頭下,我們看到了阿勒泰的美麗風光。

這里有連綿起伏的山巒、廣袤無垠的草原、清澈見底的湖泊,隨處撒野的牛羊馬和駱駝。

每一處風景都仿佛是一幅幅精美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仿佛能夠穿越屏幕就能呼吸到那來自遙遠北疆的清新空氣。

除了自然風光和文化元素外,該劇還更深入地探討了生活的真諦。

《我的阿勒泰》改編自李娟的同名散文集,講述了李文秀在大城市遭受挫折后回到家鄉,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她結識了哈薩克少年巴太,漸漸發現了生活之美和生命之美。

尤其是她的母親張鳳俠,不光治愈了李文秀,也治愈無數看劇的人。

她隨遇而安瀟灑自在,和生活極度和解,生活給她什么,她都能用自己的方式過得極具精彩。

她以獨特的人格魅力,詮釋了何為真正的女性力量。

馬伊琍的表演也讓這個人物飽滿生動,讓這個角色散發出難以言喻的魅力。

可以說能在浮躁的快餐化劇集市場中看見這樣的作品,真的是一種驚喜。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9.0/2023年

《問蒼茫》是由王偉執導,王仁君、寧理等主演的革命歷史劇。

作為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的重點劇目,該劇在央視開播以來反響熱烈。

收視上連續14天收視破1,拿下7次黃金時段收視冠軍,最高收視1.62。

口碑上,豆瓣評分9.0,甚至有人夸贊,完全可以比肩《覺醒年代》。

就連、新華社等主流媒體也紛紛下場表揚,稱贊這部劇為主旋律影視劇創作帶來一陣新風。

隨著電視劇的熱播,還帶動不少觀眾循著青年毛澤東的足跡游長沙。

而《問蒼茫》能夠取得這樣的好成績,與劇集自身過硬的質量密不可分。

從劇情上看,該劇承接《恰同學少年》和《覺醒年代》等,講述了從1921年至1927年。

從一大歸來的毛澤東,帶著中華民族將走向何方的憂國之問,探索中國革命正確道路的故事。

劇集以細膩而真實的筆法,把一系列歷史事件生動立體地呈現在熒幕上。

讓不少觀眾感嘆,這是真實鮮活的“歷史教科書”。

從演員上看,《問蒼茫》在選角上向年輕化探索。

白客、魏大勛、牛駿峰、鄭業成等年輕演員均與“青年”二字契合,讓主旋律作品有了更加年輕化表達。

而作為《問蒼茫》最重要的靈魂人物毛澤東,扮演者王仁君更是貢獻出讓人過目難忘的表演。

被觀眾稱贊為:目前最好的青年毛澤東演員。

而在觀看《問蒼茫》時,青石也多次被觸動。

因為從百年前山河動蕩到百年后山河無恙,中國的革命道路不是憑空得來的,而是無數革命先輩沖鋒陷陣換來的。

他們用熾熱的理想,點燃了一個時代的光亮。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9.3/2022年

排在第二名的,是楊蓉、劉奕君主演的脫貧攻堅劇《大山的女兒》。

雖然是一部主旋律作品,但該劇播出后卻連續拿下收視第一。

口碑也是高得嚇人,拿到了9.3分,不少觀眾看完評價道:這部劇一共30集,我哭了30次。

本劇改編自真人真事,原型人物叫黃文秀,是2019年“感動中國”獲獎人物,獲得過七一勛章。

黃文秀出生于廣西貧困之家,靠著自身的努力成為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生。

但和很多人費力在大城市扎根不同,畢業后的黃文秀又回到山村,成了一名脫貧干部。

在擔任第一書記的時間里,她幫助村民脫貧致富,貧困率從28.88%降到了2.71%

后來在一次山洪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年僅30歲。

黃文秀的故事足夠感人,但是要拍成口碑佳作卻不容易,畢竟很多主旋律作品都會過于高昂。

但這部劇卻拍得十分平實,畫面樸實有種紀錄片的感覺,看起來格外真實。

整部劇也沒有空喊口號,高唱贊歌,而是講黃文秀在履職期間做的很多普通小事。

但正是因為這些普通事情的疊加,才讓這個人物更加的真實可觸,才讓觀眾被她的力量所感動。

作為女主的楊蓉演繹同樣出色。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楊蓉下了苦功夫,和之前大家熟悉的反派女二形象大相徑庭。

不少百坭村村村民驅車兩三個小時來到劇組,見到楊蓉后許多人甚至直接喊楊蓉叫“黃書記”。

導演也夸贊楊蓉是演技派,自己看完眼淚刷地就掉下來了,就足以看出楊蓉角色塑造得血肉豐滿。

《大山的女兒》的成功也再次印證,好的故事永遠最打動觀眾。

豆瓣評分/播出時間:9.4/2023年

排在第一的就是《隱秘的角落》導演辛爽和主演秦昊,再次聯手的懸疑劇《漫長的季節》。

這部劇剛開播的時候熱度并不高,隨著劇情的展開這部劇開始被觀眾紛紛安利。

不僅熱度飆升到第一,口碑更是“嚇人”,豆瓣開分9.0,之后更是飚到9.4。

而且《漫長的季節》不僅在國內受歡迎,也在國外爆火。

在2023年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上,《漫長的季節》獲得最佳迷你劇獎和最佳男主角獎。

同時這部劇還被網飛引進。

不同于市面上的懸疑劇,《漫長的季節》打造了一部畫風更明亮,劇情更幽默的生活懸疑劇。

劇中色彩明亮的秋日色調,形成了獨特的懸疑劇視覺觀感。

富有真實煙火氣的生活感,也調和了劇中的懸念感和緊張感,刷新了懸疑題材的常規觀感。

除此之外,《漫長的季節》最不常規的。

就是兇案不是劇集重點,它把更多的筆墨給了那些被牽扯進案子里的人。

這個看似講兇殺案的故事,其實表達的是,人這個個體,在時代環境下的悲歡、掙扎與沉浮。

還有最重要的和解。

結局的那場大雪,有多少人困在過去出不來。

20多年的執著和堅守,時光也有了意義,這是一場來自過去的雪,卻讓現在的人有了前進的勇氣。

這樣的好劇,真的值得大家N刷。

以上就是近三年最好的10部國產劇,每一部都是值得反復觀看的好作品。

希望接下來國劇市場繼續再接再厲,讓觀眾看到更多的高質量國產好劇。

青石電影|小豬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中國最好看的10部劇最低9.5,第一名差點滿分,《水滸傳》沒上榜

作者|丸子

編輯|向晚晩

每年六月到八月都是電視劇的黃金檔,今年也是如此。

前有神仙姐姐劉亦菲的《玫瑰的故事》,后有吳謹言的熱播劇《墨雨云間》,前幾天楊紫主演的《長相思2》剛剛收官。

中國最火的電視劇 中國最火的電視劇2023

真可謂是“爆款劇”層出不窮。

這些劇雖然火,卻難成經典好劇,熱度一過,也就沒有多少人會為之駐足停留。

而那些真正的經典好劇,不管過了多長時間,還是會有很多人喜歡。

就像《甄嬛傳》,已經過了13年,它仍然很火,自媒體平臺關于這部劇的考古內容,更是多到數不清。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國最好的10部劇,最低的是9.5分,第一名差點滿分,而《水滸傳》卻沒有上榜。

19年過去,《亮劍》依然是觀眾心中最好的抗日劇。

它講述了革命軍人李云龍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戰爭時期,始終保持軍人本色的故事。

這部劇讓觀眾看到了革命先輩的風骨,真實反應了那一段歷史的殘酷,后來的許多抗日劇都無法超越它。

與一些抗日神劇相比,《亮劍》的最大亮點是不刻意貶低日軍的實力,不過分拔高國軍的戰斗力。

那些抗日神劇,只會把日軍塑造成的形象,在《亮劍》里,日軍是作戰意識頑強、戰斗力強悍的軍隊。

這凸顯了當時國軍作戰的艱難處境,也還原了當時戰斗的真實性。

這部劇真實的點還在于《亮劍》的服化道,無論是李云龍還是其他角色的衣服,都是皺皺巴巴的,不太干凈,這才是上過戰場的樣子,這才貼合戰爭的背景。

觀眾們喜歡看《亮劍》,最關鍵的是主角李云龍。

他的性格大大咧咧不記仇,講話粗魯,脾氣火爆,不似其他劇,將主角描繪出偉光正形象,毫無瑕疵。

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他就是“敢于亮劍”的真正英雄。

《潛伏》雖然是一部諜戰劇,但是它的編劇,將諜戰元素、辦公室政治元素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些場景都融合在一起,將一部一萬字的短篇小說,改編成了40萬字的電視劇。

這樣大幅度地擴充內容,還做到了劇情邏輯合理,不僅如此,劇中還添加了許多黑色幽默,不得不令人佩服。

《潛伏》在劇情上不拿觀眾當傻子,沒有那種智商堪憂的橋段。就像電視劇《懸崖》里女主角半夜打扮得花枝招展,穿著高跟鞋去倉庫偷東西,這種無腦情節在《潛伏》里完全沒有。

整體劇情上,都是層層深入的,不會生硬地去套革命情感、民族大義這種東西。

余則成當初投共的原因并不是被革命精神感召,只是因為看到軍統的骯臟內幕,同時對左藍念念不忘。

伴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他一點點堅定了自己的信仰,這種變化是循序漸進真實可信的。

這部劇中演員的表演,同樣是它的加分項,妥妥的全員演技在線。

比如審問馬奎、誣陷李涯、刺殺陸橋山等群像戲段落里,每一個人的表情、眼神,都堪稱教科書式的演技,看得人大呼過癮。

這是一部爽劇,不談戀愛,沒有俊男靚女,更沒有抽風劇情,是真正可以翻來覆去看上十幾遍的好劇。

《走向共和》是一部史詩級作品,也是很多人心中國產劇的NO.1。

它展現了中國晚清到民國時期三十多年的歷史,細致描繪了在那個動蕩的時期,先輩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的艱難歷程。

當初編劇團隊在創作劇本期間,閱讀了將近6000萬字的史料,將孫中山、慈禧、袁世凱、李鴻章等那個時代的“主角,從多個角度展現出來。

這些大人物,在國家發展是守舊還是求新的過程中,反復拉扯,精彩至極。

同時,《走向共和》也讓觀眾認識到了歷史人物的多面性,這也是它的厲害之處。

慈禧,在以往的電視劇里,就是一個愚昧無知的老太太,只貪圖享樂,不顧國家死活。

在這部劇里,慈禧會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而拋卻個人私欲,也曾允許朝廷開辦洋務運動,也曾允許溫和的維新變法。

只是她看不到天下大勢,只要威脅了她的統治,她就立刻下死手。

而李鴻章一角,也不同于以往教科書所說的“賣國賊”形象,他其實是個講求實干、精于世故、苦撐國事的人。

《走向共和》將距今不過百年多的近代史,用影視畫面呈現在觀眾面前,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好劇。

《我的團長我的團》主要講述了在1942年中緬邊境的禪達小鎮上,一群來自不同地方的潰兵組成了一支抗戰小隊,在戰火紛飛的環境中艱難求生的故事。

網上有人說:每年都要看兩三遍這部劇。

它究竟魅力何在?

這部劇里的一些演員很有名氣,像段奕宏、張譯等人。

但他們都很能吃苦,每天都是和大家吃住在一起,不斷地研讀劇本,一個鏡頭有時候會拍一天,只為能拍出滿意的畫面。

在劇集制作上,從服裝、配飾、語言、外景、裝備等細節方面,力求還原歷史本來樣貌。

這群潰兵穿著邋里邋遢的衣服,他們來自天南海北,每個人的語言也不盡相同。

隨著劇情的推進,他們的武器裝備也在不斷地更新,開始時用的是中正,到后面用上了。

其實這部劇最吸引人的還是它的內涵,它沒有《亮劍》那種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壯志豪情,有的只是抗戰的艱難,面對戰爭、面對災難不畏懼死亡,奮勇向上的精神。

這個團里的每個人都不是完人,都被戰爭消耗得不成樣子,自認為不配當軍人。

但是在那個假冒的團長“連蒙帶騙”的領導和指揮下,他們都找回了愛國之魂,都會為了殺鬼子而拼盡全力。

最后,他們都可以挺直腰桿說自己是一名軍人,還是一名打贏了日本人的軍人。

94版《三國演義》改編自羅貫中的同名小說,講述了東漢末年的動蕩以及魏蜀吳三國的興衰歷史。

后來翻拍了多次《三國演義》,效果都不如94版。

一部劇拍攝了三年多,放到現在少有影視劇能做到這樣。

劇里的服裝超過了3萬套,道具有7萬多件,群演有40多萬人。

小到手工縫制的鎧甲、精心噴鍍的頭盔,一杯一盞等道具,大到提前一年準備的真“火燒赤壁”的場面,都是工作人員翻遍資料、咨詢專家而精心制作和籌備出來的。

《三國演義》是國人再熟悉不過的文學作品,而94版呈現出的人物都非常符合原著,劇情邏輯嚴謹,展現的戰爭場面也很真實,一幅幅畫面就猶如歷史畫卷一般。

后來,如若談論起大多數中國人的情懷,莫過于“三國情懷”。

而這種情懷還輻射了華夏文化圈,日本泰國韓國都曾爭相購買版權和轉播權。

至此,94版《三國演義》已經成為觀眾心中永恒不滅的經典。

《武林外傳》圍繞著“同福客棧”女掌柜和她的伙計展開,演繹了一段段經典搞笑的故事。

它播出的那一年,大結局的收視率竟和當年春晚不相上下。

這是一部有內核的喜劇,披著武俠的外衣,為觀眾提供了情緒價值。

看到網上有人說:“當我郁悶了,就會打開《武林外傳》任意一集,就當作背景音在那放著,心情就會變好。”

超多平實且搞怪的臺詞,向觀眾訴說著最真實的道理。

直到現在,一些當時的“熱梗”依然風靡網絡。

“我出來打工,不惦記錢我惦記什么?”

“世界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

那個經典的神功,“葵花點穴手”“排山倒海”,已然成為90后、00后童年中最美好的回憶。

top4:《毛騙終結篇》9.7分,中國第一網劇

這是一部懸疑網劇,講述了一群混跡在城市邊緣的有組織有紀律的俠盜,設下一個個騙局,撕下那些“體面人”的人皮的故事。

它沒有流量明星, 沒有廣泛宣傳,靠著超高的口碑擠進了電視劇高分排行榜的第四名,成為了“中國第一網劇”

這部劇一共有三部,最開始的那部誕生于2010年,堪稱“網劇鼻祖”。

當時那群熱愛拍攝和演戲的大學生們,用了6萬元作為了啟動資金,開啟了拍攝之旅。

后來第二部和終結篇,一次比一次制作的效果好,劇情上伏筆越來越多,很抓人,畫面鏡頭感也越來越高級。

劇集的制作者們在劇中塑造了那些為了正義的“城市俠盜”,是一群小人物,而他們在劇外也是小人物,但卻都在努力發著光。

87版《紅樓夢》改編自清代曹雪芹的著作《紅樓夢》,它展現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轉衰的命運和舊時代人們身不由己的悲哀。

《紅樓夢》中,閬苑仙葩和美玉無瑕的愛情、大觀園中上演的一幕幕,都是無數紅學專家津津樂道、愿意研究半生的“文學家園”。

這版《紅樓夢》可以說是所有人心中的經典。它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從選角、演員培訓、人物設定上都是不可復制的。

劇中林黛玉的選角,最讓人稱贊。陳曉旭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宛若林黛玉從書中走出來一樣。

為了能讓演員徹底懂得要飾演的角色,在正式拍攝之前,劇組進行了三年的演員培訓,從人物性格到儀態。

今年的8越暑期檔,有一部翻拍《紅樓夢》的電影即將上映。有網友驚呼:看到有人敢拍《紅樓夢》,我非常震驚。

不管后來再翻拍多少版,87版《紅樓夢》永不可逾越。

《西游記》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在影視圈被翻拍了無數次。

然而觀眾最愛看的還是楊潔導演執導的這部86版《西游記》。

這是國人再熟悉不過的電視劇,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求取真經,一路上降妖伏魔,歷經八十一難取得真經,最終修成正果。

當年一經播出轟動全國,收視率高達89.4%,受到無數觀眾喜愛,甚至有觀眾寫信到央視催更。

現在每到寒暑假,還會重復播放這部劇,重播次數已超3000次。

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觀眾的成長,孫悟空成為了每個中國孩子童年最想成為的“超級英雄”。

這部劇的拍攝,歷時了六年,就如同唐僧求取真經一樣艱難。

唐僧的演員換了三個,汪粵作為唐僧的第一個扮演者,拍攝了三集就提出要離開劇組去拍電影。

徐少華被楊潔導演看中,接替汪粵成為唐僧,他被譽為“最帥唐僧”。因為工資比孫悟空、豬八戒的少5元,他憤然離開。

最后唐僧的扮演者固定在了遲重瑞身上。

由于經費有限,當時劇中很多演員都一人分飾多個角色,當時看劇時完全沒有看出來。

最終,《西游記》呈現的一幕幕,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都深深植入在國人的記憶中,永不磨滅。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很有深度的權謀劇,講述了封建的帝王之道,它被評為是“沒有一分鐘劇情是多余”的歷史正劇。

它講述了嘉靖三十九年,嚴嵩一黨權傾朝野,海瑞不畏強權,與之進行抗爭,并查出一系列貪墨腐敗之事的故事。

這部劇是精心打磨過的“滿漢全席”,它在細節方面下足了功夫。

劇中官員的官服是嚴格按著品級設計的,與歷史記載相符。公文信件以及和軍事相關的道具,皆具有一定的歷史感。

在人物塑造方面,通過語言、動作、神態都能自然表達出來。

開篇司禮監三名太監一出場,不到十秒的時間,就將人物性格立住了。

呂芳說話四平八穩,黃錦隨聲應和,而陳洪則陰陽怪氣接話并且偷瞄著呂方。

因為是權謀劇,劇中太多互相揣測的劇情,皇帝與內閣之間、官僚和宮闈之間、嚴黨與清流之間……

看第一遍時不明白,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這部劇,在2007年剛開播時,收視慘淡。但隨著時間流逝,有越來越多的人看懂這部劇,已經有將近30萬人評價,評分也一路飆升至9.8分,占據高分榜榜首。

它值得細細品味一番。

寫在最后:

除了這些經典的高分好劇之外,還有很多值得二刷三刷的電視劇佳作。

《闖關東》《水滸傳》《甄嬛傳》《瑯琊榜》等都是這樣的存在。

這一部部優秀的影視,從側面證明了,雖然身處流量為王的時代,但觀眾的審美不會被流量時代的“爆劇”所迷惑,能讓觀眾駐足停留的只有那些優質的良心好劇。

也期待在未來的電視劇市場上,能有更多好劇誕生,帶來更多的視聽盛宴。

—END—

圖|來源網絡侵刪

中國“評分最高的11部電視劇”,《亮劍》第11名,第1名實至名歸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最近幾年的國產劇,那就是“面子熱鬧,里子空虛”。

表面上看,市場幾乎每個月都會產出一部爆款,收視數據光鮮亮麗,觀眾追的不亦樂乎。

但這些爆劇的花期,往往很難長久,播的時候話題度拉滿,風頭過后卻食之無味。

所以很多人寧愿回頭重溫那些老劇,盡管對劇情早已滾瓜爛熟,但每次看還是樂此不疲。

中國最火的電視劇 中國最火的電視劇2023

比如《父母愛情》,隨便撿起一段來,都能看得有滋有味。

還有《甄嬛傳》的“甄學家”們,不斷從細節里,發現新的樂趣。

這些劇歷久彌香的長尾效應,讓觀眾愿意花費時間成本一刷再刷,成為公認的經典。

今天,皮哥就和大家盤點國內評分最高的11部國產劇,看看這些被奉為經典的作品究竟“神”在哪兒。

—11—

《亮劍》(2005)

豆瓣9.5分丨播出三千多次,男主角差點不是李幼斌

19年過去了,《亮劍》“抗戰第一劇”的交椅依舊無人撼動。

期間也有劇企圖復制《亮劍》的輝煌。

比如2011年的《新亮劍》,但最后4.7的評分只能說落個自取其辱的下場。

雖然《亮劍》的類型標簽是“戰爭”,但它最難復刻的反而不是戰爭戲,而是人。

像楚云飛、魏和尚、張大彪、趙剛這些角色都如此鮮活,再加上演員們的傳神表演,讓他們擁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這部劇最大膽的手筆,就是塑造了李云龍這樣一個非典型英雄。

《亮劍》之前,影視劇中的英雄大多是高大全的完美人設,到了李云龍畫風突變,成了一個愛罵娘暴脾氣,但又滿腔愛國熱情的草莽英雄。

這種不經修飾的真實樸素是李云龍打動觀眾的原因。

一個富有反叛精神的大老粗比完美無瑕的英雄更有感染力。

值得一提的是,演員陳建斌曾自曝,當初《亮劍》劇組也找過自己演男主。

但他覺得“那些軍人不適合自己,我喜歡挑戰有個性的軍人角色”,于是婉拒了。

因為主角行事作風原因,以及小說后半部分涉及時代背景的敏感,《亮劍》的誕生經歷了不少艱難。

即使到最后,電視劇還是未能完整呈現李云龍完整的一生。

這也成為《亮劍》最大的遺憾。

—10—

《士兵突擊》(2006)

豆瓣9.5分丨一部沒有女性角色的劇

在它出現之前,軍旅劇在國產劇里屬于冷門中的冷門。

所以在《士兵突擊》籌備之初,導演康洪雷到處拉投資,但很多人一聽是軍旅劇而且沒有女主角,立馬就沒了興趣。

最后還是有軍旅情懷的華誼老總王中軍拍板投資了這部劇,還推薦了王寶強出演。

在這部純爺們的戲里,締造了國產劇有史以來最生動飽滿的男性群像。

王寶強的許三多,張譯的史今班長,段奕宏的老A袁朗,陳思誠的成才,每位演員用無可替代的表演賦予了角色靈魂。

雖然剛開播的時候收視率全國墊底,連見慣大風大浪的臺長也因為收視太差崩潰大哭;

但隨后它便迎來后勁超足的長尾效應,至今已經重播200余次,成為軍旅劇難以企及的天花板。

多少男性觀眾被鋼七連的漢子們打動,特別是“不拋棄,不放棄”的許三多,讓他超越角色本身成為感動一個時代的精神圖騰。

這個角色也讓王寶強成為家喻戶曉的國民演員,就此開辟了屬于他的事業版圖。

前不久,王寶強憑借《八角籠中》提名百花獎最佳導演,昔日的許三多終究完成了屬于他的鳳凰涅槃。

—9—

《潛伏》

豆瓣9.5分丨開啟中國諜戰劇黃金時代

2011年春晚舞臺,趙本山把余則成的名字放到小品里,一句“這都潛伏到咱家多少年了”成了當年最熱的梗。

能成為本山大叔春晚play中的一環,可想而知《潛伏》當年有多火了。

《潛伏》的劇本堪稱教科書級別。

導演姜偉在原作小說的基礎上,又借鑒了蘇聯諜戰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的構思,用一場場精彩絕倫的辦公室狼人殺盤活了這場潛伏大戲。

除了抓內鬼的經典諜戰戲碼,天津站上演的官場現形記也堪稱活靈活現的職場生存法則。

辦公室的人情世故,與領導同事的相處之道,辦公室內老油條們的勾心斗角讓人看得無比真實。

老謀深算的吳站長更是最強段子手,貢獻了全劇八成以上的金句,角色表現深受觀眾喜愛。

《潛伏》開啟了諜戰劇的黃金時代,此后《黎明之前》《懸崖 》《風箏》等精品不斷涌現,共同壘起諜戰劇的天花板。

—8—

《走向共和》(2003)

豆瓣9.6分丨尺度最大的歷史正劇

《走向共和》的幕后團隊相當硬核。

制片人是投資制作《雍正王朝》的劉文武,編劇是創作過《漢武帝》《大清鹽商》的盛和煜,導演則是拍歷史劇手拿把掐的張黎。

這樣一個1+1+1>3的王牌團隊,必定不會按部就班的去拍清末民初那段歷史。

在查閱6000萬字的史料后,盛和煜他們明確了一個方向:那就是從藝術性和人性化的角度解讀。

像是慈禧、光緒、李鴻章、袁世凱這些大人物,不只是作為史書中的紙片人,而是活生生的人來還原。

他們在內憂外患下所做的種種抉擇,既有私利和錯判,也能看到苦楚和無奈。

但這種對慈禧、李鴻章等人的復雜性展現,在播出后引發巨大爭議,被痛批為歷史虛無主義,給反面人物翻案。

因此之后十幾年,《走向共和》一直處于被禁的狀態,直到近些年它的價值才得到重新審視,9.6的評分就是最好的證明。

《走向共和》是一部孤品,很難再有歷史劇能如此客觀辯證地去講述歷史了。

—7—

《我的團長我的團》(2009)

豆瓣9.6分丨因“超前”差點被埋沒的神劇

2009年,康洪雷導演的《我的團長我的團》首播,賣出了每集150萬的天價。

有《士兵突擊》的火爆在前,再加上“鋼七連”原班人馬聚首,這樣的商業效果也在所有人的預料之內。

但開播后,大家等到的卻不是《士兵突擊》式的熱血勵志,緩慢的節奏加上時而晦澀的情節,直接把觀眾看愣了。

預定的爆款意外啞火,收視慘淡的同時又慘遭痛批,給了全劇組不小的打擊。

再加上拍攝期間發生意外,還造成工作人員傷亡,《我的團長我的團》一度成為“反面教材”登上各大報紙的頭條。

原以為這部劇就此沉寂,誰想幾年后它會上演口碑反轉,如今甚至反超《亮劍》成為評分最高的抗戰劇。

它的好不是那種酣暢淋漓的爽感,而是需要靜心細品的娓娓道來。

那些不被看重的“炮灰”,才是戰場上最真實的人性記錄,他們會有畏懼退縮但最終又甘愿犧牲奉獻。

從這些小人物身上,我們能看到中國人的精神,以及中華民族屹立不倒的原因。

遺憾的是,由于資金不足無法按照原計劃拍攝,不得不對后面的劇情走向進行了刪改,王寶強客串的戲份也被刪的一干二凈。

—6—

《三國演義》(1994)

豆瓣9.6分丨滾滾長江歷史東流

1994年,央視版《三國演義》播出,收視率一度高達46%,“看三國”幾乎成了當時人們每晚的必備功課。

拍攝4年,投資1.7億,單是群眾演員就超過40萬,這組數據放在當下也稱得上鴻篇巨制。

雄厚的人力物力,再加上全體演職人員的用心創作,造就了這部藝術性與史詩性并存的精品。

它的偉大之處在于對小說原汁原味的還原,從黃巾起義到三分歸晉,小說中的經典名場面都在劇中得到完美還原。

最牛掰的當屬“火燒赤壁”一場戲,軍隊特地派出一個師的兵力和一架直升機支援拍攝,最終呈現了極其壯觀的視覺效果。

《三國演義》播出后不僅國內反響巨大,就連日本、泰國都花重金買下版權,帶動“三國IP”在亞洲的火熱。

美中不足的是,因為拍攝時間過長有的演員無法協調時間,一些角色不得不中途換成其他演員。

比如趙云先后由三位演員扮演,還有演員洪宇宙同時扮演過青年袁紹和周瑜兩個角色。

演員的變動導致看的過程中有些出戲,但瑕不掩瑜,它依舊是一部經典。

—5—

《武林外傳》(2006)

豆瓣9.6分丨武俠喜劇獨領風騷

18年過去,它依舊是很多觀眾的“下飯劇”首選。

誰能想到,這部開辟武俠情景喜劇先河的神劇,開播時撲的悄無聲息。

首播當天,《武林外傳》的收視只有1.95%,畢竟這樣一部披著古裝皮玩現代梗的劇,在當時來說太超前了。

但出乎電視臺意料的是,僅僅兩天后收視率開始節節攀升,最高甚至直逼《亮劍》創下的最好成績。

之后各地電視臺也爭相重播,幾乎搶占了各大頻道的黃金時段。

《武林外傳》好就好在盡管情節和臺詞看起來如此荒誕無厘頭,卻傳遞著最真誠平實的人生真諦。

小小的同福客棧仿若一方江湖,見證著住客與過客的悲歡離合,治愈著無數觀眾的心靈。

每個角色,每位演員,都是觀眾心中難以替代的朱砂痣和白月光。

寧財神原本只打算寫40集就罷手,但在房貸壓力下絞盡腦汁寫到80集。

還記得當初大結局的一句“未完待續”讓人期待了很久,最后卻隨著寧財神不了了之。

這么多年過去,同類作品里也就《鵲刀門傳奇》這么一部還過得去,《武林外傳》造就了武俠情景喜劇的巔峰,也成為絕唱。

—4—

《毛騙·終結篇》(2015)

豆瓣9.7分丨草根網絡劇的逆襲

在這個璀璨的頂級國劇陣容里,這部由非專業團隊創作的網劇顯得格格不入。

它的主創是一群來自河北傳媒學院的大學生,憑著一腔熱血扛著自己的設備,自編自導自演了《毛騙》。

但這么一部草臺班子拍出的“三無”作品,卻受到全網觀眾的熱捧,不斷創下評分新高。

故事的主角,是一群混跡于城市大街小巷的騙子。

他們“”的對象,是那些賺著大錢卻不干人事的有錢人,他們用各種騙術花招精心布局,等著為富不仁者入甕。

這就像一個現代背景的武俠故事,主角團是行俠仗義的俠盜,既有傳奇色彩又有對社會生活的真實記錄。

從2010年到2015年,《毛騙》一共拍了三季,這部終結篇就像是對他們成長的總結,最后在主角們各自天涯的結局中和觀眾揮手告別。

這一系列的成功讓人看到,即便沒什么錢,沒什么名氣,依然可以拍出拍案叫絕的精品。

這群戲內處在社會邊緣,戲外在影視圈亦是無名之輩的人,用他們的才華征服了觀眾,完成了人生最精彩的反轉和逆襲。

—3—

《紅樓夢》(1987)

豆瓣9.7分丨超越高鶚的完美續寫

87版《紅樓夢》是對原著的完美還原,也是紅學家們的一次完美發揮。

但這么一部堪稱藝術品的作品,起初讓導演王扶林幾度崩潰,差點放棄拍攝。

雖然看過很多遍原著,也研究過專家學者的相關資料,但王扶林對這部傳世經典仍然沒有底,也受到來自上級和社會的各種質疑。

情急之下,王扶林請來沈從文、曹禺、周汝昌等文學大家擔任顧問,為劇本和場景一一把關。

有了這些大佬的護航,電視劇成功把握住原著的精髓,雖然淡化了神話色彩,但在生活細節上有了更精細的雕琢。

特別在演員的選擇上,王扶林放手啟用了很多新人,歐陽奮強、陳曉旭、張莉等都是導演組的“神仙選角”。

最令人驚喜的是電視劇大膽棄用了后四十回高鶚的續寫版本,周嶺等紅學家們為《紅樓夢》集體創作的后續堪稱驚艷。

如果說高鶚版還給《紅樓夢》留下一個希望的尾巴,劇版則是延續原著諸芳流散的悲涼基調,創造出一個凄慘破碎卻又力道萬鈞的結局。

王熙鳳死后被草席裹著丟到荒郊野外,單純的史湘云淪為歌妓,薛寶釵流落民間,偌大的賈家終究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的結局。

可惜的是,受到資金和環境的限制,原本十幾集的續寫內容被壓縮到只有六集。

就像網友說的,當年有人卻沒錢,現在有錢卻沒人,87版《紅樓夢》成了絕唱。

—2—

《西游記》(1986)

豆瓣9.7分丨老少皆宜的假期神劇

89%的收視率,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這是86版《西游記》保持至今的驚人紀錄。

作為四大名著中最早被改編成影視劇的一部,《西游記》在那個年代注定困難重重。

由于技術有限,書中的很多場景很難在攝影棚還原,楊潔導演只能帶著堪景人員從南到北,跑遍大半個中國找到合適的取景地。

但最難辦的是各種特效鏡頭,很多時候只能采用最“老土”的方法。

比如龍宮的場景,是隔著魚缸拍攝水中鏡頭;

還有天宮的云霧繚繞是干冰炮制,孫悟空口吐的仙氣是的煙霧。

土特效在當年讓無數觀眾為之驚嘆,許多孩子競相模仿劇中的斗法也成為一道風景。

演員傳神的表演,再加上造型師王希鐘的高超妝造,造就了這些至今被老百姓奉若真人的角色形象。

在技術落后、資金不足的條件下,86版《西游記》在視覺和審美效果上達到的格調是電腦時代也難以企及的。

—1—

《大明王朝1566》(2007)

豆瓣9.7分丨當之無愧的“劇王之王”?

這是一部具有歷史深度的文學作品。

上至帝王權術,下至百姓民情,在既定的歷史框架中縱情發揮,展現最透徹深邃的歷史面貌。

雖然只是截取了大明王朝的一個橫截面,但其中能看到浩浩湯湯的中國史,也有我們所處的現實倒影。

操縱棋盤的嘉靖帝,身上凝聚著中國歷代帝王的鬼影;各懷心思的百官,在彼此牽制中暴露出封建制度的弊病。

正如浙江巡撫鄭泌昌所說:文官袍服上織的是禽,武官袍服上繡的是獸;穿上這身袍服,你我哪個不是衣冠禽獸?

陳寶國的嘉靖,倪大紅的嚴嵩,黃志忠的海瑞,眾位演員用醇厚的表演堆積起歷史的厚度。

但這種厚度和高度也成為它的門檻,很多觀眾覺得戲劇性不夠,故事太乏味艱深,這也成為這部劇的“原罪”。

《大明王朝1566》播出后收視慘淡,之后就被湖南衛視雪藏,一藏就是十幾年。

雖然如今已經為它正名,但很少有人再敢嘗試拍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作品,《大明王朝1566》成為歷史劇最后的高光。

以上,就是評分最高的11部國劇。

可以看出,大眾對這些老劇的偏愛并非厚古薄今,而是這些劇真正具有不被時代淘汰的品質。

因為篇幅有限,還有不少同樣優秀的劇集未能上榜,不知在您心中,哪些可以被列入神劇的行列?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初中生物会考真题试卷| 免费看网站| 陈建斌电影| 刘禹| 搭错车演员表| 小丑2014| 宇宙护卫队电影| 极品电影网| 在线播放美脚パンスト女教师| 袁冰妍个人资料| 永远的牧歌简谱| 黄色网址视频免费| 暗黑破坏神2毁灭之王| 画江湖之不良人7季什么时候上映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七季什么时候出 | 诺曼瑞杜斯| free gay movies| 木村拓哉电影| 浙江卫视是几台| pulp fiction| 黑咖啡早上空腹喝还是饭后喝| 在线播放国内自拍情侣酒店| 我的m属性学姐| 在线黄色免费网站| 诺亚方舟电影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孔丽娜个人资料简介| 红楼梦别传| 爱欲1990未删减版播放| 张勇手演过的电影| 大学生国防论文2000字| 漂流者| 赵汉善| 二年级我是谁课文| 碧血蓝天| 郑楚一| 河东狮吼 电视剧| 女朋友的舅妈| 山东教育电视台直播|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电影| 汉字歇后语| 少女日记电影| 汤唯和梁朝伟拍戏原版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