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第二屆觀鳥旅游經濟發展論壇在中國候鳥小鎮江西永修縣吳城鎮舉行。姜濤 攝

  當天,以“以鳥為媒 連接世界”為主題第二屆觀鳥旅游經濟發展論壇上,來自北京、“中國候鳥旅居小城”福建明溪縣、“中國犀鳥谷”所在地云南德宏州、江蘇條子泥濕地等地相關部門代表,分享了各自發展觀鳥旅游經濟的實踐與經驗。

  北京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長張志明在分享“飛羽之下花樣京華”北京發展觀鳥經濟的實踐經驗時介紹,北京市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創新執法協同機制及京津冀生態保護聯動,推動觀鳥經濟快速發展。“目前我們已建成47處自然保護地,并推出‘十佳生態觀鳥線路’和‘北京觀鳥地圖’。”

  作為中國鳥類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擁有700余種鳥類,占全國鳥類總數一半以上。當地參會代表鄭彬分享了“中國犀鳥谷”的十年蛻變:“我們將觀鳥打造成‘精心設計的互動游戲’,推出55個觀鳥點,并豐富民族節慶等體驗,吸引全球觀鳥者‘開盲盒式’探索雨林秘境。”

  活動主辦方北京愛鳥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峰發布了全新“觀鳥手記小程序”及“百城千點計劃”。據介紹,該小程序通過記錄用戶觀鳥足跡生成個性化地圖,未來兩年將整合全國100座城市、1000條精品觀鳥線路,打造一站式導航平臺。

  近年來,永修縣深入挖掘鄱陽湖生態資源稟賦,全力做好“留鳥”“護鳥”文章,打響“觀鳥”品牌,在吳城鎮率先探索候鳥經濟多業態實現路徑,連續承辦兩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周(季)主會場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以及30多個國家的4萬余名觀鳥愛好者匯聚永修。

  論壇同期舉辦“觀鳥大年”鳥類攝影大展及頒獎典禮,揭曉攝影年賽金獎、尼康特別獎等多項榮譽。

  出席活動的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副主任王漢平表示,影像是跨越國界的語言。觀鳥經濟正從“小眾愛好”蛻變為“綠色產業”,中國各地的鳥類保護與發展實踐,正向世界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方案,也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文旅融合的協同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luwanhua.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我和我的祖国教案| 鬼龙院花子的一生| 我仍在此 电影| 美女比基尼跳舞| 宙斯的12个儿子都是谁| 情动电影| 电影终结者| 申河均| 罗兹| 安珀·赫德| 夫妻的情妇| 溜冰圆舞曲音乐教案| 成人免费视频观看视频| 卜算子咏梅拼音| 伴娘| 男生虐茎虐睾视频网站| 逐步爱上你| 人气生活曾经的辣妹动漫在线观看第二季| 林芳| 局中局演员表| 口述与子性细节过程| 一个国家的诞生| 欧美艳星av名字大全| 野性的呼唤巴克原版| 李洋演员| 牛牛电影| 2 broke girls| 科室对分级护理落实情况检查记录| 黄视频在线播放| 战犬出击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 cctv5+体育直播节目表| 古诗改编版搞笑大全| a级免费电影| 布里特·艾克拉诺| 颂赞诗歌| 黎明电影| 欲望之城电影| 拾贝的小女孩阅读理解答案| 死神来了电影| 致命玩笑| 张静东|