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五一”假期首日,民眾在天津古文化街宮前廣場觀看民俗花會表演。魏進 攝
當日10時,在鏗鏘有力的鼓點聲中,兩紅兩黃四只南派醒獅踏著激昂的鼓樂節(jié)拍,矯健地躍入人群。醒獅靈動活潑,時而俏皮眨眼,萌態(tài)可掬;時而凌空翻撲,氣勢十足。隨后,兩只幼獅繞場一周,與現(xiàn)場市民游客親切互動,引得歡呼叫好聲此起彼伏。
“今年年初,我特地前往南方學習采風,就是希望在古文化街表演時,能為北方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表演。如今聽到觀眾們熱烈持久的掌聲,我們所有的堅持和付出都有了意義。”天津歡騰民俗藝術團團長張建旺表示:“瞧瞧這天后宮精美的屋檐,百年前或許就有民間藝人在此獻藝。今天,我們讓舞獅這項傳統(tǒng)技藝再次走入大眾視線,仿佛為古街賦予了新的活力與靈魂。”
醒獅表演余熱未散,高蹺表演旋即將現(xiàn)場氣氛推向又一高峰。十余位身著絢麗彩衣、腳踏高蹺的民間藝人精神抖擻地步入宮前廣場。他們化身“漁翁”“白娘子”等經(jīng)典角色,帶來花鼓、撲蝴蝶等精彩節(jié)目。年僅8歲的韓政航是全場年齡最小的表演者,他練習高蹺已有一年多時間,受父輩熏陶,自幼便對這項非遺技藝喜愛有加。“踩上高蹺感覺自己像飛起來了!聽到觀眾們的加油聲,原本顫抖的雙腿瞬間充滿力量,就像有一股勁兒從腳底直往上涌。站在高處看著大家歡笑、鼓掌,心里比吃了10根糖葫蘆還要甜!”韓政航興奮地分享道。
據(jù)天津市南開區(qū)相關負責人介紹,“五一”假期期間,古文化街每日上午10點都會舉辦民俗花會活動,除醒獅、高蹺外,還涵蓋舞龍、竹馬會、杠箱等特色項目。每晚,親水平臺還將上演“龍鳳飛天秀”,為市民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讓大家盡情領略“龍騰萬里 鳳舞九霄”的中式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