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醫學專家共話尿路上皮癌 推動治療方案精準化
中新網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尿路上皮癌治療在最近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這得益于技術創新和藥物研發的突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泌尿外科醫學部主任張旭近日表示。
尿路上皮癌是一種影響下尿路(膀胱和尿道)和上尿路(輸尿管和腎盂)的癌癥。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61.4萬新發膀胱癌病例,約有22.1萬名患者死于膀胱癌。
4月24日,以“全球專家共話尿路上皮癌”為主題的“第三屆泌尿腫瘤臨床研究大會會后會”在北京舉行。“尿路上皮癌高復發率與晚期預后差的特點始終是臨床治療的難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黃健在會上說。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腫瘤暨黑色素瘤肉瘤內科主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郭軍表示,抗體偶聯藥物(ADC)的出現,包括ADC聯合免疫治療的研究數據,改變了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一線治療格局。尿路上皮癌CSCO指南也已將聯合方案納入尿路上皮癌的一線治療推薦,進一步規范了國內的臨床實踐。
張旭也在談及中國尿路上皮癌治療時說,從傳統化療發展到包括靶向治療、免疫治療、ADC在內的精準醫療,為晚期尿路上皮癌診療向更高水平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聯合免疫治療和ADC藥物,能夠更好地針對腫瘤細胞進行精準打擊,同時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傷,這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夠從治療中獲益,改善了尿路上皮癌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張旭說。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泌尿腫瘤科主任醫師姚欣認為,ADC聯合免疫治療提供了新范式,豐富了現有的臨床治療策略,不僅在一線治療中展現出強大的潛力,還在新輔助治療、輔助治療以及晚期二線治療等多個環節推動了尿路上皮癌診療模式的變革。
“通過助力研究協同、技術共享與規范化培訓等中外學術交流活動,我們致力于不斷推動尿路上皮癌治療方案的精準化,讓中國患者有機會擁有更長久的生存和更有質量的生活。”安斯泰來中國區總裁趙萍在會上說。
趙萍表示,期待繼續攜手醫療各界同仁,在醫學科研、臨床實踐、藥物創新等多個維度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攻克醫學難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加速創新步伐,不斷提高中國患者對全球創新成果的可及,為“健康中國2030”目標的早日實現貢獻力量。
第三屆泌尿腫瘤臨床研究大會由北京圍手術期醫學學會、北京陳菊梅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