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賀蘭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舉行媒體導覽,圖為褐釉剔刻花四系扁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供圖)

  展廳中的褐釉剔刻花四系扁壺在西夏瓷器中最具民族特色,造型或從游牧民族盛水的皮囊壺演變而來,非常適合在馬背或駝背上攜帶。據寧夏博物館館長王效軍介紹,此件扁壺的剔刻花工藝受中原窯系影響頗深,體現了當時中原與西北地區制瓷業的交流。

  “靈芝頌”漢文殘碑是西夏陵區7號陵東碑亭出土的漢文殘碑中最大的一塊,字體剛勁有力,有柳體之風,碑文內容為詩歌《靈芝頌》。黨項政權建立后,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出現了許多類同于漢族文化的文學藝術作品。據文獻記載,大德五年(1139年),西夏崇宗乾順親自作《靈芝頌》。但詩歌全文已不見記載,這塊殘碑的發現為相關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4月27日,“賀蘭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舉行媒體導覽,圖為紅陶迦陵頻伽。(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供圖)

  再如綠釉迦陵頻伽、紅陶迦陵頻伽,人首鳥身,神態安詳。“迦陵頻伽”為梵語音譯,意譯為“妙音鳥”等。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迦陵頻伽紋飾出現在北魏石刻上;唐代佛教興盛,迦陵頻伽紋飾的使用也日益廣泛。西夏迦陵頻伽形象延續唐代傳統,作為建筑構件出現在考古發現中屬首次。

  王效軍告訴中新社記者,從這些出土文物可以看出,西夏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普遍繼承、效仿中原文化,同時不斷推進與周邊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為中華文化多元一體作出了貢獻。(完)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夜半2点钟| 吻船| 冠希哥| 电影大事件| 蜗居爱情| 汤唯韩国电影| 羞羞答答av| 预备党员第二季度思想汇报| 同人视频| 金枝玉叶电视剧免费观看| 张东生| 莫比乌斯电影讲的是什么意思| 彼岸花电影| 杨子姗赵又廷演的电影叫什么| 哈利学前班| 怒放的生命简谱| 色在线视频观看| 2024年怀男怀女表图| 许颖| 欧布奥特曼年代记| 周杰伦《退后》歌词| 羞羞的| 章子怡和郭富城的吻戏| 李英幼| 张耀扬实际身高| 抖音. com| 《韩国小姐》| 北京卫视今日电视剧| 女性生殖刺青全过程| 欧美gv网站| 三年级片| love 电影| 韩国三及| 因鬼六罪恶六芒星|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演员表| 违规吃喝问题研讨发言材料| 视频999| 梦断楼兰电影| 一千年以后简谱| 改病句| 王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