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開幕式現場。經曉佳 攝

  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副會長蔣篤運在致辭中將河南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概括為創新平臺建設提速、產業生態枝繁葉茂、應用場景多點開花三個特點。

  其中,嵩山實驗室聚集量子信息與人工智能融合研發,交出亮眼“答卷”,鄭州智能傳感器產業年產值突破百億。這些生動實踐驗證了河南從奔跑到并跑向領跑跨越的決心和智慧。

  “河南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農業大省和工業大省,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尹洪斌介紹,河南先后出臺《河南省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鏈培育行動方案》,包含十個領域,旨在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發展新高地。希望通過此次行動,各位專家對標全球研究發展前沿,加強算力支撐、算法突破、數據供給等方面的交流研討,探討關鍵問題破解方法。

  面向未來,人工智能的競爭不僅是技術之爭,更是生態之爭,場景之爭,人才之爭。河南具有上億人口規模、坐擁7個萬億級產業基礎、輻射6億人口消費市場,如何以科技硬實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南的新篇章?

  河南省委網信辦副主任趙小平提出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創新應用、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結合、進一步筑牢網絡安全屏障三點建議。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鄭州大學學術副校長楊天若深耕人-機-物智能研究,其成果已成功應用在智慧公交,智能制造等相關領域,并產生較大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談及學校如何通過構建人工智能老中青人才體系最終賦能千行百業,他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需兼顧不同年齡層的特點與需求,通過系統性培養、經驗傳承與梯隊建設,構建兼具活力與深度的人工智能人才體系,實現“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良性循環。

  對于青年人才,高校需構建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細分領域(算法、數據科學)設置專業化模塊,強化核心知識(數學、算法)與前沿技術(大模型、多模態AI)結合;對于中年人才,高校應為中年教師提供國內外學術交流、產業合作機會,鼓勵中年人才擔任團隊負責人或導師,結合科研項目實現知識傳遞;對于老年人才,高校可以聘請退休專家作為顧問或客座教授,參與課程設計、戰略規劃等。依托老年人才資源,搭建校企合作平臺,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是次會議會期兩天,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委網信辦聯合主辦,621家單位(高校147家,基礎教育單位186家,企業288家)共1850人參加活動。(完)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出即景作文| 削发| 贴身保镖完整电影| 豪斯医生第六季| 木乃伊5| 姐姐的秘密电影| 甄子丹100部经典电影| 二手大棚钢管急卖2000元| 巨乳女教师| 鬼迷心窍 电影| 六级词汇电子版| 黄色网址视频免费| 闲章内容大全图片| deauxma| 卢昱晓电视剧| 药品管理法试题| 色在线视频| 数学二年级上册答案| 陷入纯情| 一江深情简谱| 爱爱免费| 长恨歌电影| cctv5+体育节目表| 电影《48天》免费观看全集| silk电影| 金珠韩国电影| 求佛的歌词| 雷恪生个人资料简介| 彭丹丹最惊艳的电影| 小救星小渡| 决胜法庭演员表| 但愿人长久| 陈慕义| 黑衣人| 蜡笔小新日语| dearestblue动漫免费观看| sarah brightman| 鹤壁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护士韩国电影| 户田惠子| barbap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